王尚菊
(山東省煙臺市招遠市金嶺鎮(zhèn)衛(wèi)生院,山東 煙臺)
糖尿病患者臨床主要表現為機體內胰島素分泌減少、血糖異常增高等癥狀,是臨床較為常見慢性疾病之一[1]。目前,臨床對于該病癥的診斷,通常采用糖化血紅蛋白聯合C 肽進行檢驗,進而做出診斷,其中,糖化血紅蛋白可反映出機體內血糖水平,而血清C 肽可反映出機體內胰島β 細胞的胰島素分泌能力[2]。本文探討分析給予糖尿病患者施以血清C 肽聯合糖化血紅蛋白檢驗對診斷結果的影響及應用意義。
選取的97 例體檢資料為2019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到本院接受體檢人員,受檢者中,糖尿病患者為60 例,身體健康者為37 例。將糖尿病患者作為疾病診斷組,其中,30 例患者設為胰島素抵抗組,另30 例患者設為無胰島素抵抗組;將身體健康者作為參照診斷組。兩組受檢者臨床資料基本情況,見下表1,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兩組受檢者臨床資料基本情況
兩組受檢者接通受檢驗方法均相同。具體方法:一是給予兩組受檢者胰島素釋放試驗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并對其胰島素、血清C 肽、HbA1c、血糖指標進行測定,由此,計算胰島素抵抗指數[3]。二是將糖尿病患者中,將HOMAIR>2.69 mU/L 患者作為胰島素抵抗組(30 例),將HOMAIR ≤2.69 mU/L 患者作為無胰島素抵抗組(30 例),對比分析參照診斷組受檢者與兩組糖尿病患者C 肽及餐后2h 血糖和空腹血糖指標情況[4]。
觀察分析兩組受檢者經檢驗后血清C 肽及血糖水平情況。主要指標有[5]血清C 肽、餐后2h 血糖、空腹血糖。
兩組各指標數據均通過統計學軟件SPSS 21.0 進行錄入、分析及處理,其中,計數資料通過(%)表示,計量資料通過(±s)表示,以t 和χ2進行檢驗,當P<0.05 時,則代表組間各指標數據對比存在統計學差異。
如下表2 所示,就血清C 肽、餐后2h 血糖及空腹血糖指標對比而言,較之于無胰島素抵抗組和參照診斷組,胰島素抵抗組均更高一些;而參照診斷組受檢者較無胰島素抵抗組和胰島素抵抗組均更低一些,經檢驗,組間對比結果P<0.05,則代表組間血清C 肽及血糖水平指標數據對比存在統計學差異。
表2 兩組受檢者經檢驗后血清C 肽及血糖水平情況對比
表2 兩組受檢者經檢驗后血清C 肽及血糖水平情況對比
組別 例數 血清C 肽 餐后2h 血糖 空腹血糖對照組 37 0.45±0.24 0.45±0.24 5.33±1.49胰島素抵抗組 30 0.91±0.28 0.91±0.28 8.65±1.56無胰島素抵抗組 30 0.65±0.22 0.65±0.22 7.15±1.71
從以上分析探究可知[6],人體血液中血糖與血紅蛋白相互作用,結合生成糖化血紅蛋白,其生成過程具有不可逆性,且血糖濃度與糖化血紅蛋白成正比,可反映出近8-12 周人體血糖控制情況,但其生成過程相對緩慢,較之于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相對穩(wěn)定,因此,當血糖短暫增高時,并不會對糖化血紅蛋白造成較大影響,由此可見,糖化血紅蛋白受用餐與否影響相對較小。
本次分析探究中可見,C 肽是經胰島β 細胞分泌而由此產生的連接肽,臨床多用其來判斷胰島β 細胞功能情況,而糖尿病患者的臨床特征主要是胰島β 細胞分泌功能出現障礙,因此,通過對血清C 肽水平進行測定,即可予以反映出患者機體內胰島β 細胞功能狀況,進而判斷糖尿病患者病情的發(fā)展情況。本次分析探究結果表明,一是較之于胰島素分泌正常組和參照診斷組受檢者[7],C 肽水平明顯較低組為胰島素分泌不足組受檢者,且參照診斷組受檢者的血糖水平均低于胰島素分泌正常組與胰島素分泌不足組受檢者,組間對比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當胰島素分泌不足時,糖尿病患者餐后2h 血糖和空腹血糖指標情況與血清C 肽指標情況呈負相關,由此表明,當胰島細胞分泌功能出現障礙性問題之后,C 肽合成即會減少,致使糖尿病患者機體內C 肽表達出現下降狀況,這類因胰島素分泌不足,而引起糖尿病患者出現血糖增高狀況時,患者血清C 肽,卻反而呈現出下降趨勢,二者呈負相關。二是分析探究中還可見[8],就血清C 肽、餐后2h 血糖及空腹血糖指標對比而言,較之于無胰島素抵抗組和參照診斷組,胰島素抵抗組均更高一些;而參照診斷組受檢者較無胰島素抵抗組和胰島素抵抗組均更低一些,組間對比差異,即P<0.05,存在統計學意義。結果提示,當存在胰島素抵抗時,糖尿病患者餐后2h 血糖和空腹血糖與血清C肽呈正相關,由此說明,若糖尿病患者是由于胰島素抵抗而引起發(fā)病時,往往會出現其血清C 肽異常增高,且其增高會隨著血糖增高而提升,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胰島素對于患者機體內胰島素對葡萄糖攝取的抵抗效率降低,導致其機體內出現分泌過多的代償性胰島素,從而致使C 肽合成增多。由此可見,糖化血紅蛋白水平的測定可予以反映出糖尿病患者血糖異常增高情況,還可判斷出其血糖控制情況。
綜上所述,給予糖尿病患者施以血清C 肽聯合糖化血紅蛋白檢驗,可獲得較好的診斷結果,其診斷結果確切,可有效反映患者的血糖情況、胰島素分泌及抵抗情況,對于患者預后預測具有重要作用,可作為糖尿病早期診斷及療效判定的輔助手段[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