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長亮
【摘要】交通與經濟發(fā)展呈現出相互促進的關系,而道路橋梁的建設滿足了很多地區(qū)經濟發(fā)展的要求,在充實了交通運輸體系的同時又促進了當地經濟發(fā)展,因而受到廣泛歡迎。道路橋梁的建設,在我國占據重要的地位,是促進我國交通運輸發(fā)展的強大推動力,也是促進我國經濟穩(wěn)步前進的基礎動力。橋梁施工的質量與道路安全、施工效益有直接聯系,是關乎過往行人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因素。因此對裂縫建設問題的探究更是刻不容緩,橋梁出現裂縫問題是由多種原因構成的,應以橋梁出現裂縫問題的危害為出發(fā)點,進一步分析造成裂縫的具體原因,從而針對原因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道路橋梁;橋梁裂縫;問題;解決措施
道路橋梁在施工中很容易受不穩(wěn)定因素的影響而出現不同程度的裂縫,進而降低道路橋梁結構質量。為此,相關工作人員應加強對道路橋梁施工裂縫的管控,針對裂縫產生原因,提出合理的改進措施,保證道路橋梁建設的最終質量,促進區(qū)域交通及經濟的進一步發(fā)展。
1、造成道路與橋梁施工裂縫問題的原因
1.1荷載引發(fā)的裂縫問題
主要是指混凝土道路與橋梁的靜荷載、動荷載、次應力無法滿足實際需求,導致道路與橋梁出現裂縫。具體來說,這種裂縫可分為直接應力裂縫、次應力裂縫。其中直接應力裂縫多是產生于道路與橋梁設計階段,基本都是因為荷載預算不準確。也有部分裂縫是因為道路與橋梁工程結構表面上堆放了過多的施工材料、機械,導致道路與橋梁出現荷載問題。次應力裂縫是指在設計的荷載預算不準確,導致道路與橋梁施工所需的荷載無法得到滿足。
1.2溫度差異問題
混凝土結構在澆筑施工的過程中,如果內部溫度與外部溫度之間存在比較大的差值,也會造成混凝土構件本身發(fā)生熱反應,形成比較高的熱膨脹系數,導致內部結構與外部結構之間的收縮程度不一致,就會導致內部的溫度升高,從而造成混凝土構件表面的開裂問題。如果澆筑施工的時間過長,或者澆筑時間段內氣溫過高等都有可能會造成這種問題。
1.3施工中各種質量問題
在混凝土施工過程中,如果某個環(huán)節(jié)質量控制不當,會造成混凝土產生不良的裂縫問題?;炷猎跐仓椭谱鞴ぷ髦?,如果出現施工流程違規(guī),或者是施工質量降低都會造成混凝土產生不良裂縫問題。比如,混凝土的模板剛度程度不足,在安裝工作中會存在缺陷形變等。同時還會因為混凝土的塌落度設置不科學,混凝土澆筑施工工藝不符合規(guī)定,混凝土材料過度振搗或者欠振,混凝土的初凝時間以及新舊混凝土路面的界限之間銜接不當等問題,都可能會出現混凝土裂縫等不良問題。在混凝土材料的制作工作中,施工單位沒有對原材料的配比以及攪拌程度進行嚴格的控制,也會影響到混凝土結構的質量。
2、道路與橋梁施工中裂縫控制措施
2.1控制原材料質量
通過有效控制道路與橋梁施工材料質量,能有效減少工程裂縫問題的產生。所以,施工單位應當加強施工原材料質量的控制。
首先,在道路與橋梁工程施工準確階段,施工人員應當加大混凝土材料的質量檢查,尤其要嚴格按照行業(yè)標準、國家法律法規(guī)對混凝土及其配套材料進行質量檢查,以免材料質量不合格導致裂縫問題。其次,應當依據施工實際,合理選擇混凝土、砂石等材料的等級,并嚴格按照行業(yè)標準進行材料質量檢查。最后,要嚴格控制混凝土強度,保證其強度能滿足道路與橋梁工程施工需求。對此,試驗人員應當不斷試驗,提出最佳的配合比,并提出混凝土強度標準。
2.2合理分配道路與橋梁工程荷載
為了保證道路與橋梁工程荷載能滿足施工需求,設計人員應當在施工前,充分了解道路與橋梁工程設計原理,并充分依據現場施工情況,對道路與橋梁工程荷載、布局進行科學設計,從而進一步提高道路與橋梁工程的荷載力。對此,可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第一,科學布局、規(guī)劃道路與橋梁工程混凝土,并提前計算開孔引起的荷載損失,以免發(fā)生荷載預算不準確問題,導致橋梁出現超荷載現象。第二,在施工中要嚴格控制材料、機械的擺放位置,避免材料、機械對道路與橋梁混凝土結構造成影響,引發(fā)裂縫問題。
2.3提高混凝土結構與地基的適應性
施工時要對混凝土構件內部的水化反應進行相應的控制。按照橋梁工程的整體結構需要,對混凝土內部的水化反應進行觀測。綜合分析各種混凝土配比的相關方案,找出最適應目前施工計劃的配比方式。既要避免混凝土等級過高、材料的強度過大,與施工的整體環(huán)境不相適應,導致出現裂縫。也要避免混凝土的強度過低,承載力達不到施工的整體要求,也不滿足整體施工的設計條件。
2.4促使實施方案更加科學化,進行合理施工
建立健全完備的實施方案,培養(yǎng)施工人員的能力素養(yǎng),從而提高實施環(huán)節(jié)的科學性。在建設環(huán)節(jié)中,工作人員根據橋梁設計方案進行混凝土建設,依據實際環(huán)境合理把控混凝土凝固的速度,從而減少在混凝土凝固過程中出現裂縫的情況。在養(yǎng)護環(huán)節(jié)中,施工人員需細心觀察混凝土的變化狀況,在混凝土并非完全凝固前,嚴禁在上面施加壓力。其次,保持濕潤度也是不可忽視的一點,保持濕潤度從而防止混凝土內部水分蒸發(fā)過快而引發(fā)的裂縫。
2.5預防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
在道路橋梁施工過程中,存在諸多路面裂縫影響因素,其中混凝土路面施工養(yǎng)護處理就是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控制環(huán)節(jié),因此需要對混凝土收縮裂縫問題進行有效的控制,工程施工單位相關工作人員做好混凝土表面的養(yǎng)護工作。針對不同的施工環(huán)境條件,對混凝土表面的溫度差進行合理的控制,要保證混凝土表面的濕潤程度,提高混凝土構建的施工強度,防止不良裂縫問題的產生。這種情況下,相關工程施工人員在混凝土澆筑施工過程中,需要在混凝土表面鋪設一層塑料膜進行養(yǎng)護處理,如果外部環(huán)境溫度較低,還需要在混凝土表面覆蓋養(yǎng)生墊,保持混凝土表面溫度。如果外部環(huán)境溫度較高,需要在混凝土表面進行相應的灑水養(yǎng)護處理,通過這種方法不但可以控制施工溫度,同時還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構件的表面濕度,防止混凝土表面出現不良的開裂問題,讓整個工程施工等安全性得到有效的保障。
2.6及時進行裂縫補救
在道路與橋梁工程施工中,若是出現了裂縫施工人員應當盡可能地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時補救裂縫,以免裂縫程度變大,影響到道路與橋梁工程的安全性、穩(wěn)定性。一般情況,對于較小的裂縫可采取表面修補方法。如采用低壓注漿法修補、涂膜修補等方法。但是對于較為嚴重,且深度較大的裂縫,則要同時采取裂縫修補、加固措施,降低混凝土裂縫對道路與橋梁工程質量的影響。如有必要,則應當及時返工,以免道路與橋梁工程施工質量不合格,留下嚴重的安全隱患。
結論:
綜上所述,造成道路與橋梁工程裂縫問題的原因比較多。施工單位應當提前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減少裂縫問題的出現,盡量從設計階段開始制定防控措施。畢竟,道路與橋梁工程施工全過程中都有可能出現裂縫問題。也只有全過程防控才能真正減少裂縫問題,保證道路與橋梁工程施工質量。
參考文獻:
[1]孫安慶,馬文峰,劉天林.道路與橋梁施工中混凝土裂縫的形成及解決對策[J].中國設備工程,2019(14):177-178.
[2]張煥雷.道路與橋梁施工中出現橋梁裂縫問題的解決措施探討[J].綠色環(huán)保建材,2019(0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