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騰飛 張麗 姜樂
【摘要】社團活動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發(fā)揮學校社團活動的德育功能應該做到:精心選擇具有德育功能的教學內容,發(fā)展學生的品德認知;精心組織社團活動,培育學生的品德情感;重視學生的行為習慣,關注學生的品德行為。真正發(fā)揮學校社團活動應有的德育功能。
【關鍵詞】學校社團 ?德育 ?活動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09-0022-01
社團活動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筆者所在的學校從建校之初就非常重視學校社團建設。目前已形成從一年級到九年級的系統(tǒng)的社團體系,涵蓋藝術審美、科技探究、體育健康、文學寫作等板塊,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與特點,深入參加社團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德育是學校教育的題中之義,是將品德規(guī)范與要求轉化為受教育者個體品德的教育。[1]發(fā)揮學校社團活動的德育功能,是社團指導教師必須做好的工作。筆者是學?!凹t樓夢賞析”社團的責任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僅重視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更加注重發(fā)揮社團的德育功能。
1.精心選擇具有德育功能的教學內容,發(fā)展學生的品德認知
《紅樓夢》是一部“文備眾體”的人情小說,是中國古典小說的巔峰之作。其在文學藝術方面的教育價值是不言而喻的。八、九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文學欣賞的能力,在社團報名之初,就受到了學生的普遍歡迎,有六十名學生加入社團,且多數學生的學習成績好、思維活躍。要揮社團的德育功能,首要的是精心選擇教學文本,突出其德育價值。下面舉兩例以說明。
一是,第三回《榮國府收養(yǎng)林黛玉》中,不但要帶領學生賞讀寶黛初會、王熙鳳表現等文本,讓學生獲得文學體驗與收獲,還要重點賞析黛玉初進賈府的表現。例如,黛玉的行為“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不肯輕易多說一句話,多行一步路?!薄懊ε阈σ姸Y,以嫂呼之。”“見了這里許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少不得一一改過來,因而接了茶。”這些行為言語,充分展示了主人公優(yōu)秀的品德與良好的家風;表現出了她的會說話、懂禮貌,行為得體、舉止優(yōu)雅。這一些都是值得學生細細品讀并且努力習得的。
二是,第三十二回《不肖種種大承笞撻》中,寶玉挨打的情節(jié)。一般的社團活動中,著力點都集中在分析其挨打的原因,進而體會賈府中的種種矛盾。而要發(fā)揮其中的德育功能,就還要注意全家對寶玉教育觀念的分歧。指導學生深入閱讀文本,體味家長教育的“嚴”與“愛”;更要認識到家庭教育矛盾解決的關鍵點在于學生自己。
2.精心組織社團活動,培育學生的品德情感
品德情感是人在思想道德實踐中所產生的內心體驗。知行統(tǒng)一是衡量思想品德形成的標志。當人的內心體驗與外在的思想品德方面的要求產生共鳴或人對思想品德方面的要求產生肯定的情緒體驗,就能促進認識的升華,形成穩(wěn)定的行為習慣。
2.1在社團的精讀賞析活動中,培育學生的品德情感
“紅樓夢賞析”社團的指導老師們定期精心備課,確定需精讀的文本,研究每一次活動的具體方案。每個月布置家庭泛讀的內容。每次社團活動,安排精讀二十分鐘,當堂發(fā)言或討論十五至二十分鐘,教師主要給予適當的引導與補充。
2.2在社團征文、演講、舞臺劇等活動中,培育學生的品德情感
學校有常態(tài)化的“育才大舞臺”活動。學生的才藝都可以到舞臺上充分的發(fā)揮、展示?!凹t樓夢賞析”社團活動,每周都配套進行小征文活動。學生的參與社團的所思所想,賞析后的感悟,人物形象分析等都可以寫成各種文體的小文章。優(yōu)秀的文章會被推薦到校刊上發(fā)表或由廣播站播出。社團組織的小演講,有兩個被選拔到“大舞臺”與全校師生交流。社團的一個改編舞臺劇也登上了全校的“大舞臺”。社團的這些活動是學生自己悟得的,自己體驗的,自己創(chuàng)作的;都飽含了學生的品德情感。這些自主生成且逐漸穩(wěn)定的品德情感,是社團德育工作成功的關鍵。
3.重視學生的行為習慣,關注學生的品德行為
品德行為是人的品德的外在表現;是思想品德形成的標志。只有形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才說明一個人形成了良好的品德。[2]
3.1社團活動中,學生逐步形成了良好的品德行為
參加社團的學生來自不同的班級。社團剛組建時,學生感到新奇,難免表現得很興奮。不遵守紀律的情況屢有發(fā)生。聽講時竊竊私語;討論時言辭激烈,不講規(guī)則;排練小節(jié)目時,各自為政,不能形成團隊合力。在社團活動中,指導老師們特別注意對學生行為的培養(yǎng)與塑造。充分利用社團活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對社團有正確的認知;不斷強化優(yōu)秀的品德情感,強調規(guī)則與規(guī)范意識;發(fā)揮成員間互相監(jiān)督引導的優(yōu)勢,啟發(fā)學生的共情能力。經過不斷的努力,“紅樓夢賞析”社團的每位成員都是溫文爾雅的謙謙君子。
3.2社團活動融入學校的整體德育中,為培養(yǎng)學生的品德行為做貢獻
社團活動是學校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必須充分融入學校整體的德育體系中,理應為培養(yǎng)學生的品德行為做出貢獻。社團活動與學校的活動密切聯系、配合。在學校的三月份“好習慣節(jié)”里,開展“黛玉進賈府”的討論,力爭做到:懂禮貌,行為得體、舉止優(yōu)雅。在四月份“感恩節(jié)里”,賞析討論“寶玉挨打”的章節(jié),以實際行動感恩父母的養(yǎng)育和教導。五月份的藝術節(jié)里,把舞臺劇搬上了學校的“育才大舞臺”,將社團里學得的品德行為向全校師生和家長匯報。
社團活動具有進行品德教育的獨特優(yōu)勢,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把社團活動充分融入學校的整體德育體系,真正發(fā)揮中小學社團的德育功能。
參考文獻:
[1]馮文全.現代德育理論與實踐研究[M].成都:四川出版集團,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第1版).19,166-167
[2]曹雪芹著,周汝昌匯校.紅樓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第1版).24-30
作者簡介:
馬騰飛(1987.6-),男,二級教師,兗州區(qū)朝陽實驗學校教導處副主任,學校社團活動負責人。
張麗(1987.7-),女,二級教師,兗州區(qū)山拖學校教師,學校社團責任教師。
姜樂(1984.10-),男,一級教師,教育學碩士,兗州區(qū)朝陽實驗學校教師,學校社團責任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