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長清
摘 要:學生考試作弊的現(xiàn)象在日常的考試中并不罕見,作弊是一種不守信用、道德缺失的表現(xiàn),不僅違反學校的規(guī)定,還會對其將來的發(fā)展產(chǎn)生影響,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成績和教師的教學質量。因此,如何解決考試作弊這一問題十分重要,本文針對學生作弊的因素進行分析,旨在尋找學生考試作弊這一問題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學生;考試;作弊;原因;對策
初中階段的學生朝氣蓬勃、精力充沛、有理想有目標,然而,在日常的校園生活中,部分學生對自己的未來感到迷茫,失去理想。對于考試抱著僥幸的心態(tài),上課沒認真聽講,考試時也就可能會作弊,雖然學校禁止考試作弊,但這些學生平時沒有認真學習,導致考試時手忙腳亂,難免會出現(xiàn)這種作弊的錯誤行為。
每個學生都希望自己能夠在同齡人中脫穎而出,但少數(shù)學生的想法和自己的行為卻有很大的不同。他們平時不努力,卻又想在考試中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或者至少在父母和老師面前不那么難看,所以在考試中就會出現(xiàn)作弊的行為。如今,在考試中無論是學生還是社會人員總會有一些人會作弊,如果不進行及時的制止,考試誠信危機會日益嚴重。此外,一些學生還會采用一些高端的、先進的技術手段進行作弊。
一、考試作弊產(chǎn)生的原因
(一)學生的因素
1.心理因素。(1)虛榮心與自尊心。中學生的身心發(fā)展不夠成熟,思想不夠完善,具有很強的自尊心與虛榮心,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可與贊揚。學生之間也會互相進行比較,教師和家長又對成績十分重視,學生怕成績不夠好,在同學、教師以及家長身邊抬不起頭,當學生得到好成績時,可以獲得同學的羨慕、教師的表揚以及家長的夸獎與炫耀。反之,如果學生沒有取得好成績,就會被部分家長與教師訓斥與指責,同學的嘲諷與笑話,因此,他們希望獲得好成績。學生想要提高成績卻沒有正確的方法,平時上課不注意聽講,也不按時完成作業(yè)與復習,當考試的時候看到比自己學習好的同學在旁邊,便會情不自禁地想要作弊以此來提高自己的成績。(2)怕吃虧。有的學生本來并未想作弊,發(fā)現(xiàn)別的同學作弊而獲得了高分取得了不應該有的榮譽,如果自己沒有作弊,就覺得吃虧了,于是也加入了作弊這一行列。(3)兄弟義氣。在每一個班級中,都會有一些關系比較好的同學,包括積極型的和消極型的。一些消極組的學生經(jīng)常一起作弊,為了所謂的哥們義氣考試的時候互相傳抄答案,以幫助他們順利通過考試,形成了考試作弊的不良風氣。(4)厭學。有些學生由于對未來迷茫,受社會上不良風氣的影響,認為學習不重要,逐漸產(chǎn)生了厭學心理,上課不認真聽講,搞小動作,不按時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yè),在考試的時候靠作弊來應付。
2.缺乏對考試的正確認識。學生對于考試的目的和意義沒有明確的認識,考試不是為了把人分為三六九等,而是為了檢查學生學習的漏洞。受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一些教師及學生把考試當成了學習的最終目的,而忽略了學習過程中的快樂,這些教師把學生的考試成績作為評價學生的標準,把學生的升學率作為評價學校好壞的標準等,都是缺乏對考試正確認識的表現(xiàn)。
(二)學校的因素
部分學校對于學生的評價標準比較單一,對學生的評價機制存在問題。受傳統(tǒng)教育思想的影響,一些學校的考試僅僅在考查學生知識掌握的情況,而忽略學生在其他方面的成績,而且考試內(nèi)容比較單一和教條化,不利于對學生創(chuàng)造性的培養(yǎng),有些考試還是以死記硬背為主,學生面對此類的考試,一些學生就會通過作弊來不勞而獲。還有一些試卷設計上的漏洞,也為作弊提供了條件,使得學生產(chǎn)生了作弊的想法。
(三)家庭因素
由于一些家長的攀比心理比較重,每次成績出來,比如別人家的孩子考第一,自家孩子考得不好,他們就會覺得面子掛不住,對孩子一頓責罵,學生為了成全家長所謂的面子,只好采取作弊的方式來提高自己的成績。
1.家長過于重視成績。一些家長把對孩子的引導和教育看的十分重要,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將來能夠真正成為人中龍鳳,對他們抱有較高的期望和要求,對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正確的道德觀沒有辦法進行正確的教育引導,僅僅只看孩子的學習成績不能來判斷其是否優(yōu)秀,如果孩子考得好,這些家長就會給予一些物質獎勵。反之,就會對孩子進行責罵與懲罰甚至毆打,因此,孩子不得不通過作弊的手段取得好成績來得到家長的認可[1]。
2.家長未做到以身作則。一些家長自身沒有做到很好的示范作用,要求孩子誠實,自己卻在工作上以及生活上撒謊,使孩子對誠信缺乏理解。
(四)社會因素
一些不良的社會風氣,徇私舞弊等不良現(xiàn)象不可避免地會給學生的學習帶來負面影響,有學者認為,不良的社會風氣是學生考試作弊的外在原因之一。
二、解決考試作弊的對策
(一)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
學生作弊是思想的不成熟,是心理上的逃避,他們想用好成績來逃避教師、父母的責罰與懲戒,所以要加強學生的思想教育,端正學生對考試的正確認識。教師可以通過班會的形式對學生進行教育,明確考試的目的并不是為了讓學生獲得高分,而是對于學生階段性學習的檢測,是查漏補缺,無論結果好壞都不會責怪他們,讓學生通過班會深刻領悟到考試的目的及其意義,班會還可以圍繞誠信的重要性進行辯論,讓學生認識到誠信在人生中的重要性,做一個誠實的人,比考試得第一名更讓人認可和尊重。
(二)注重對學生的誠信教育
從娃娃抓起是誠信教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人們的行為受思想的影響。學生從小就要接受誠信教育,要樹立誠信觀念,依靠自己的力量,不受利益誘惑。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誠實做人的高貴品格,克服虛榮心理、僥幸心理和自制力弱的心理問題;教育和引導學生相信自己能通過不懈的努力取得好成績,真正的成就不僅是能力的證明,而且還可以培養(yǎng)自我堅強的意志和開放的心態(tài),這是實現(xiàn)自我完善價值、獲得人生發(fā)展的重要一步。但這些顯然是不夠的,只從學校、從考試單位來解決它是遠遠不夠的,因此,必須從全社會的角度出發(fā)。首先,要從教育成年人自身做起。我們都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誠實的人受到尊敬,并成為榜樣。作弊的人應該受到懲罰,這樣我們才能起到表率的作用,只有解決作弊的問題,我們才能真正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