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阿楠 王榮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和進步,人們的思想意識也在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校園教育工作的進展?;诖?,本文針對高中化學課堂教學工作的實際開展情況,提出了生活化教學理念在課堂教學中的滲透策略,以期通過生活實際解決課堂存在的疑難問題,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成長和進步。
關鍵詞:生活化教學理念;高中化學
一、在教學素材上滲透生活化教學理念
要想真正提高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效率,教師應適當把生活化素材作為課堂導入。這樣,既能幫助學生有效理解化學知識,又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以便學生更好地探究化學習知識。
如在教學《氯氣的生產原理》時,教師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了解海水曬鹽的過程,以及氯化鈉的用途,掌握氯氣產生的原理。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生活化的素材進行課堂導入:“同學們,你們了解的海水都有什么特點嗎?”在提出這個問題后,學生普遍的回答是“海水很藍”或者“海水很咸”。這時,教師可以抓住“海水很咸”這個答案再次提出問題:“同學們,你們是否知道海水也可以用來制作鹽呢?”在導入這樣的生活化素材之后,學生會對課堂教學產生濃厚的興趣,最終明白因為海水中有著大量的氯化鈉,所以能夠提取鹽。這樣的教學能有效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接著,教師可以繼續(xù)延伸教學,提出全球變暖、海水污染等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得出結論,即我們的生活源自于大自然的支持,大自然給人們的饋贈不是無窮無盡的,所以我們要保護大自然,這樣才能夠收獲更多大自然帶給我們的禮物。這樣一來,不僅升華了課堂,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質量,還營造出了活躍的教學氛圍,培養(yǎng)了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二、在情境創(chuàng)設中滲透生活化教學理念
在課堂上創(chuàng)造生活化環(huán)境是指,教師結合生活中的經歷、新聞和熱點事件等,為學生創(chuàng)設相關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對生活現象有足夠的關注度。與此同時,在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時,教師將生活化教學理念融入教學,不僅能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能使學生真正了解化學知識的內涵,提高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的質量。
如在教學《氧化還原反應》時,教師可以收集生活素材,如“84消毒液”。教師可以通過“84消毒劑中存在哪些成分?”“為什么它能把衣服漂白?”“過了一段時間后衣服為什么又會發(fā)黃?”等問題,讓學生將化學知識融入生活情境,引發(fā)學生的猜測和想象,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積極地融入課堂情境。接著,教師要動手操作實驗,讓學生充分理解和掌握84消毒液的各種成分和反應,懂得使用84消毒液后的衣服又變黃了應該怎么解決。在學生結合化學知識提出解決辦法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這些方法運用于實際生活中,幫助父母解決家務上的難題,發(fā)揮生活化教學的優(yōu)勢,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三、在習題布置中滲透生活化教學理念
在布置化學課堂練習題時,教師可以融入生活化理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學生所學知識。與此同時,教師要適度地延伸相關知識,開闊學生的視野。
如在教學《化學反應速率與限度》時,教師可以布置課后習題,引導學生了解其他相關的知識概念,并把生活化理念滲透其中。如教師可以設置“為什么到了夏天,在冰箱外放置的食物,會比放置在冰箱內部變質得更快?”“在操作化學實驗時,為什么一定要把固體的物質進行粉碎?”“如果鐵窗生銹了,該怎樣處理?”這樣的問題,讓學生在觀察過程中感受四季的變化,探究身邊事物的神奇。又如鐵在慢慢生銹、食物在漸漸變質,這些都是生活的細節(jié),充滿神奇的色彩,教師引導學生觀察這些生活現象,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發(fā)散思維,還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
四、結語
總而言之,受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教師將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作為課堂教學的最終目標。特別是在學生面臨高考的重壓之下,教師更希望學生能夠以成績?yōu)橹?,卻忽略了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影響了學生后期的進步。因此,教師應將生活化教育理念滲透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有效改善傳統(tǒng)教學思想的弊端,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促進學生成長和進步。
(作者單位:陜西省商洛市丹鳳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