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玉玲 占德進 劉婷 黃麗娟
福建醫(yī)科大學附屬寧德市醫(yī)院心血管內科(福建寧德352100)
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治療冠心病的有效手段,可恢復心肌血液灌注,挽救瀕死的心肌組織,但受個體差異、病變復雜程度、適應證的把控等因素影響,PCI 術后仍有20%的患者出現支架內再狹窄(in-stent restenosis,ISR)[1]。研究[2]表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PCI 術后ISR 的發(fā)生率高于單純的冠心病患者,對PCI 預后造成了不利影響。因此了解影響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PCI術后ISR發(fā)生的相關因素,從而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對于改善PCI預后有重要意義。生化指標檢測是臨床診斷、治療及預后判斷的有效方式之一,具有操作簡單、創(chuàng)傷小、重復性強的特點。腫瘤壞死因子相關蛋白3(tumor necrosis factor-related protein-3,CTRP3)與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2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s-21,FGF21)是與冠心病、糖尿病發(fā)生密切相關的因子,在疾病的評估中有重要作用[3-4]。目前雖有較多CTRP3、FGF21 在冠心病及糖尿病中的相關研究,但關于其與PCI 術后ISR 的關系尚未明確。故本研究對CTRP3、FGF21 與冠心病合并糖尿病PCI術后ISR 的相關性進行分析,旨在為PCI 術后ISR的防治提供參考。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住院實施PCI 術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153 例,納入患者對本次研究內容均知情同意并簽署同意書且研究獲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153 例患者中男96 例,女57 例,年齡52~82(68.52±8.58)歲;冠心病病程3~15年,平均(8.35 ± 2.01)年;糖尿病病程1~20年,平均(10.35 ± 2.88)年。納入標準:(1)符合《臨床冠心病診斷與治療指南》[5]、《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6]中的診斷;(2)入院后實施PCI 治療。排除標準:(1)伴有凝血功能障礙、活動性出血及腦血管意外者;(2)伴有急慢性感染疾病、惡性腫瘤、免疫系統(tǒng)疾病及嚴重肝腎功能異常者;(3)伴有精神及神智功能異常,無法正常溝通交流者。
1.2 方法
1.2.1 血清CTRP3、FGF21檢測方法入院后24 h內抽取患者外周空腹靜脈血5 mL,加入抗凝試管中,3 500 r/min 離心15 min,離心半徑12 cm,留取上層血清,以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CTRP3、FGF21水平,試劑盒購于武漢明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2.2 PCI 術后支架內再狹窄診斷及分組患者均在出院后隨訪12 個月,復查冠狀動脈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其中5 例患者失訪(男3例,女2 例),實際隨訪148 例。ISR 診斷標準:CAG證實支架植入段及支架近、遠端各5 mm 節(jié)段內管腔直徑狹窄≥50%。將符合ISR 診斷者作為ISR 組29 例,其余為非ISR 組119 例。
1.2.3 可能影響PCI術后ISR的相關因素收集統(tǒng)計可能影響PCI 術后發(fā)生ISR 的相關因素,包括性別、吸煙、飲酒、藥物使用情況[β 受體阻滯劑、鈣通道阻滯劑、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I)、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angiotonin receptor blocker,ARB)、他汀類、螺內酯]年齡、體質指數(body mass index,BMI)、病變血管支數、支架個數、支架直徑、病程(冠心病病程、糖尿病病程)、血壓[收縮壓(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張壓(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生化指標[CTRP3、FGF21、總膽固醇(total cholestero,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糖化血紅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 Alc,HbAlc)、尿酸(uric acid,UA)、肌酐(creatinine,Cr)、纖維蛋白原(fibrinogen,FIB)]。
1.2.4 Logistic 回歸分析將以上可能影響因素作為自變量(X),將ISR 作為因變量(Y),發(fā)生ISR記為1,未發(fā)生記為0,進行Logistic 回歸分析賦值,賦值結果見表1。
表1 Logistic 回歸分析法賦值Tab.1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method assignment
1.3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24.0 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 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Logistic 回歸分析明確影響PCI術后ISR 的危險因素;繪制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并計算曲線下面積(areaunder the curve,AUC)值,設定AUC 值>0.90 表示診斷性能較高,0.70 ~0.90 表示有一定的診斷性,0.50 ~0.70 表示診斷性能較差。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可能影響因素差異比較兩組的性別、吸煙、飲酒、β受體阻滯劑、鈣通道阻滯劑、AECI、ARB、他汀類、螺內酯類藥物使用構成比,年齡、BMI、病變血管支數、支架個數、支架直徑、冠心病病程、糖尿病病程、SBP、DBP、TC、TG、HDL-C、UA、Cr 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ISR 組的血清FGF21、LDL-C、HbAlc、FIB 水平均高于非ISR組,血清CTRP3 水平低于非ISR 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2 影響PCI 術后ISR 的Logistic 回歸分析經Logistic 回歸分析,血清CTRP3、FGF21 及LDL-C、HbAlc、FIB 均是導致PCI術后ISR的危險因素(P<0.05)。見表3。
2.3 CTRP3、FGF21、LDL-C、HbAlc、FIB 對PCI術后ISR 的預測價值分析ROC 分析顯示血清
CTRP3 預測PCI 術后ISR 的靈敏度、特異度、AUC分別為89.86%、77.70%、0.921;血清FGF21 分別為83.78%、72.30%、0.905;LDL-C 分別為75.00%、60.13%、0.768;HbAlc 分別為81.76%、64.19%、0.865;FIB 分別為79.73%、68.24%、0.832。見圖1、表4。
冠心病是動脈管腔狹窄引起的缺血性心臟病,嚴重損傷患者心臟功能,甚至可引起心力衰竭或猝死,可與糖尿病合并發(fā)生,相互影響[7]。治療冠心病的有效措施是改善動脈管腔狹窄,增加心肌供血供氧,改善心臟功能,PCI 以創(chuàng)傷小、恢復快、血管再通率高的特點成為臨床首選。雖然PCI可有效降低冠心病患者的病死率,但PCI 術后的ISR 仍是影響預后的重要因素[8]。因此了解影響PCI 術后ISR 的影響因素,對預后做出判斷,是臨床亟待解決的問題。
CTRP3 是新發(fā)現的蛋白超家族成員,在脂肪組織中有較強的表達,其代謝水平與血管疾病密切相關[9]。研究[10]顯示,CTRP3 能減少遠端區(qū)域間質纖維化,促進缺血區(qū)域心肌細胞的再生,并能抑制三酰甘油合成酶,調節(jié)脂肪和葡萄糖的代謝。另有研究[11]證實,CTRP3 具有抑制氧化應激、抗炎的作用,可增加2 型糖尿病患者對胰島素的敏感性。FGF21 是胰島β 細胞中表達的因子,具有類似胰島素的作用,可通過調節(jié)激酶1/2 和蛋白激酶B 信號途徑,改善胰島β 細胞功能,從而調控脂肪和糖代謝,在糖尿病、冠心病、肥胖及代謝綜合征患者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12-13]。本研究結果顯示,ISR 組的血清CTRP3 水平低于非ISR 組,血清FGF21 水平高于非ISR 組,提示血清CTRP3、FGF21 與冠心病合并PCI 術后ISR 的發(fā)生有關,與張君等[14]研究結果一致。此外,ISR 組的LDL-C、HbAlc、FIB 均高于非ISR 組,證實LDL-C、HbAlc、FIB 亦影響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PCI 術后ISR 的發(fā)生。LDL-C 是空腹血漿中的主要脂蛋白,其含量與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病率及病變程度密切相關;HbAlc 反應血糖的控制情況,在胰島素抵抗及慢性高血糖等代謝紊亂疾病中,其水平的升高可造成血液的高凝狀態(tài)[15];FIB 極其降解產物可促進平滑肌細胞的黏附和遷移,促進冠狀動脈內膜增生,導致管腔狹窄[16]。因此LDL-C、HbAlc、FIB 均可影響ISR 的發(fā)生。
表2 2 組可能影響因素差異比較Tab.2 Comparison of the possible influencing factors between the ISR group and the non-ISR group±s
表2 2 組可能影響因素差異比較Tab.2 Comparison of the possible influencing factors between the ISR group and the non-ISR group±s
注:ACEI,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ARB,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BMI,體質指數;SBP,收縮壓;DBP,舒張壓;CTRP3,腫瘤壞死因子相關蛋白3;FGF21,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21;TC,總膽固醇;TG,三酰甘油;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UA,尿酸;Cr,肌酐;FIB,纖維蛋白原
可能影響因素男性[n(%)]吸煙[n(%)]飲酒[n(%)]β受體阻滯劑[n(%)]鈣通道阻滯劑[n(%)]AECI[n(%)]ARB[n(%)]他汀類[n(%)]螺內酯類[n(%)]年齡(歲)BMI(kg/m2)病變血管支數(支)支架個數(個)支架直徑(mm)冠心病病程(年)糖尿病病程(年)SBP(mmHg)DBP(mmHg)CTRP3(ng/mL)FGF21(ng/mL)TC(mmol/L)TG(mmol/L)HDL-C(mmol/L)LDL-C(mmol/L)HbAlc(%)UA(μmol/L)Cr(μmol/L)FIB(g/L)ISR 組(n=29)18(62.07)20(68.97)15(51.72)13(44.83)8(27.59)5(17.24)7(24.14)25(86.21)6(20.69)69.21±5.33 22.85±2.35 2.35±0.60 2.01±0.30 3.02±0.56 8.23±1.08 10.44±2.68 135.36±12.36 82.32±8.56 342.48±42.33 172.32±14.33 4.32±0.65 1.52±0.45 0.90±0.18 2.74±0.56 8.12±0.90 368.52±22.32 73.28±12.32 3.56±0.65非ISR 組(n=119)75(63.03)85(71.43)48(40.34)58(48.74)32(26.89)25(21.01)32(26.89)101(84.87)35(29.41)68.35±5.87 22.62±2.41 2.20±0.58 1.98±0.28 2.85±0.61 8.38±1.30 10.33±3.05 136.42±15.20 81.89±9.01 388.65±45.30 150.32±12.01 4.50±0.58 1.48±0.50 0.88±0.20 1.89±0.42 7.20±0.85 359.35±25.33 70.01±10.89 2.88±0.59 χ2/t 值0.009 0.069 1.237 0.143 0.006 0.205 0.091 0.033 0.886 0.720 0.463 1.241 0.510 1.366 0.575 0.178 0.348 0.233 11.021 8.507 1.463 0.394 0.492 9.116 5.167 1.787 1.413 5.455 P 值0.192 0.973 0.266 0.705 0.940 0.651 0.763 0.856 0.347 0.473 0.644 0.217 0.611 0.174 0.567 0.859 0.728 0.816<0.001<0.001 0.146 0.694 0.624<0.001<0.001 0.076 0.160<0.001
表3 影響PCI 術后ISR 的Logistic 回歸分析Tab.3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f ISR after PCI
表4 CTRP3、FGF21、LDL-C、HbAlc、FIB 對PCI 術后ISR 的預測價值Tab.4 Predictive value of CTRP3,FGF21,LDL-C,HbAlc,and FIB on ISR after PCI
圖1 CTRP3、FGF21、LDL-C、HbAlc、FIB 預測PCI 術后ISR的ROC 曲線圖Fig.1 ROC curves of CTRP3,FGF21,LDL-C,HbAlc,and FIB to predict ISR after PCI
本研究Logsitic 回歸分析結果顯示,CTRP3、FGF21、LDL-C、HbAlc、FIB 均是導致PCI 術后ISR的危險因素,提示除LDL-C、HbAlc、FIB 常規(guī)危險因素外,CTRP3、FGF21 也是導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PCI 術后ISR 的危險因素。LDL-C 水平的升高預示外周組織的膽固醇含量增加;HbAlc 控制不佳者,在PCI 術后血管內膜易因血液的高凝狀態(tài)出現夾層或撕裂[17];FIB 是促進血小板聚集、平滑肌和內皮細胞增殖的重要因子。因此,以上均可增加PCI 術后ISR 的發(fā)生風險。CTRP3 是CTRP3 家族中具有高度保守性的脂肪因子,有抑制肝臟糖原生成、降降低炎癥因子水平的作用,其水平的降低預示心肌組織、血管內皮損傷嚴重,胰島素對葡萄糖的敏感性下降,在PCI 術后更易因應激、炎癥反應加速粥樣硬化的發(fā)展,出現ISR[18]。梁偉等[19]研究顯示,CTRP3 水平與冠狀動脈病變程度呈負相關。SHEN 等[20]認為,CTRP3 水平異常變化與冠心病患者冠狀動脈側支循環(huán)不良有關。FGF21 能促進脂質細胞的吸收和血糖的再利用,在冠心病、糖尿病及代謝紊亂患者中發(fā)生代償性升高,其水平越高,提示機體脂肪、糖代謝紊亂越嚴重,病程進展更快,ISR 的發(fā)生風險更高[21]。高速等[22]認為,FGF21 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有升高表現,并能評估病情嚴重程度和臨床療效。以上結果說明,CTRP3、FGF21 可反應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病變程度,對PCI 術后ISR的預測有重要意義。此外,本研究中ROC 曲線分析顯示,血清CTRP3 預測PCI 術后ISR 的靈敏度為89.86%、特異度為77.70%,AUC 為0.921,血清FGF21 分別為83.78%、72.30%、0.905,提示,血清CTRP3、FGF21 對于預測PCI 術后ISR 有較高的臨床價值。
綜上所述,血清CTRP3、FGF21 是冠心病合并糖尿病PCI 術后ISR 的危險因素,對于預測ISR 的發(fā)生有較高的臨床價值,對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PCI 患者,可通過檢測血清CTRP3、FGF21 指標預測ISR 的發(fā)生情況,及時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本研究因樣本量有限,所得結果無法反映出更細致差異,在今后的研究中,仍需進一步實施大規(guī)模、多中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