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雞湯營養(yǎng)豐富」、「雞湯有很多食療功效」……所以,雞肉常常成為諸多靚湯的主料,有的人甚至只喝湯,不吃雞肉,認為雞肉是「渣滓」。
可實際上,這是個很大的誤區(qū),雖然雞湯鮮美,但雞湯里面并沒有太多營養(yǎng),營養(yǎng)幾乎全在煲湯的雞肉中。
從營養(yǎng)學角度來看,雞湯里面主要是多余的油脂、氨基酸碎片,營養(yǎng)價值有限,對于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以及高膽固醇患者來說是不宜常喝的。常喝雞湯會導致脂肪及熱量超標,誘使血壓、血脂、血糖及尿酸增高。
對于血脂偏高者,如需要補充蛋白質,可以用白菜豆腐湯取代雞湯,且同時要進食湯里的豆腐。人們都愛說“白菜豆腐保平安”,所以可以管白菜豆腐湯叫“平安湯”。
很多人迷戀乳白色、濃稠的湯汁,這種湯汁的形成過程是脂肪乳化過程。
在熬制雞湯的過程中,烹調油中的脂肪及雞肉中所含的脂肪組織被粉碎成了細小的微粒,而卵磷脂、明膠分子和一些蛋白質起到了乳化劑的作用,形成了水包油的乳化液,這樣就使得湯汁濃白,最終成了“奶湯”。所以,“奶湯”就是乳化脂肪,常喝無益。
實際上,雞肉的最佳烹飪方法是清蒸,同時也不提倡油煎和油炸的做法。
清蒸的做法可以最大限度保留雞肉中的營養(yǎng)物質、減少油脂的攝入、保留雞肉的鮮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