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是對課堂教學的進一步優(yōu)化,也是教師教學實踐的全新課題和追求的更高目標。小學語文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應更加注重營造寬松、和諧、民主、熱烈的教學氛圍,為學生學習語文知識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并通過良好的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yǎng)學習興趣,強化課堂學習,減輕學生負擔,融洽師生感情,讓學生時刻感受到學習語文的快樂,從而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關鍵詞:語文高效課堂;營造良好氛圍;激發(fā)學習興趣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0)20-005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0.024
新課改的深入發(fā)展要求教師轉變教學思想,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結合面對的學生特點,根據(jù)學科教學的新要求開展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進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打造高效課堂。小學語文課程是一門重要課程,也被稱為是核心課程。如何構建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需要一定的氛圍引導,需要具體有效的方法推進。
具體來說,在課堂教學實踐中要以現(xiàn)代先進教育理念為指導,以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為切入點,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為落腳點,把營造寬松、和諧、民主、熱烈的教學氛圍作為提升課堂效率地重要舉措和有力助手,使良好課堂氛圍成為提升課堂效率的催化劑。想要達到良好的效果,在具體實踐中應做到“四個結合”。
一、與精心設計教學模式相結合,用科學的教學流程促進課堂良好氛圍的形成
每個學科教學的關鍵是課堂教學,語文也不例外。如何把40分鐘的教學時間充分利用好,讓學生更好地消化吸收學到知識,是語文教學必須要重視的問題。課堂是落實語文教學的主陣地,課堂教學是實現(xiàn)語文教育的核心途徑。
新課改下,教師的定位更加明確,那就是課堂教學的主導,是學生有效學習的指導者,教學流程的設計者,學生自主學習的合作者,總之是學生學習的“導航者”。對于語文學習來說,教材是開展語文教學的重要依據(jù),所以教師要想提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必須要重視對教材的研究,要結合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實際,編寫教學方案,制訂科學的教學流程,合理安排講課、提問、回答問題及學生思考、練習等環(huán)節(jié),使課堂節(jié)奏張弛有度。例如,在平時的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手段,豐富課堂教學資源,用多種途徑創(chuàng)造有利于學生參與的課堂情境,再適時地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就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課前未精心編寫方案及流程,課堂教學隨意性大,想到哪說到哪,沒有統(tǒng)籌安排,在教學中不能很好地把握課堂節(jié)奏,效果就會大打折扣。例如,教師在課堂上提問這個環(huán)節(jié)的時間安排、所提問題和答案及讓什么樣的學生回答都需要課前進行細致的斟酌,只有這樣提問環(huán)節(jié)在整個課堂教學中才會發(fā)揮應有的作用,反之,提問就會流于形式。因此,制訂科學合理的教學流程至關重要,且要有針對性地減少教師的講授,而要增加學生參與課堂并主動實踐的機會,最大程度上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這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課堂氛圍,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二、與學生互動、情感交流相結合,培養(yǎng)學習興趣,濃厚課堂氛圍
制約課堂氣氛的有教師水平、學生智力、教學方法等諸多因素,在營造良好課堂氣氛的過程中,教師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學生本身就喜歡展示自己,積極性較高,教師可以因勢利導,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增強他們的學習動力,使其把“要我學”轉變成“我要學”,使學生真正成為教學的主體,學習的主人,讓他們處于最佳心理狀態(tài),課堂氣氛也就自然而熱烈。
用耐心傳遞鼓勵。小學生積極性較高,但是缺乏深度的思維和理性的思維,在課堂上的專注度和自我約束能力也較弱,所以在課堂上容易出現(xiàn)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對此,教師一定要有耐心,耐心傾聽學生在課堂上的見解,傾聽學生的答案,對于學生出現(xiàn)的問題,要耐心引導,及時肯定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對于學生偶爾的不專注,可采用眼神提醒其改正,或者用輕微的動作指示其糾正。從而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使學生喜歡語文教師,進而更喜歡上語文課。
通過情感共鳴可以營造和諧的課堂氣氛。情感是人最重要的特質,師生之間的交流更離不開它。學生對于教師的言行很敏感,教師的一個眼神或一個動作都會給學生以深刻的印象。要想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必須要發(fā)揮情感的橋梁和紐帶作用。課堂教學中,不應把自己看成發(fā)號施令者,而應看作教學活動中平等的一員,以民主的方式、和藹可親的態(tài)度指導和組織教學,以適應學生日益增強的成就感和獨立性的需求,讓學生在一個民主、寬松、熱烈的氛圍中獲取知識,汲取營養(yǎng)。
在濃厚的課堂氛圍中培養(yǎng)學習興趣。學習興趣與課堂氛圍是相輔相成的,濃厚的課堂氛圍是培養(yǎng)學習興趣的有效載體,學習興趣反過來也促進良好課堂氛圍的形成。中國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曾經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道出了興趣在學生成長中的重要性。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主體地位的發(fā)揮與其課堂上的積極性密切相關,學生對所學的東西一旦有了興趣,就會不知疲倦,越學越愛學。所以教師要重視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學生迸發(fā)出創(chuàng)造的火花,語文課堂的無限活力才能隨之營造出來,達到氣氛與興趣互相促進的雙重效果。例如:在組織教學中,恰當利用互動、講故事等直觀的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情境,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獲得感性體驗,置身于課文情境中;在講童話故事時,可以結合故事情節(jié),讓學生上臺表演,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讓學生身臨其境,把抽象、枯燥的書本內容帶到了現(xiàn)實生活中,學生掌握重點內容會更深入,實現(xiàn)寓教于樂的效果。又如:運用音樂背景創(chuàng)造語文情節(jié)環(huán)境,讓學生進行詩朗誦或分角色朗讀課文,把他們的思緒帶到故事里,通過音樂情境教學,讓學生慢慢走進課文,走近作者,理解作者要表達的情感。這種學習氛圍能激起學生和作者的共鳴,使語文課堂教學達到情感高潮。
三、與開展游戲、實驗操作相結合,活躍課堂氛圍
玩是孩子的天性,學是孩子的天職。玩與學本身不應該是一對矛盾,教師如果利用好學生的這一特點,還能更好地服務于學生的語文學習,起到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作用,從而活躍課堂氛圍。
(一)利用游戲活躍課堂
在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可以通過多種途徑進行,傳統(tǒng)的講授式教學常令使學生被動地學習,且往往因為形式單一、內容抽象而使學生覺得晦澀難懂,死記硬背后又難以真正消化。把學生的學習內容和游戲結合起來就能夠豐富課堂教學內容,調整學生的學習方法,使學生從內心里喜歡。學生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也在體驗和感受,從而能夠在直觀、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學習內容,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消化和吸收。當然,教師在這樣的環(huán)節(jié)下必須要細致規(guī)劃,分清主次。必須要結合學習內容的特點和班級學生的實際具體操作,比如可以采用“找朋友”的形式,把學生剛剛學習的拼音、生字或者詞語抄寫在卡片上,把其中一張卡片放在學生的座位上,座位上有卡片的學生舉起卡片,讓前邊的學生去找下邊舉卡片的學生。又如“逛超市”,把學生學習的內容和學生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情境結合起來,把需要的內容制作成不同的卡片,讓學生自己結合學習要求去尋找,看看哪組同學用時最短、最準確,這樣學生會非常喜歡去比賽。
(二)動手操作是調動課堂氣氛的必要活動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边@句話的意思是說,兒童多動手操作會促進智力的發(fā)展。從腦的結構看,人的大腦皮層的各種感覺和運動部位中,管手的部位所占面積很大,所以手的運動能使大腦的很大區(qū)域得到訓練。動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發(fā)展的起點,調動了學生的感官參與和手腦結合,能把書本內容生動化、形象化,改變了課堂學習講和聽的單一形式。比如,學生在課外進行剪報活動,可把用到的知識、語句剪下來,不僅增加了積累,還將學習變成了一種布滿情趣的活動課。
四、與合作教學相結合,營造嚴肅活潑的課堂學習氛圍
合作是一種比學習知識更重要的能力,它越來越成為當代人的一種重要素質,受到大家的重視。在師生合作教學中,教師是教學的主導,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兩者應該平等交流。在課堂上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有利于師生間、學生間的情感溝通,有利于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思考問題,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并培養(yǎng)其團結協(xié)作能力。小組合作學習作為現(xiàn)今課堂上十分重要的學習方式,已為廣大教師所應用。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通過一定的教學方法,采用恰當?shù)慕虒W手段,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掌握應學知識、積極思維、提高能力;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交流中,完全以積極主動的心態(tài)參與學習,對所學知識主動探索、認真思考、相互討論、敢于質疑、主動提問,聽取同學的意見,在評價中要當小教師,變過去的被動聽講為主動學習,這樣學生參與的地位會更加突出。教師要引導學生在相互合作下學習,使學生互相檢查、幫助、促進,同時還要投入小組活動中,以探索者的身份出現(xiàn),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總之,營造課堂氛圍是一個永恒的課題,需要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不斷研究和控制好的經驗和做法,給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寬松、民主、熱烈的氛圍中自由發(fā)揮,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使課堂氛圍真正成為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的助推器。
參考文獻:
[1]曹利娟.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策略的有效性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
[2]潘引香.淺談小學語文課堂的有效性教學[J].小學生(教學實踐),2014(7).
[3]公藏吉.淺談如何優(yōu)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C].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四卷),2013.
[4]李燕芬.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學生與優(yōu)化策略[J].引進與咨詢,2000(1).
作者簡介:劉永紅(1974.11— ),女,漢族,寧夏固原人,小學一級,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