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春妙
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而言,其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和訓練屬于一個長期的過程,而如何在自讀課教學之中,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則教師需要進行深入地思考,并且通過各種教學方式實施,使學生更加喜愛上自讀課,并且在自讀的過程中,實現自我精神的升華,進而達到自我思維能力的全面提升。
語文學科屬于非常重要的一門學科,其更是一種工具,可以實現人們對于漢語的更好學習,而且語文本身就具備一定的感染力,但是在大部分的學生眼中,并沒有看到其自身對于語文學科學習的求知欲。恰恰相反,對于語文的學習態(tài)度相對消極,特別是在自讀課上,自讀課對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和思維能力的提升非常重要,而一部分學生借著自讀的機會,偷懶或者彼此說悄悄話,將語文學習完全拋諸腦后,導致學生的思維能力無法得到有效的培養(yǎng)。
大部分教師在開展初中階段教學的過程中,更加重視文本的講解和一些語詞和詩句的講解,認為自讀課只需要學生進行自行閱讀相應的課文即可,不需要教師的引導,也無法實現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但是實際上,自讀課可以使學生在自讀過程中,更好地思考一些問題,更大程度地開拓學生的思維能力,而長此以往下去,不但無法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培養(yǎng),還會降低初中語文的學習效率。
一部分教師雖然認識到了自讀課教學對于學生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性,但是在教學過程中,仍然采取教師主導的方式,給學生進行相應自讀任務的布置,但是在整個自讀教學的過程中,卻并沒有深入到學生之中,對學生的自讀情況進行了解,而且也無法對自讀教學方式進行創(chuàng)新,導致學生的自讀效果非常差,而且在整個自讀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處于一種懶惰狀態(tài),只是機械性地自讀,無法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
在自讀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特別重視形象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而形象思維能力的關鍵就是想象力,而教師在開展自讀課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將何種教學方式采取進來,才能使學生的想象力得到有效激發(fā)屬于當下重要的難題之一。首先,語文教師在開展自讀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將自身的積極引導作用發(fā)揮出來,通過相應情境化的創(chuàng)設,使學生的聯想力和想象力得到充分發(fā)揮,進而再開展自讀,帶著自身的想象深入到文本之中,將具體的文本內容和自身的想象結合在一起,就能使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設置一些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自讀,可以更好地擴展學生的思維,提高自讀課的教學效果。
在開展初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自讀課的意義不單單是讀,學生還要真正地做到用眼睛看,用心思考,還要將筆記做好,實現自讀課的讀寫結合,不但可以使學生對具體的學習內容進行更好的掌握,還能使學生的邏輯思維得到大幅度的培養(yǎng)。在初中階段,大部分的學生思維都非常活躍,而且對于一些周圍的事物都具備自身的一些見解,但是還未達到完善的程度,因此,教師就可以通過自讀課教學的利用,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進行重點培養(yǎng),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對具體的文本內容先行閱讀,進而根據自身的理解,將具體的內容要點找出來,通過此鍛煉學生的判斷推理能力。而且在自讀的過程中,還要帶有相應的任務,對具體的文章信息進行快讀的獲取和總結,進而進行概括,提升學生的概括總結能力。學生在自讀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地引導和點撥,提高學生的自讀效果,與此同時,在自讀結束之后,教師還要要求學生以組為單位對具體的閱讀內容核心進行探討,然后進行相應的總結性發(fā)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