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成河
(陽谷縣人民醫(yī)院 山東 聊城 252300)
支氣管哮喘是臨床上一種常見的氣道慢性炎癥疾病,這種疾病的發(fā)病因素主要與患者氣道高反應性有關,患者臨床表現(xiàn)以胸悶、喘息、氣急為主,大部分患者臨床癥狀都會自行緩解,同時也可以通過治療來進行緩解。從疾病進展情況上分析,可以將支氣管哮喘患者分為急性發(fā)作期、癥狀緩解期患者,而不同疾病進展期會有著不同的癥狀,在治療方式上也會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因此需要采用科學的方式來加以鑒別。本研究特對本院不同病期支氣管哮喘患者采用影像學檢查和肺功能監(jiān)測檢查,探究其具體的應用價值。
研究對象為本院支氣管哮喘患者,總共選取98 例,研究時間介于2019 年2 月到2020 年2 月之間,按照患者不同病期進行分組。實驗組患者取49 例,男性取26 例,女性取23 例?;颊吣挲g在20 歲到74 歲之間,平均為(47.5±3.3)歲;對照組患者取49 例,男性取24 例,女性取25 例?;颊吣挲g在21 歲到73 歲之間,平均為(46.7±3.5)歲。本研究所有樣本均符合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和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兩組數(shù)據資料對比不影響研究科學性,可以比較。
所有患者均采用影像學檢查和肺功能監(jiān)測。影像學檢查:在檢查前需要對患者疾病病史進行詢問,排除患者存在CT 檢查禁忌癥,囑咐患者檢查之前需要穿好毛衣,摘除患者身上佩戴的金屬飾物,在檢查過程中盡量不要搬動患者的身體,配合患者進行吸氣、屏氣操作。肺功能檢查:在檢查前,對患者的身高、體質量等指標進行準確測量,所有患者均采用肺功能檢查儀進行檢測,記錄患者的第一秒用力呼氣量(FEVI)、第一秒呼氣容積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I/FVC)、呼氣峰流量(PEF)、用力肺活量(FVC)等指標。在肺功能檢測過程中,需要囑咐患者保持坐位,將患者的呼吸過濾器和口腔保持同一水平線。
①影像學檢查異常率;②肺功能檢測指標(FEVI、FEVI/FVC、PEF、FVC)
用SPSS22.0 統(tǒng)計學軟件對所得數(shù)據進行分析研究。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n(%)表示,以χ2檢驗,當P<0.05 時,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實驗組患者影像學檢查異常率為91.8%(45/49),對照組患者影像學檢查異常率為59.2%(29/49),存在差異(P<0.05)。
表1 兩組患者影像學檢查異常率對比分析(n,%)
實驗組患者在FEVI、FEVI/FVC、PEF、FVC 等指標上較為優(yōu)異,與對照組患者,存在差異(P<0.05)。
表2 兩組患者肺功能檢測指標對比分析(±s)
表2 兩組患者肺功能檢測指標對比分析(±s)
注:#與對照組相比,P <0.05。
FEVI(L)組別FEVI/FVC(%)例數(shù)(n)PEF(L/s)FVC(L)實驗組 49 1.84±0.35# 54.45±5.68# 4.16±0.57# 2.63±0.50#對照組 49 2.53±0.40 72.27±6.33 5.80±0.61 3.63±0.56
支氣管哮喘屬于一種臨床高發(fā)氣道炎癥疾病,該病發(fā)病率比較高,而氣道炎癥也是哮喘發(fā)病的本質,臨床表現(xiàn)為胸悶、咳嗽,且伴有哮鳴音[1]?;颊呖人缘母甙l(fā)時間是夜間或凌晨。按照不同疾病分期可以將患者急性發(fā)作期和癥狀緩解期,不同病期患者在治療方式上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2],因而臨床上需要采用早診斷早鑒別的診斷方案,而后給予個性化的治療方案,對患者臨床癥狀進行改善,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3]。
近年來,隨著臨床醫(yī)學診斷的發(fā)展,對于支氣管哮喘疾病而言,需要采用影像學檢查和肺功能檢測[4]。其中影像學檢查一般是對患者支氣管異常情況進行分子,為患者及時治療提供幫助。而為了進一步鑒別出患者的疾病類型[5],可以通過肺功能檢測的方式,在患者急性發(fā)作期和癥狀緩解期得到不同的肺功能指標,為臨床鑒別診斷提供重要的參考數(shù)據。聯(lián)合檢查能夠為患者臨床治療提供重要的幫助[6]。
通過影像學檢查,能夠在呼吸系統(tǒng)疾病當中提供決策支持,因此這種檢查方式對哮喘疾病而言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7]。在2017 年以來,全國哮喘防治倡議當中就曾經提出了哮喘更新指南,當中對于患者肺功能定期檢測相關內容進行了概括,并且對于肺功能指標的評估而言,還需要建立在診斷與治療開始進行之后。在控制治療后3 個月到6個月之后[8],需要對患者個人最佳的FEV1進行反復評估,并且之后進行定期檢測,大部分患者都需要每隔2 年之間需要對肺功能進行測量,而對于高風險患者而言,其檢測的頻率應該保持更高。對于肺功能支氣管舒張試驗陽性患者而言,需要讓其縮窄的氣道更加具備舒張性,臨床上需要靈活選擇應用支氣管舒張藥物[9]。在結合影像學檢查和肺功能檢查的過程中,對哮喘急性發(fā)作患者有著明確的意義,應當協(xié)助其進行有效的早期診斷治療,雖然在癥狀緩解期進行影像學檢查,發(fā)現(xiàn)患者的肺通氣指標和支氣管舒張試驗指標有著明顯的改善,并且還能進一步為哮喘急性發(fā)作患者得到有效的控制,特別是對于肺通氣指標而言,通過評估其指標能夠改善其預后效果,為其之后的治療觀察提供了更加全面的依據[10]。
本研究中,實驗組患者影像學檢查異常率為91.8%(45/49),對照組患者影像學檢查異常率為59.2%(29/49),存在差異(P<0.05);實驗組患者在FEVI、FEVI/FVC、PEF、FVC 等指標上較為優(yōu)異,與對照組患者,存在差異(P<0.05)。
綜上,對支氣管哮喘患者采用影像學檢查和肺功能檢查,能夠對患者不同疾病分期進行鑒別,并以此為基礎進行個性化治療方案,能夠提升臨床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