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彥彬 王振東 趙強 湯瑋 潘偉 李雷
骨性關節(jié)炎(osteoarthritis,OA)又被稱為增生性骨關節(jié)炎或退行性關節(jié)病,患者的主要病理表現(xiàn)為新骨的形成及軟骨退行性病變,進而導致關節(jié)軟骨變性、破壞,引發(fā)關節(jié)疼痛、腫脹、骨質增生和關節(jié)積液等癥。OA 嚴重的甚至可導致殘疾等嚴重不良事件,被認為是導致人群傷殘的重要原因之一,嚴重威脅了患者的生活質量[1]。細胞因子學說認為炎性細胞因子在骨關節(jié)炎的發(fā)生發(fā)展中發(fā)揮重要作用[2]。并有研究證實[3],肥胖、高血壓、血脂異常等代謝紊亂是骨性關節(jié)炎發(fā)生的重要危險因素。通過炎癥細胞因子和脂肪細胞因子檢測可了解OA患者疾病進展情況。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18(fibroblast growth factor-18,F(xiàn)GF18)為FGF家族中具有代表性的因子,在軟骨形成、骨骼發(fā)育及關節(jié)軟骨修復中具有重要作用[4]。目前,對于FGF18 在OA 中檢測及與OA 骨關節(jié)嚴重程度的關系研究較少,本研究對FGF18與骨性關節(jié)炎患者血清炎癥細胞因子、脂肪細胞因子及骨關節(jié)嚴重程度的相關性進行了探究,以指導OA患者的病情評估及治療,具體如下。
選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120例OA患者,根據(jù)Kellgren-Lawrence(K-L)分級至少2級,并分為KL2 組(n=53)、KL3組(n=39)、KL4組(n=28)。其中,KL2級男31例,女22例,年齡39~80歲,平均年齡(58.8±4.2)歲,病程6個月~9年,平均(2.5±0.6)年;KL3級男23例,女16例,年齡41~79歲,平均年齡(59.4±4.1)歲,病程3個月~10年,平均(2.5±0.7)年;KL4級男16例,女12例,年齡42~76歲,平均年齡(58.1±4.5)歲,病程6個月~10年,平均(2.7±0.7)年。另選取同期于我院體檢的健康志愿者30例作為對照組,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齡45~82歲,平均(59.7±4.6)歲。
納入標準:①符合OA 的相關診斷標準[5];②對病變關節(jié)行X 光線檢查并依據(jù)Kellgren-Lawrence(K-L)分級為2~4級;③均對本研究內容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④依從性好,能夠配合完成此研究。排除標準:①合并感染、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創(chuàng)傷及骨腫瘤等骨關節(jié)疾病者;②肝腎等臟器存在器質性病變者;③存在骨關節(jié)手術史者;④近期有糖皮質激素等藥物治療者。排除關節(jié)外傷史、合并急慢性疾病者。4組研究對象在性別、年齡上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獲得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1 Kellgren-Lawrence(K-L)分級方法[6]
所有研究對象均行X射線檢查并行K-L分級。K-L分級0~4級,分級越高,病變越嚴重。
1.2.2 血清因子檢測
所有研究對象均入院后抽取5 mL 空腹靜脈血,3 500 r/min 離心10 min 收集血清,-80℃保存待測。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測定FGF18及炎癥細胞因子[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細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IL-6、IL-17、IL-23]、脂肪細胞因子[瘦素(Leptin,LP)、脂聯(lián)素(Adiponectin,APN)、內脂素(visfatin)]水平,F(xiàn)GF18及炎癥細胞因子試劑盒購自南京建成生物醫(yī)學工程公司,脂肪細胞因子試劑盒購自深圳晶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檢測方法依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
采用SPSS 20.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兩兩比較采用LSD-t 檢驗,多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Spearman 相關性分析各指標的相關性。P<0.05 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意義。
對照組健康志愿者、KL2 組、KL3組及KL4組OA患者性別、年齡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K-L分級各組OA患者病程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各組患者臨床一般資料比較(±s)Table1 Comparison of general clinical data of patients in each group(±s)
表1 各組患者臨床一般資料比較(±s)Table1 Comparison of general clinical data of patients in each group(±s)
項目性別(男/女)年齡(歲)病程(年)對照組(n=30)18/12 59.7±4.6-KL2 組(n=53)31/22 58.8±4.2 2.5±0.6 KL3組(n=39)23/16 59.4±4.1 2.5±0.7 KL4組(n=28)16/12 58.1±4.5 2.7±0.7 F值0.051 1.225 1.469 P值0.997 0.224 0.146
KL2 組、KL3組及KL4組間FGF18、TNF-α、IL-1β、IL-6、IL-17、IL-23、Leptin、visfatin及APN 水平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OA患者K-L分級各組FGF18、APN 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TNF-α、IL-1β、IL-6、IL-17、IL-23、Leptin、visfatin 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各組FGF18、炎癥細胞因子及脂肪細胞因子水平比較(±s)Table2 Comparison of levels of FGF18,inflammatory cytokines and adipokines in each group(±s)
表2 各組FGF18、炎癥細胞因子及脂肪細胞因子水平比較(±s)Table2 Comparison of levels of FGF18,inflammatory cytokines and adipokines in each group(±s)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與KL2 組比較,bP<0.05;與KL3組比較,cP<0.05。
項目FGF18(ng/L)TNF-α(mg/L)IL-1β(ng/L)IL-6(ng/L)IL-17(ng/mL)IL-23(ng/mL)Leptin(μg/L)APN(mg/L)visfatin(μg/L)對照組(n=30)33.5±4.6 0.3±0.1 22.3±2.5 3.5±1.2 0.6±0.2 5.0±1.8 5.2±1.3 19.7±2.8 6.6±1.8 KL2 組(n=53)27.2±3.7a 0.6±0.2a 36.7±4.4a 13.8±2.0a 1.1±0.3a 16.3±2.2a 9.6±1.9a 14.2±2.4a 11.3±2.0a KL3組(n=39)22.1±3.1ab 0.8±0.2ab 45.8±3.9ab 25.2±3.1ab 1.8±0.4ab 22.5±2.9ab 11.8±2.1ab 10.3±2.5ab 15.5±1.6ab KL4組(n=28)16.7±2.4abc 1.1±0.4abc 55.7±5.4abc 33.3±4.2abc 2.2±0.9abc 29.4±3.6abc 14.6±2.4abc 8.1±1.6abc 18.7±2.5abc F值8.577 10.991 14.006 23.605 11.250 15.386 9.500 10.099 11.378 P值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Spearman 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F(xiàn)GF18與K-L分級存在顯著負相關性(P<0.05)。FGF18與TNF-α、IL-1β、IL-6、IL-17、IL-23、Leptin、visfatin 存在顯著負相關性,與APN 存在顯著正相關性(P<0.05),見表3。
研究指出[7],單核細胞及炎癥介質參與了OA的病理進展。TNF-α 為淋巴細胞分泌的炎癥前體細胞因子,能夠促進損傷部位白細胞聚集和釋放炎性介質,在炎癥、感染及免疫應答體系中起到重要作用。IL-1β 為就是細胞產(chǎn)生的具有廣泛生物學效應的炎癥因子,研究認為IL-1β 為OA 發(fā)病的重要因素[8]。IL-6 為T淋巴細胞產(chǎn)生的急性反應蛋白,其參與了誘導炎癥反應發(fā)生、調節(jié)細胞生長分化及免疫功能等多種生理病理進程。研究指出,IL-6 可在IL-23及TGF-β 的作用下誘導Th17細胞產(chǎn)生IL-17,從而影響OA 疾病的發(fā)展[9]。本研究中,OA患者隨著K-L分級增加,炎癥細胞因子水平隨之升高。提示,炎癥細胞因子水平升高伴隨著OA 疾病的進展的整個過程,促進了疾病的加重。
表3 FGF18與K-L分級、炎癥細胞因子及脂肪細胞因子的相關性Table3 Correlation between FGF18 and K-L classification,inflammatory cytokines and adipokines
脂肪細胞因子為脂肪細胞產(chǎn)生及分泌的一種特殊蛋白質,對于調控炎癥和免疫應答、調節(jié)器官功能等具有重要作用。Leptin 在脂肪代謝中發(fā)揮著關鍵作用,除了脂代謝之外其還參與了感染、炎性反應及免疫反應等病理生理過程。研究指出[10],Leptin 可以誘導MMPs及炎癥介質的高表達參與OA患者軟骨降解及反應過程。APN 被認為與肥胖、糖尿病、胰島素抵抗相關,研究指出其可能參與了OA 的發(fā)病過程,APN 作為前炎性因子在后期軟骨基質降解中發(fā)揮重要作用[11]。但也有研究顯示,APN 可減輕誘導性關節(jié)炎模型局部炎癥反應和軟骨破壞,發(fā)揮抗炎作用[12]。Visfatin是關節(jié)炎發(fā)展中的促炎因子,促進了細胞外基質的破壞和降解。本研究中結果提示,Leptin、visfatin 升高促進了OA 的進展,而隨著OA 進展,APN 水平逐漸降低,這可能與其APN 的抑制炎癥發(fā)展有關。
本研究結果提示FGF18與OA患者疾病嚴重程度存在顯著關系。一些研究顯示,F(xiàn)GF18 能夠促進軟骨細胞增殖和基質產(chǎn)生[13-15]。FGF18 可增強機體胰島素敏感性、減少胰島素抵抗,促進血脂、血糖代謝。OA 的發(fā)病過程伴隨著軟骨細胞凋亡、軟骨ECM 合成、降解失衡等改變[16],這與炎癥細胞因子及脂肪因子的作用有關。FGF18 可以對于骨和軟骨的發(fā)育起到正向調節(jié)作用,這可能與其對炎癥細胞因子和脂肪細胞因子的抑制作用有關。因此,F(xiàn)GF18 對于抑制OA 疾病進展,促進病情轉歸具有重要價值。綜上所述,隨著OA患者骨關節(jié)疾病嚴重程度增加,F(xiàn)GF18 水平隨之降低,這與OA患者血清炎癥細胞因子和脂肪細胞因子異常表達有關,檢測相關指標對于OA患者病情評估及治療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