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彧璇
著名兒童教育家李吉林老師順應兒童天性,創(chuàng)立了情境教育。作為一個青年小學語文教師,我努力學習情境教育理論,激發(fā)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通過文本語言感受人間“真”“美”的形象,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熏陶情感,豐富想象力,提高語文鑒賞能力。我嘗試運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方式,寓教學內(nèi)容于具體形象的情境之中。學習、思考、實踐……讓我在探尋語文教學規(guī)律的海洋里越“潛”越深,越深越有味兒。
一、聯(lián)系生活,體驗情境
人們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其實大多數(shù)來自日常生活。在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事物,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語文課本中出現(xiàn)的形象。只有讓學生親身體驗,才能讓他們感同身受。
《盤古開天地》這篇課文,學生對盤古用身體支撐天地,最后筋疲力盡地倒下,這到底有多累并不能很好地感受。我通過讓孩子讀讀有關詞句,做做盤古的動作,手向上舉,做出頭頂天的樣子;雙腳分開,做出腳踏地的樣子,堅持幾分鐘,再讓學生說說有什么感受。可神話故事中說盤古支撐了一萬八千年,多么漫長!學生有了親身體驗后,對盤古為人類無私奉獻的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在朗讀的過程中非常投入。
二、運用實物,演示情境
語文課本中,有很多內(nèi)容對學生來說既是熟悉的,又是很陌生的。我為了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經(jīng)常提供實物模型來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對這些事物有更加直觀的認識。
在教學《恐龍》這篇說明文時,課文中出現(xiàn)了很多種類的恐龍。孩子都喜歡恐龍,但對各種恐龍到底長什么樣子并不是很清楚。我在課前就準備好了多種恐龍模型:魚龍、翼龍、梁龍、迅猛龍、異特龍……小小的模型拉近了學生與書本的距離,他們欣賞著這些“藝術品”,仿佛走進了恐龍的世界,和這些曾經(jīng)的“地球的主人”來了一次親密接觸,進而對課文的說明方法也理解得更加透徹了。
三、依靠圖片,再現(xiàn)情境
隨著年齡增長,小學生的思維會由形象直觀發(fā)展到抽象客觀。在課堂上,形象直觀的知識更容易讓學生接受。在利用圖畫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教師可帶領學生感受文字所不能帶給他們的視覺沖擊,這對提高課堂效率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在教學《黃山奇松》這篇課文時,介紹黃山三大名松“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時,學生對松樹具體的形態(tài)不能很好地認識。我通過黃山三松的圖片,將課文進行分層處理,在讀到相關語句時出示松樹的圖片,學生都為黃山松的奇妙而發(fā)出贊嘆,甚至還做出了“迎”“陪”“送”等動作,好像也當了一回“黃山奇松”呢!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概括了黃山松千姿百態(tài)的特點,這時我再次出示黃山其他松樹的圖片,讓學生找找對應的名字,或者自己給它們?nèi)∫粋€名字,感受“黃山奇松”的魅力。
四、播放音樂,渲染情境
《二泉映月》這首跌宕起伏而又意境深邃的樂曲,舉世聞名。這優(yōu)美的旋律,好像在傾訴阿炳一生的辛酸、苦痛、不平與怨憤,同時也表達了他內(nèi)心的一種豁達以及對生命的深刻體驗。因此,在教學《二泉映月》這篇課文時,我以音樂渲染為手段,把音樂融入課文。在樂曲中,包含了阿炳對過去的美好回憶,包含了阿炳人生的坎坷經(jīng)歷,更包含了阿炳對未來美好生活的無限憧憬和向往。在教學中,我也對樂曲進行了分層處理,讓學生在聆聽樂曲的同時朗讀文中相關句子,發(fā)揮想象,感受“泉聲”“琴聲”“心聲”,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激發(fā)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
五、運用媒體,融入情境
如今,多媒體已廣泛運用于小學語文教學,它以巨大的容量、豐富的表現(xiàn)形式、直觀的感受而得到教師的青睞。
在教學《海底世界》第二自然段時,我讓學生先默讀自學,然后利用多媒體,播放海底動物發(fā)出的不同聲音,讓學生展開想象,說說聽到了什么聲音。在教學第三自然段時則利用多媒體展現(xiàn)海參、烏賊、章魚和一些貝類活動的視頻,學生對海底動物的活動方式有了更直觀的感受,再邊做動作邊入境地朗讀便水到渠成了。第四自然段描寫海底植物的種類繁多、絢麗多彩,我采用了“先想象再欣賞最后為海藻做廣告”的方法……經(jīng)過這樣“入情入境”的教學,學生會情不自禁地感嘆“海底真是個景色奇異、物產(chǎn)豐富的世界”。
六、角色扮演,進入情境
小學生活潑好動,喜歡參與,善于表演。我在課堂上經(jīng)常調動學生積極性,使其做到“動腦、動口、動手、動情”,從而激發(fā)學生溝通與交流的意識,提高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
在教學《金色的草地》第二自然段時,我為了讓學生感受到兄弟倆玩耍時的快樂,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讓一位學生扮演弟弟,一位學生扮演哥哥。引導學生表演好“裝著一本正經(jīng)”“使勁一吹”“假裝打哈欠”這三個動作,體會兄弟倆童年玩耍的樂趣,感受金色的草地給童年的作者帶來的難以忘懷的記憶。
總之,創(chuàng)設情境開展教學,教師要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盡量與李吉林老師“讓兒童快樂學習、幸福成長”的情境教育范式相吻合。學生在融入情境的同時,也能更好地吸收教師所授的知識,更好地“潛”入文本中去,感受語文的魅力。情境教學,激活了小學語文課堂,使課堂洋溢著創(chuàng)造的激情,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