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彥
(長春市兒童醫(yī)院,吉林 長春 130061)
腎活檢病理診斷為臨床中診斷腎臟疾病的手段,該診斷方式對疾病診斷、病情鑒別及預后評估均有重要的價值[1]。針對成年人群的腎臟疾病,臨床實踐已證實腎活檢病理的診斷價值顯著,然而卻對小兒腎臟疾病的活檢病理檢查報道較少,這對小兒腎臟疾病的診治不利。本次研究中,探討了對小兒腎臟疾病,實施腎活檢病理診斷的情況,報告如下。
選取2018年1月~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31例小兒腎臟疾病患兒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所有的患兒均經病理檢查確診腎臟類型及分型[2]。(2)患兒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并且本研究也經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排除標準:(1)合并肝腎功能障礙的患者。(2)患先天性血液及免疫系統(tǒng)疾病的患兒。31例患兒的基本資料如下:男性18例,女性13例;患兒年齡最小為1歲,最大為9歲,平均(4.2±0.6)歲。
給予患兒行腎穿刺活檢,具體是采取超聲顯相儀及自動活檢針,選擇規(guī)格為14~16G的穿刺活檢針。穿刺方法為:先采取超聲對雙腎部位進行檢查,以右腎下級皮質進行穿刺,在監(jiān)視屏上借助引導線來通過取樣部位。操作者實施常規(guī)消毒與麻醉,讓活檢針可處在預備激發(fā)的狀態(tài),借助超聲垂直測量皮膚到右腎下級包膜間距,該距離可作為腎穿刺的深度。利用超聲監(jiān)視,引導活檢針恥辱皮膚、肌肉,在刺入的過程中需囑咐患者屏氣,針尖到達腎脂肪囊、腎包膜,將活檢針激發(fā)后可迅速退針。針對每一例患者均活檢取材2次,將活檢標本固定后,分別實施蘇木素-伊紅染色、過碘酸希夫染色、高碘酸-烏洛托品銀染色及Masson染色。采取免疫熒光及纖維蛋白原檢查,部分檢查結果不明確者實施電鏡檢查。
小兒腎病具體參照《實用兒科學》第6版制定的標準,腎臟病理分類參照WHO制定的腎小球疾病組織學分型方案分類。
使用SPSS 20.0軟件做統(tǒng)計學結果分析。
31例患兒病理活檢的具體類型分布情況見表1。
針對兒科腎臟疾病,行腎活檢病理診斷的方式可取得顯著的效果。主要是因為腎臟疾病雖然在病早期存在相似的癥狀,然而腎臟疾病的病理組織類型卻也會出現多種改變,且同種疾病也會出現多種病理類型,這樣在行活檢病理的時候,可以通過分析病理間的不同表現進行準確診斷,提高腎臟疾病診斷水平,有效的彌補單純臨床表現的診斷局限性[3]。
表1 病理活檢結果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31例患者均完成對疾病的診斷。這提示針對小兒腎臟疾病,實施腎穿刺活檢的方式,可以有效的觀察到腎臟疾病患兒的病理變化情況,這樣可以大大提高疾病診斷結果的符合率。此外,部分研究還發(fā)現腎穿刺活檢的使用也不會引起較大的并發(fā)癥,這可能同小兒腎臟疾病的類型相關,小兒腎臟疾病的病程較短,腎組織病變不嚴重,加上腎組織再生能力強,穿刺后即便發(fā)生損傷也容易修復,這樣可以大大降低穿刺活檢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
綜上所述,針對小兒腎臟疾病,臨床中行腎穿刺活檢的方法,可有效診斷疾病,同時還可鑒別腎臟疾病的具體類型,這為疾病及時的診治提供有利參考,因此值得在臨床中大力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