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劍媛,沈 佳,林金潞
(中國人民解放軍聯(lián)勤保障部隊第903醫(yī)院,浙江 杭州 310013)
老年病房臨終患者治愈的希望已經非常渺茫,面臨即將到來的死亡,患者心理充滿恐懼,還伴隨有對家屬的擔心與焦慮,對于如此情況,就需要加強對病房臨終患者的護理[1]。我科近年來嘗試為老年病房臨終患者實施安寧療護護理護理,為探究其臨床效果,進行以下研究,現(xiàn)報道如下。
選擇2017年1月到2018年5月在本院就診的80名痔瘡患者,將其作為觀察對象,所有患者均獲得明確診斷。將患者隨機分組,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兩組均為40例,觀察組男24例,女16例,年齡31-84(65.25±1.16)歲;對照組男22例,女18例,年齡29-83(66.30±1.25)歲。兩組患者基本資料經統(tǒng)計學分析顯示P>0.05,可對比。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guī)護理,內容包括生命體征監(jiān)測、健康教育、心理護理等。觀察組在以上基礎結合安寧療護護理,具體操作過程如下:
(1)制定護理計劃。護理人員對不同患者的臨床癥狀與心理健康問題進行評估,制定合理的護理策略,減輕患者痛苦。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進行鼓勵,也可以與患者家屬商議,讓其參與到患者的護理中來,對患者進行多方面護理。制定護理計劃對于安寧療護護理的實施有著關鍵作用,可以以患者的不同臨床表現(xiàn)與心理問題為依據(jù),制定不同的護理規(guī)劃,進而滿足不同患者的需求,達到護理的目的。
(2)環(huán)境護理。適當調整房間的溫濕度,滿足患者的主訴需求,讓其體驗到病房環(huán)境的溫馨,根據(jù)患者的身體狀況指導其正確的生活方式。與患者加強交流,創(chuàng)建良好的護患關系。對于老年病房臨終患者來說,采取再多的治療方式已經于事無補,甚至可能將患者的痛苦增加。因此,與患者的交流顯得更加重要。與患者加強互動,多傾聽患者的心理需求,及時的開導患者。在患者去世之前,要讓患者與家屬做最后道別,完成老人的最終心愿。
(3)對證護理。老年病房臨終患者由于身體素質嚴重下降,部分患者甚至產生食欲不振、疼痛、呼吸困難等情況,因此,就需要對證護理,將患者的痛苦進行科學控制。如果患者需要制作影視資料或是相冊,可以對其提供幫助,進而達到調節(jié)患者情緒的目的。
對比兩組的焦慮抑郁情況及臨床癥狀。
用SPSS20.0分析數(shù)據(jù)50例痔瘡患者,計量資料以標準差±形式計算()、計數(shù)資料行t檢驗、 檢驗對比。P<0.05為差異顯著。
觀察組焦慮抑郁要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焦慮抑郁情況的分析
與對照組對比,觀察組臨床癥狀得到了明顯改善(P<0.05),如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臨床癥狀分析
老年病房臨終患者要面臨的最大困境就是死亡,這會給患者的心理造成嚴重負擔。患者在疾病與死亡的雙重壓力下,心理可能出現(xiàn)扭曲。結果相關資料表明,對于死亡問題,患者承受的精神創(chuàng)傷要遠大于生理創(chuàng)傷,在醫(yī)學臨床上主要表現(xiàn)為焦慮、恐懼,給患者帶來難以名狀的痛苦,因此,就需要加強護理。安寧療護護理是新時代產生的新型護理方式,通過護理與患者加強互動,讓老年病房臨終患者對于死亡加深認識。在本研究中,將兩組患者焦慮抑郁情況進行統(tǒng)計學對比分析,觀察組焦慮抑郁要明顯低于對照組,觀察組臨床癥狀得到了明顯改善(P<0.05)。
綜上所述,對老年病房臨終患者實施安寧療護護理,可以改善患者的失眠狀態(tài),值得大范圍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