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永潔
【摘要】? 本文根據《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對課堂評價的定位和建議,在元認知視角下通過分析一節(jié)話題復習課為例,探討課堂評價在話題復習課堂的實施方式。
【關鍵詞】? 元認知策略 課堂評價 話題復習
【中圖分類號】? G633.41?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20)15-054-02
一、引言
美國著名的認知教育心理學家布魯納提出認知-結構論的學習觀認為學習的實質是主動地形成認知結構;學習包括獲得、轉化和評價三個過程。學生有效的學習是通過主動學習、把外在的知識通過思維的轉化成為內在的能力、并通過評價的方式監(jiān)控、調整學習的過程以達到真正掌握的思維過程。由此可見,評價是學習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那么,如何讓評價促進學習效果呢?美國發(fā)展心理學家弗拉維爾在20世紀70年代提出元認知。弗拉維爾認為元認知策略是一種典型的學習策略,指學生對自己的認知過程及結果的有效監(jiān)視及控制的策略。在課堂上實施評價手段和進行評價活動就是在學生學習認知的過程中使用元認知策略監(jiān)控學生的課堂學習,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因此,課堂評價是元認知策略的一種促學評價,是教師提供條件給學生認知自己的學習狀況和了解改進學習的方向及方法的學習過程。
二、課堂評價
Rita Berry 在《Assessment for Learning》2008指出:評價就是有計劃地收集學生的學習信息(學習優(yōu)缺點、評價標準和情感態(tài)度等)從而幫助學生理解知識、掌握技能、提高能力等。Rita Berry認為課堂評價是教師使用評價活動及策略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的教學方式。 也就是說,教師通過課堂評價收集學生課前和課中的學習情況,并通過課堂評價活動和反饋讓學生不斷監(jiān)控和調整自己的學習?!镀胀ǜ咧杏⒄Z課程標準(2017年版)》中提到:課堂評價活動應貫穿教學的全過程,為檢測教學目標服務,以發(fā)現(xiàn)學生學習中的問題,并提供及時幫助和反饋,促進學生更有效地開展學習。因此,有效地進行課堂評價活動,一方面可以讓教師掌握和監(jiān)控學生的學習情況,有效地安排教學進度及教學內容;另一方面可以讓學生監(jiān)控和調整自己的學習目標和學習狀態(tài)。那么,如何開展課堂評價呢?
三、課堂評價的實施
羅少茜、柳麗萍(2018)在《促進學習的英語課堂評價》[M].《外研評測》指出:課堂評價的內容包括學習四要素:學習目標、學習條件、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教師在進行課堂評講的時候要明確學習目標、診斷學習條件、設定學習過程、檢驗學習結果。課堂評價通過各種評價策略,為學生提供評價活動和學習成果的具體數(shù)據,使學生了解到自己學習目標的達成情況,這樣的課堂就起到以評促學的作用。下面以作者一節(jié)高三模塊五My Future Career話題復習課為例呈現(xiàn)基于元認知學習策略理論的課堂評價實施。
(一)明確學習目標
課堂評價是貫穿教學的全過程,因此課堂評價的目的是通過形成性評價,鼓勵性地指導學生學習或者改進學習。Heidi L. Andrade . Gregory J. Cizek在《Handbook of Formative Assessment》中指出:形成性評價的主要目的是明確學生學習的優(yōu)缺點;幫助教師做好教學計劃;幫助學生安排學習、復習功課、獲取自我評價技能、提高學生學習自我監(jiān)控能力等。因此開啟課堂評價首先要先制定課堂學習目的,通過設定形成性評價調控師生的教與學。My Future Career話題復習課(下文稱:本節(jié)課)課前設定了有關學習能力的教學目標是通過過程性評價引導學生掌握未來職業(yè)話題詞匯和詞組復習的漏洞并及時補救;通過自我和同伴評價等方式閱讀有關職業(yè)的語篇并分析篇章結構,讓學生掌握有關擇業(yè)的演講稿,提高課堂學習效率。本節(jié)課這一教學目標明確了課堂是通過形成性評價診斷學生學習內容的學習現(xiàn)狀,并有效引導學生的課堂學習,從而為提高課堂學習效率指明了方法和方向。
(二)診斷學習條件
元認知理論的計劃策略指出:根據認知活動的特定目標,在一項活動之前制定計劃,預計結果、選擇策略、想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并預計其有效性,包括設置學習目標、瀏覽閱讀材料、產生待回答的問題以及分析如何完成學習任務。因此,課堂評價是否可以順利開展是基于教師是否準確地診斷學習條件。那么,教師課前如何診斷學生學習的條件呢?首先、學情分析可以診斷學生學習內在條件。學生現(xiàn)有的學科知識儲備和能力達到的程度,直接影響課堂質量。因此,課前進行學生情況分析十分重要,教師可以了解學生課前已經掌握的知識和技能、已經具備的能力、對所學內容的興趣程度,是否了解課堂的教學目標等等。如何進行學情分析呢?根據課堂內容,在課前進行自評表的填寫及反饋。如:本節(jié)課前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填寫以下兩個自評表:
教師通過分析學生的自評表和對學生的觀察了解得到學生課前的學習情況:該班英語學科整體基礎較差、詞匯量少,語法基礎知識不牢固,但是經過高三上學期第一輪高考基礎知識的復習,學生對英語復習興趣有所提高。通過學情分析,教師在開展課堂基礎復習的時候會提供充足語境的前提下側重詞匯表達等基礎知識的復習。另外,備課反思可以診斷學生學習外在條件。備課反思需要教師在備課過程中主動檢查和調整備課知識、備課語料、備課內容、備課手段是否到位、充足和恰當。如作者在本節(jié)課備課過程中檢查作為執(zhí)教者自己對現(xiàn)有職業(yè)名稱是否掌握、檢查教師本人對未來職業(yè)趨向是否了解、檢查課堂使用有關職業(yè)話題的語篇材料是否充足、檢查教學過程中是否預設了恰當?shù)氖侄翁岣邔W生之間同伴學習的互惠氛圍等。教師的備課過程中的主動反思有利于教師有效地設置課堂的教學內容??傊?,教師課前對學習條件的正確診斷是保證課堂質量的必要途徑。
(三)設定學習過程
學習的過程是學生認知的過程, 運用元認知策略有利于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弗拉維爾認為元認知策略是一種學生對自己的認知過程及結果的有效監(jiān)視及控制的學習策略。因此,課堂評價就是元認知策略的監(jiān)視策略和調節(jié)策略在課堂中的運用。
本節(jié)課主體部分的課堂評價分成三個步驟,每個步驟都是在未來職業(yè)這一話題為引領的同時對學習內容進行課堂評價從而推進課堂進度。第一、輸入過程評價。本節(jié)課的導入和練習部分就是檢查學生對本話題的語言掌握情況:學生是否能熟讀未來職業(yè)話題的表達、是否能根據不同的穿著打扮說出不同的職業(yè)、是否能填寫不同職業(yè)名稱。最后讓學生在課堂內完成一個職業(yè)話題詞匯自我評價表:(表三)
這個學習過程評價表讓教師實時了解學生對未來職業(yè)話題語言的掌握情況,及時調整課堂對這些語言內容的使用頻率及呈現(xiàn)方式。如:學生這一學習階段如果反饋出對“工程師”這個職業(yè)名稱沒有掌握的話,教師就適當?shù)囟嘧x兩遍并板書在黑板上。這樣教師通過課堂評價的反饋及時調整或強化學生薄弱知識,幫助學生掌握課堂輸入過程的語言知識。第二、內化過程評價。課堂的內化過程是學生將語言知識內化成能力的過程。讓學生在課堂內實現(xiàn)知識內化成能力除了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教師的課堂評價活動可以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形成。本節(jié)課通過為學生提供兩篇以未來職業(yè)為話題的語篇,讓學生在課堂內填寫詞匯和句子訓練他們語法填空和完成語篇的能力。這種課堂的建構反應評價先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后通過同伴評價改進、最后由教師進行點評,實現(xiàn)幫助學生知識能力的內化。第三、運用過程評價。在學生具備一定學習能力后就進入能力運用的學習過程。本節(jié)課最后提供兩篇理想職業(yè)的演講稿,教師首先提出一個問題:What kind of job do you want to do?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演講稿、了解演講者如何選擇理想職業(yè);然后讓學生討論分析兩篇演講稿的結構(表四)
最后讓學生結合前面的思考和鋪墊寫一篇自己理想職業(yè)的演講稿。這一步驟聚焦學生學習運用的過程,讓學生模仿和建構表達自己理想職業(yè)的演講。通過同伴互動、理解和分享學習內容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互為促進、互為監(jiān)督的同時不斷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和進度是促進學生提高運用能力的課堂評價方式。
(四)檢驗學習結果
課堂評價除了計劃、監(jiān)控和調節(jié)課堂的學習過程,還需要檢驗學生學習效果。檢驗學習結果有兩個作用:首先是讓學生了解自己是否已經達到課堂的學習目標了;其次是讓教師反思課堂需要改進的地方和確定學習還需要教師幫助的學生,以便進一步跟進學生學習。本節(jié)課在課堂最后提供了一個書面表達的評價表(表五):
以上表格提供給學生通過自評或同伴評價的形式檢驗自己或者同學對本節(jié)課教學目標的達成情況,讓沒有達到目標的學生明確有關未來職業(yè)話題的演講稿表達上還有哪些問題,應該往什么方向努力。這樣的課堂評價可以幫助師生們對該話題復習進行查漏補缺,最終實現(xiàn)最初的教學目標。
四、總結
總之,課堂評價的有效實施有利于提高學生課堂學習效率。課堂評價在實施的過程中要注意以下情況:首先、課堂評價服務于學生。課堂評價不是讓學生在課堂因為高利害關系的評價而不參與課堂評價或者提供不真實的數(shù)據,而是通過課堂評價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學習問題從而調整學習狀態(tài)。其次、課堂評價要容易操作。課堂評價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因此學生要參與評價的過程,對評價標準能理解到位并能運用操作。最后、課堂評價后要反饋信息。課堂評價為的是促進學習,因此教師啟用課堂評價后要分析報告學生學習情況,并提供更好的學習建議。
【注:本文系廣東教育學會教育科研規(guī)劃小課題“基于以評促學探索的英語高考備考實踐”成果(課題編號:GDXKT21257)】
[ 參? 考? 文? 獻 ]
[1]《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80-92.
[2] Rita Berry 《Assessment for Learning》香港大學出版社,2008,http://www.hkupress.org.
[3] 羅少茜、柳麗萍(2018)《促進學習的英語課堂評價》[M].《外研評測》.
[4] Heidi L. Andrade . Gregory J. Cizek《Handbook of Formative Assessment》by Routledge, 2010,www. eBookstore.tandf.co.uk.
[5]《認知策略》https://wiki.mbalib.com/wiki/認知策略 MBA智庫.百科.
[6]《元認知策略》https://wiki.mbalib.com/wiki/元認知策略 MBA智庫.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