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倉大輔 Ami
一個擁有克隆人存在的世界會是什么樣子的?無數(shù)影視作品都給出了一個相近的答案—無序且危險。暫時拋開電影里的宏大視角,站在個人立場上試想:如果這個世界上,另一個“我”出現(xiàn)在面前,會是什么場景?
日本攝影師高倉大輔打開了這個腦洞,拍攝了一組名為“獨角戲”的作品。照片中,“我”和克隆人一起打游戲、談八卦、分享當季的促銷資訊;有的“我”跟克隆人視而不見,甚至互相鄙夷。
高倉認為,這些被ps復制出來的“克隆人”,代表著個體在社會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學生時代、職場中、家庭中等等。
對一個社會人而言,隨著閱歷的增長,人的處世態(tài)度會在各個年齡階段呈現(xiàn)出截然不同的特點。和自己的克隆人共處一個環(huán)境,個體是不是會有一種與不同的自我彼此共存的體驗呢?
這種體驗也許會在未來某一天發(fā)生,我們有必要提前做好與克隆人相處的心理準備。這種想法不無道理,雖然克隆人研究已遭國際社會的死刑審判,但趨利的社會仍指引企業(yè)在“克隆人”的邊緣試探:特斯拉正在研發(fā)腦機接口,將人類大腦與芯片連接,成為真正的“電腦”;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的一座人體冷凍研究所,350具人體冷凍在零下196度的液氮里,等待“蘇醒”……誰也無法確定,和另一個“我”相見的情況會不會以另一種形式出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