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斌,謝 康,周 坤,豐土根,王超然,張 箭,張福海
(1.福建省水利規(guī)劃院,福建 福州 350001;2.河海大學 巖土力學與堤壩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江蘇 南京 210098;3.河海大學 江蘇省巖土工程技術工程研究中心,江蘇 南京 210098)
福建省沿海海堤大多采用山土、砂性土填筑。然而沿海地區(qū)多缺乏山土、砂性土,隨著環(huán)境保護要求日益增高,從內陸山區(qū)開采,運輸距離遠,導致工程造價高、工期長,且為了水土保持,許多地區(qū)禁止土料開采[1]。而沿海地區(qū)海泥儲量豐富,適量水泥和海泥摻合形成海泥攪拌水泥(樁)土從原則上可用于海堤填筑。
在淤泥固結機理方面,國內外的學者們做了很多研究,如郝斌[2]應用 SEM-EDS-XRD 技術進行微觀結構研究,結合宏觀固結特性試驗,確定濱海軟土微觀物理結構與宏觀結構強度關系。王亮等[3]利用研制的沉積固結試驗方法研究淤泥自重固結性質。王洪圓等[4]對軟土的固結曲線進行全面分析,可確定出主固結系數(shù)和次固結系數(shù)的臨界點。張福海等[5]分析淤泥的沉降與固結機理,采用沉降柱試驗模擬淤泥顆粒的沉降與固結過程。崔偉[6]等總結前人淤泥自重固結過程,闡述了淤泥的固結過程是淤積物的物理化學作用。本文擬通過科學試驗等方法系統(tǒng)地研究淤泥、山土、海泥攪拌水泥(樁)土固結特性,通過對比分析得出材料固結變形的相關規(guī)律,進而從固結變形的角度進一步探討淤泥、山土、海泥攪拌水泥(樁)土作為海堤堤身填料的可行性。
材料采用的是從福建省瑯岐島取得的海泥,以及附近山區(qū)的山土。海泥土初始含水率高,壓縮性高;山土的含水率較低,粘性較大。試驗所用水泥采用“鐘山牌”32.5#復合硅酸鹽水泥,水泥產(chǎn)自南京市江南水泥有限責任公司。試驗按相應比例分別取不同質量的原始含水率海泥與水泥進行摻和。將海泥和水泥按照水泥摻量為10%、15%和20%摻合在一起再裝入塑料袋中,置于養(yǎng)護室內悶料24 h,同時所有過程應盡快完成,防止水分蒸發(fā)。
1.2.1 含水率試驗
從試樣袋中取代表性海泥土樣15~30 g,放入小鋁盒內,蓋好盒蓋保證材料含水率為現(xiàn)場含水率,運回實驗室,用烘干法測定其在天然狀態(tài)下的含水率。溫度控制在105 ℃~110 ℃的恒溫下烘至恒量,進行三組平行實驗取平均值后,獲得各材料的含水率如表1。
1.2.2 密度試驗
采用環(huán)刀法取原狀土樣,先在環(huán)刀內壁涂一薄層凡士林,刃口向下放在土樣上,將環(huán)刀垂直下壓,并用切土刀沿環(huán)刀外側切削土樣,邊壓邊削至土樣高出環(huán)刀。根據(jù)試樣的軟硬采用鋼絲鋸或切土刀整平環(huán)刀兩端土樣,擦凈環(huán)刀外壁,稱環(huán)刀和土的總質量,進行三組平行實驗取平均值后,獲得各材料的干、濕密度如表1。
1.2.3 比重試驗
采用100 mL比重瓶利用比重瓶法測定海泥、山土、海泥攪拌水泥(樁)土的比重,進行三組平行實驗取平均值后,獲得各材料的比重如表1。
步驟一:將去除過雜物的材料按工程需要制成天然土,選擇面積為30 cm2的切土環(huán)刀,環(huán)刀內壁涂上一薄層凡士林,刀口應向下放在海泥和山土的天然擾動土上,切取土樣時應與天然狀態(tài)時垂直方向一致。
步驟二:小心邊壓邊削,注意避免環(huán)刀偏心入土,應使整個土樣進入環(huán)刀并凸出環(huán)刀為止,然后用鋼絲鋸或修土刀將兩端余土削去修平,擦凈環(huán)刀外壁。
步驟三:測定土樣密度,并在余土中取代表性土樣測定其含水率,然后用圓玻璃將環(huán)刀兩端蓋上,防止水分蒸發(fā)。
步驟四:在固結儀的固結容器內裝上帶有試樣的切土環(huán)刀(刀口向下),在土樣兩端應貼上潔凈而潤濕的濾紙,放上透水石,然后放入加壓導環(huán)和加壓板以及定向鋼球,安裝千分表。
表1 材料含水率、密度和比重Tab.1 Moisture content,density and specific gravity of materials
注:10%、15%和20%是指海泥攪拌水泥(樁)土的水泥摻量。
本次試驗定為50、100、200、400、800 kPa(1 kPa=0.001 N/mm2)五級荷載累計數(shù)值,分三組平行試驗平均取值。時間按照 6 s、15 s、1 min、2 min 15 s、4 min、6 min 15 s、9 min、12 min 15 s、16 min、20 min 15 s、25 min、30 min 15 s、36 min、42 min 15 s、49 min、64 min、100 min、200 min、400 min、23 h、24 h記錄千分表讀數(shù),直至穩(wěn)定為止。所有過程應盡快完成,防止水分蒸發(fā)。經(jīng)過普通高壓固結儀TKA-STC-3H(圖1)試驗后,獲得不同固結壓力作用下試驗結果。
圖1 普通高壓固結儀TKA-STC-3HFig.1 Ordinary high pressure Consolidator TKA-STC-3H
各材料經(jīng)過普通高壓固結儀TKA-STC-3H試驗在各級壓力作用下固結后獲得結果如圖2。
從圖2中可以看出,在相同固結壓力作用下,隨著固結時間的增加,各材料的變形量開始段變化量增加速率大,最終變形量減小,而且在每級荷載開始的100~200 min內就基本達到峰值。隨著固結壓力的增加,各材料的變形量的增加幅度逐漸減小,但每級固結壓力作用下達到峰值的時間基本一致。海泥的最終固結變形最大,山土最小,而海泥攪拌水泥(樁)土隨著水泥摻量的增加,最終壓縮變形逐漸減小。這是由于當水泥與高含水率海泥充分拌和后,水泥顆粒表面的礦物很快與海泥中的水發(fā)生水解和水化反應,經(jīng)過24 h養(yǎng)護后生成氫氧化鈣、含水硅酸鈣、含水鋁酸鈣及含水鐵酸鈣等化合物。這些化合物形成了懸浮的溶液,具有膠結作用,凝結后形成水泥土的膠結強度,隨著時間的進行,水解和水化反應越充分,膠結作用越強,后期變形量越小。
圖2 固結壓縮變形在各級壓力下隨時間變化曲線Fig.2 Time varying curves of consolidation compression deformation under various pressures
固結壓縮特性是土體性質的重要方面,將海泥、山土以及海泥攪拌水泥(樁)土作為工程材料,必須考慮其壓縮變形特性。從工程施工的角度來看,既需要滿足固結速率快,又需要滿足相應的壓縮性能。工程中常采用100~200 kPa壓力區(qū)間對應的壓縮系數(shù)a1-2評價土的壓縮性,當a1-2≤0.1 MPa-1時為低壓縮性土,0.1 MPa-1
通過標準固結試驗得到的固結數(shù)據(jù),得到海泥、山土以及不同水泥摻量海泥攪拌水泥(樁)土的初始孔隙比e0,并繪制各材料的e-p曲線,如圖3,得到材料的初始孔隙比見表2,材料在100~200 kPa下的壓縮系數(shù)a1-2如表3。
表2 材料的初始孔隙比Tab.2 Initial void ratios of materials
注:10%、15%和20%是指海泥攪拌水泥(樁)土的水泥摻量。
圖3 材料e-p曲線Fig.3 e-p curves of materials
從圖3中可以看出,海泥固結壓縮變形最大,初始孔隙比為1.62,800 kPa固結壓力作用24 h后,孔隙比減小了0.97。山土的固結壓縮變形最小,初始孔隙比為1.14,800 kPa固結壓力作用24 h后,孔隙比只減小了0.33。水泥摻量為10%、20%、30%的海泥攪拌水泥(樁)土從初始孔隙比分別為1.57、1.23、1.10,800 kPa固結壓力作用24 h后孔隙比依次減少了0.84、0.64、0.46。即隨著水泥摻量的逐漸增加,海泥攪拌水泥(樁)土孔隙比變化也逐漸變小。
表3 100~200 kPa固結壓力下材料的壓縮系數(shù)Tab.3 Compression coefficient of materials under consolidation pressure of 100~200 kPa
注:10%、15%和20%是指海泥攪拌水泥(樁)土的水泥摻量
從表3中可以看出,海泥的壓縮系數(shù)為1.40 MPa-1,屬于高壓縮性土;山土的壓縮系數(shù)為0.15 MPa-1,屬于中壓縮性土。水泥摻量為10%、15%、20%的海泥攪拌水泥(樁)土的壓縮系數(shù)依次是0.90、0.70、0.21 MPa-1。隨著水泥摻量的增加,海泥攪拌水泥(樁)土在100~200 kPa的壓縮系數(shù)越來越小,最終的固結壓縮變形越來越小。
固結系數(shù)是反應受側限土體在荷載作用下固結速度的一個標量。其大小反映土固結快慢的程度,即固結系數(shù)為反映土層固結特性的參數(shù)。
Taylor根據(jù)一維固結理論分析發(fā)現(xiàn),固結度U與時間因數(shù)的曲線在固結度U<60%時很接近拋物線,并指出在變形-時間平方根曲線中確定與U=90%相對應的時間,由此計算固結系數(shù)。該方法的主要優(yōu)點在于確定t90所需時間很短,可以減小次固結壓縮對試驗結果的影響,方法也比較簡便。其缺點主要是對試驗前期沉降讀數(shù)精度要求較高,若前期沉降讀數(shù)精度低,數(shù)據(jù)點的離散性較大,呈非理想形狀。該壓力下固結系數(shù):
(1)
從時間平方根法繪制的曲線可知,各材料達到90%的固結度所需要的時間。各材料達到90%固結度具體時間和固結系數(shù)如表4。
從表4中可以看出,海泥和山土達到90%固結度的固結系數(shù)大于0.02,固結速度慢。相同固結壓力條件下,三種水泥摻量為10%、15%、20%的海泥攪拌水泥(樁)土達到90%固結度的固結系數(shù)均在0.008左右,說明三種材料經(jīng)過燜料養(yǎng)護后的固結速度相差不大。
1)從海泥、山土以及海泥攪拌水泥(樁)土的含水率和干密度的角度來看,山土初始含水率較小,干密度也較大;海泥攪拌水泥(樁)土隨著水泥摻量的增加,初始含水率逐漸減小,干密度也逐漸增加。
2)海泥的壓縮系數(shù)大于0.5 MPa-1,屬于高壓縮性土;山土的壓縮系數(shù)在0.1 MPa-1和0.5 MPa-1之間,屬于中壓縮性土。隨著水泥摻量的增加,海泥攪拌水泥(樁)土的壓縮系數(shù)逐漸減小。水泥摻量為20%的海泥攪拌水泥(樁)土的壓縮系數(shù)最小。
3)海泥和山土達到90%固結度的固結系數(shù)均大于0.02,固結速度慢。海泥攪拌水泥(樁)土在達到90%固結度時固結系數(shù)均相差不大,即海泥攪拌水泥(樁)土固結系數(shù)的大小隨水泥摻量的變化沒有明顯的區(qū)分。
圖4 時間平方根法求t90Fig.4 Time square root method to seek t90
表4 材料達到90%固結度所需時間及固結系數(shù)Tab.4 Time and coefficient of consolidation for materials to reach 90% degree of consolidation
注:10%、15%和20%是指海泥攪拌水泥(樁)土的水泥摻量。
綜上所述,工程中常采用100~200 kPa壓力區(qū)間的壓縮系數(shù)和固結系數(shù)來衡量材料的固結壓縮性能,根據(jù)試驗結果分析得出,當海泥攪拌水泥(樁)土的水泥摻量為20%時,在10%、15%和20%三種水泥摻量中壓縮系數(shù)最小,固結系數(shù)為0.008,三者基本一致。故水泥摻量為20%的海泥攪拌水泥(樁)土固結變形最小,固結速度也最快,最適合作為海堤填筑材料,山土則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