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
東一龕陶俑出土現(xiàn)場。
2019年11月,長埋于咸陽一千三百一十四年的唐駙馬都尉薛紹墓重現(xiàn)人間。這是繼2013年上官婉兒墓之后,在西咸新區(qū)空港新城發(fā)現(xiàn)的第二座與太平公主有關(guān)的唐代名人墓葬。薛紹墓雖破壞嚴重,但墓葬結(jié)構(gòu)完整、形制特殊、規(guī)模較大,而且出土墓志彌補了這位大唐第一駙馬在正史中無傳的遺憾,再度將世人帶回那個云譎波詭的特殊時代,也帶回太平公主與薛郎的愛情故事當(dāng)中……
2019年12月17日,陜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了在咸陽空港新城發(fā)現(xiàn)唐駙馬都尉薛紹墓的消息,立刻引起了轟動。這位一千多年前的“大唐第一駙馬”的傳奇經(jīng)歷和悲慘命運,以及那段不平凡的歷史深深地吸引了當(dāng)代人的好奇心。
唐駙馬都尉薛紹墓系斜坡墓道多天井和小龕的雙室磚券墓,坐北朝南,南北水平全長34.68米,深11.11米,由封土、斜坡墓道、4個天井、4個過洞、6個壁龕、前后甬道和前后墓室等部分組成。封土位于后室正上方,地面已無跡象,經(jīng)解剖知底部平面呈圓形,直徑約20米。
據(jù)當(dāng)?shù)卮迕窕貞?,若干年前地面封土仍頗具規(guī)模。斜坡墓道坡度陡峻,東西兩壁原繪有壁畫,現(xiàn)僅存白灰地仗,可觀察到墨線繪制的人物形象。墓道北壁繪門樓圖,僅可見紅色直楞窗痕跡。四個天井形制相同,第二天井保存最為完整,其上口南北長1.3、東西寬1.1米。過洞形制均為拱頂土洞,在第二、三、四過洞底部東西兩壁各開一壁龕,龕內(nèi)共出土各類陶俑、陶動物100余件。
前甬道南口砌筑磚封門,破壞嚴重,僅存底部三層砌磚。前甬道內(nèi)建石門,已被破壞,構(gòu)件散置于甬道和前室內(nèi)。門框線刻花草圖案,門扉刻門吏。兩個墓室皆為明壙磚券,前后墓室之間以后甬道連通。墓室土壙皆口大底小,前室土壙上口南北長3.4米、寬3.6米,室內(nèi)長2.6米、寬3.58米;后室土壙上口南北長7.5米、寬7.8米,室內(nèi)長6.02米、寬5.9米。甬道和墓室已完全毀壞,僅余部分磚鋪地和石棺床。天井和前墓室填土中出土石人頭、望柱頂摩尼珠殘件,說明墓葬地表原應(yīng)有神道和石刻,而且此墓被二次擾動過。
薛紹墓鳥瞰。
讓我們通過薛紹墓的考古發(fā)掘再次回到唐朝——唐永隆二年(681年:七月,年方18歲的大唐帝國最尊貴的公主、唐高宗與武則天唯一的親生女兒——太平公主出降(公主級別尊貴結(jié)婚用“出降”)她二十一歲的表哥薛紹?;槎Y借萬年縣縣衙為婚館,但縣衙的門太窄,豪華婚車過不去,有司立即拆毀垣墻讓婚車進入;從宮城北的興安門開始沿街設(shè)立火燎增加氣氛,導(dǎo)致行道樹都燒枯了。通過史書中對這些細節(jié)的記錄,可以想見當(dāng)時婚禮的排場,一定是造成了長安城傾城圍觀。
太平公主是唐高宗與武則天的掌上明珠,諸子女中排行最末,寵貫有唐一代。吐蕃曾來求婚,武則天舍不得太平公主遠嫁,就讓她假裝道士來回避。有一次太平公主著武官服裝在唐高宗和武則天面前舞蹈,帝及后大笑著問她:“兒不為武官,為何要這樣打扮?”公主說:“將這身衣服賜給駙馬可以嗎?”皇帝明白女兒長大了,要嫁人了,即著手為她選擇結(jié)婚對象。
后墓室石棺床復(fù)原推測。
薛紹墓葬全景。
皇帝的女兒,自然不能嫁給普通人。唐代選擇駙馬的標準是出身,出身越高貴越好,恨不得祖先以前當(dāng)過皇帝才好。而且唐代不回避近親結(jié)婚,甚至不同輩分的姻親也可以配合。找來找去,高宗的嫡親外甥薛紹就進入了備選名單。
薛紹的出身非常高貴。河?xùn)|汾陰薛氏是唐代高門大姓,人才輩出,枝葉碩茂。自薛紹的曾祖在北齊做官起,連續(xù)三代被封為河?xùn)|公,薛紹的長兄薛顫爵封河?xùn)|縣侯,正所謂“兩代尚主,四世封侯”。在中古時代,封爵的最高境界是以郡望入爵,河?xùn)|汾陰是薛氏的唯一郡望,唐代所有薛姓都是河?xùn)|汾陰人。后來薛紹爵封平陽縣開國子,他的女兒爵封萬泉縣主,這兩個縣都是汾陰縣(唐代叫寶鼎縣,即今天的山西萬榮縣)的臨縣,可見討制封也是有學(xué)問的。從爵位上可以看出,薛紹家是唐初薛姓的代表,以至于同樣是駙馬都尉身份的薛儆都要在墓志中夸耀他自己是“駙馬都尉瑤之侄,駙馬都尉紹之弟”。
薛紹的父親薛瓘,官拜左奉宸衛(wèi)將軍、駙馬都尉。薛紹的母親城陽公主,是唐太宗與長孫皇后之女、唐高宗李治的同胞姊妹。薛瑤與城陽公主共育三子,薛紹最幼。如果《薛紹墓志》沒有筆誤的話,那么他在兩歲時就被授以從六品上階的奉議郎(起步就是中級官員)。唐高宗的外甥都夠得上一個加強連了,為什么要選擇薛紹?其一是薛紹是高門大族,又是李治的嫡親外甥,與太平公主年齡也合適,再者就很有可能是薛紹確實品貌出眾,關(guān)鍵是老實不惹事,反例請參見武則天的外甥賀蘭敏之。
薛紹從此平步青云,尚太平公主后,先后授游擊將軍守右衛(wèi)親府中郎將,封平陽縣開國子,累遷左玉鈐衛(wèi)大將軍、右武衛(wèi)大將軍兼檢校右散騎常侍,一路做到正三品中央高官。但他的主要身份還是駙馬都尉,上述一連串聽起來很唬人的官職實際上都是閑職,并不需要打卡上班和承擔(dān)任何工作。薛紹的任務(wù)只有一個一負責(zé)與公主好好過日子。
包辦婚姻不一定不幸福,正如自由戀愛也并非一定能白頭偕老。雖然史書對這兩人的感情和日常生活完全沒有記錄,但筆者猜薛紹和太平公主一定是相愛的。兩小無猜,少年結(jié)發(fā),金童玉女,衣食無憂,神仙眷侶,萬人艷羨,這些美好的詞匯統(tǒng)統(tǒng)往這一對伉儷身上放也不嫌多。有一條證據(jù)可以證明兩人感情不錯——他們結(jié)婚七年就育有四個子女,最小的女兒出生于687年。這樣的生育密度,真愛是無疑了。
我們再來看太平公主后來嫁給武攸暨之后的情況。史書同樣也沒有記載他們兩個的感情和日常生活,只是說兩人也生了四個子女。但是請注意,實際上太平公主和武攸暨并沒有生育過子女,武攸暨的四個子女都是被武則天殺掉的武攸暨可憐的前妻所生,寄在太平公主名下,這一點從武攸暨最小的女兒出生于684年就可以坐實,因為太平公主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在七年內(nèi)生出八個孩子來。
太平公主與薛紹的幸福時光就這樣過了八年,然后薛郎就莫名其妙地從太平公主的生活中蒸發(fā)了。
薛紹墓志局部
史書記載,薛紹是因為受到兄長薛頡參與叛亂牽連下獄而死。武則天當(dāng)政之后,大殺李唐宗室,幾乎把姓李的皇室成員都殺絕了。垂拱四年(688年)九月,越王李貞、瑯琊王李沖父子實在忍受不下去了,起兵反叛武則天,但二十日內(nèi)就被鎮(zhèn)壓。十一月,薛紹長兄濟州刺史薛頡因參與李沖謀反而下獄伏誅,薛紹也一并下獄。因主婿不加戮,永昌元年(689年)薛紹被餓死河南縣獄中,時年29歲。
關(guān)于薛紹是否確實參與了李沖叛亂,新舊唐書互相抵牾。《舊唐書》卷一八三《武承嗣傳附武攸暨妻太平公主傳》中說:“紹,垂拱中被誣告與諸王連謀伏誅,則天私殺攸暨之妻以配主焉?!倍缎绿茣肪戆?《越王貞附瑯琊王沖傳》中說:“濟州刺史薛顗與其弟紹謀應(yīng)沖,率所部庸、調(diào)治兵募士,沖敗,下獄死?!卑凑铡堆B墓志》中的記載:“永昌初,會兇臣薛懷義、周興等用事,倉卒遇害?!泵^不敢指向武則天,就拿早已歸天的瘋子和酷吏說事兒。
東一龕清理后。
前面說過,薛紹去世前擔(dān)任的是中央政府正三品的清閑高官,與世無爭。試想,出身高貴、兒女俱全、二十來歲的大好年華、擔(dān)任中央高級官職、又是武則天唯一的女婿,這難道不算是自古至今無數(shù)人夢想的人生巔峰么?恐怕做夢也不敢、不愿謀反吧!薛紹有什么樣的動機會去參加叛亂,反對自己的岳母呢?但是薛紹竟然真的從巔峰一步跌入谷底,其間沒有任何過渡,其死狀之凄慘,亦令人不勝唏噓。
那么,武則天為什么一定要置自己的女婿于死地呢?
在收拾越王李貞之前,武則天已經(jīng)擊敗了一系列反對她的叛亂,開始有了革唐命稱帝的想法。武氏的勢力借此機會迅速躥升,諸武在武則天身邊終日伺候,最大的目標是打擊李家抬升武家。原本是乘龍快婿的薛紹反而越來越被看不順眼,于是一個邪惡的計劃暗中醞釀——武氏要讓太平公主從李家的女兒變?yōu)槲浼业膬合?,這是她一系列準備工作中的一環(huán)。天授元年(690年),武則天在做足了一切準備之后,登基稱帝,建立了大周國。
結(jié)發(fā)丈夫慘死。這個可能改變一個人性格的重大變故,是太平公主經(jīng)歷的人生第一大坎坷。薛紹下獄的時候,他們最小的女兒(后來被封為萬泉縣主)還不滿兩歲,長子崇胤最多也才七歲。太平公主當(dāng)然知道薛紹是怎么死的,也許她今后的從政動機就是受了薛紹之死的刺激。當(dāng)武則天終于點頭收拾薛懷義的時候,太平公主第一個跳出來,指揮她的乳母張氏找了一幫身強力壯的婦女,三下五除二勒死了這個瘋子,還把尸體用車拉到白馬寺示威,嚇得寺眾頓作鳥獸散,隨之散去的還有太平公主的天真和單純。
歷史證明,整個大唐帝國都無法對抗武則天一人,太平公主只得遵從了母親給她的命運安排。但是,人生在一帆風(fēng)順時突然遭受的滅頂打擊也許永遠也無法平復(fù)。
壁龕出土陶風(fēng)帽俑一。
神龍政變將武則天送進了歷史的塵埃,但女主當(dāng)政的遺韻仍未散盡。大唐中興,宗室女性躍躍欲試,暗懷成為武則天第二的野心。在這個魔咒之下,韋皇后、安樂公主、上官婉兒、太平公主爭先恐后走上歷史舞臺。
神龍初,確切地說是武則天不豫(生?。┲?,唐中宗(武則天第三子)大著膽子開始為武則天當(dāng)政期間被殺的李唐宗室平反。之后的一系列措施除了尋找后人、恢復(fù)官爵之外,具有顯著儀式性的程序就是為這些人建墓禮葬。通過拔高墓葬等級和豪華的葬禮儀式這種表現(xiàn)形式,來宣揚李唐皇室統(tǒng)治的正統(tǒng)性。
神龍二年(706年),中宗為他的兒子懿德太子和女兒永泰公主修建了超越等級的墓葬,獲得了李唐皇室的大力支持。韋皇后和太平公主也紛紛效仿,采用這種方式來樹立權(quán)威和試探政敵。景龍二年(708年),韋皇后為他的父母和兄弟、妹妹修建了仿照帝陵和開國功臣陪葬墓的墓葬。景云元年(710年),太平公主為她的幼女萬泉縣主修建了超越規(guī)制的墓葬。筆者稱這種具有特殊政治意義而超越規(guī)制的貴族墓葬為“神龍模式”。“神龍模式”的特征是:下帝陵一等的磚券前后雙墓室,延續(xù)時間是唐中宗朝和睿宗朝及玄宗朝初期,起到的作用是確立政治正確。而開啟“神龍模式”時代的最早墓葬,就是神龍二年正月下葬的薛紹墓。
從《薛紹墓志》中的記載來看,該墓是唐中宗“令所司以禮改葬”,由薛紹的兩個兒子主持安葬的,沒有提及太平公主的作用。因為當(dāng)時太平公主的第二任駙馬武攸暨依然在世,所以她不好直接出面主持自己的首任駙馬薛紹的葬禮,哪怕薛郎在她生命中的地位是無可替代的。所謂“以禮改葬”,就是按照制度對應(yīng)的級別重新安葬之前未能按照制度安葬的人。
以薛紹最高職事官正三品的身份,是無法使用雙室墓葬的,他的兩個二十歲出頭兒子也沒有這個能力讓父親使用這種墓葬,那么應(yīng)該只有太平公主能游說她的哥哥唐中宗同意為薛紹修建越制的墓葬。如果這個推測成立的話,“神龍模式”的始作俑者其實是太平公主,她的兩個皇帝哥哥和一個皇帝侄子其實都是在模仿她的操作。
壁龕出土陶風(fēng)帽俑二。
到了安葬萬泉縣主的時候,太平公主直接出面越過女婿豆盧家(按照唐代既嫁從夫、未嫁從父的規(guī)矩,萬泉縣主的葬禮應(yīng)該由豆盧家主持,但是豆盧家無論如何也不敢為媳婦修建雙室磚券墓),也不經(jīng)過皇帝首肯(越制的墓葬需要皇帝親自許可),為只是正二品縣主爵位的女兒修建了雙室磚券墓(話說這個正二品縣主的封爵也是太平公主為女兒討來的,唐代制度是親王之女才封縣主,縣主無疑是姓李的,異姓封縣主還沒有先例。這個操作后來也被韋皇后學(xué)去,照貓畫虎套用在她的兩個夭折的妹妹身上)。而同年下葬、同樣是正二品身份的上官婉兒,太平公主之所以為她選擇的是5天井單室墓的形制,正是因為上官婉兒不符合適用“神龍模式”的條件——她不是太平公主的血親。需要強調(diào)的是,太平公主安葬上官婉兒采用的雖然不是“神龍模式”,但也是正二品朝官的闊氣級別。再來看看同時期陪葬帝陵的昭容、婕妤墓葬的寒酸,就可以知道太平公主是怎樣善待上官婉兒的身后事了。
為薛紹撰寫墓志的崔融,是初唐“文章四友”之一,兩唐書有傳:“融為文典麗,當(dāng)時罕有其比,朝廷所須《洛出寶圖頌》《則天哀冊文》及諸大手筆,并手敕付融。撰哀冊文,用思精苦,遂發(fā)病卒,時年五十四。”崔融為武則天撰寫哀冊文,絕筆而死,除了確實很耗費心智外,很可能是嚇死的。有了崔融的前車之鑒,再也沒人敢為武則天撰寫碑文了,所以乾陵神道前就留下了舉世聞名的“無字碑”。
神龍二年(706年)正月廿二日丁酉,在其長子薛崇胤和次子薛崇簡的主持下,薛紹“歸葬于雍州咸陽縣河?xùn)|府君舊塋”,《薛紹墓志》中說:“逶遲挽紼,背洛城而西轉(zhuǎn);哀咽笳簫,指秦陵而北邁?!庇纱丝芍怯陕尻柶痂褮w葬長安,此時距離他的亡故已經(jīng)十七年之久。這個下葬時間的選擇非常微妙。頭年(神龍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武則天崩于東都上陽宮。第二年正月廿二日,薛紹就已經(jīng)下葬于咸陽縣,期間相隔僅僅54天,這么短的時間對于建造如此規(guī)模的墓葬和籌備葬禮來說顯然是不夠的。那就意味著,薛紹的葬禮早在武則天不豫的時候就已經(jīng)開始籌備,只等武氏升天就可以從洛陽起柩返回長安舉行下葬儀式。從時間細節(jié)上來看,《舊唐書·中宗本紀》中載:“(神龍)二年春正月丙申(廿一日),護則天靈駕還京。”武則天靈駕從洛陽出發(fā)返回長安的日子是在薛紹下葬的前一天,理論上太平公主應(yīng)該在護駕隊伍中剛剛從洛陽出發(fā),所以無論如何她都不會參加薛紹的葬禮。
在初春的寒風(fēng)中,也許太平公主會再次回憶起初婚那盛大的場面和薛郎英俊的面龐,恍惚間他仍在她的身邊。但即便再見薛郎,太平公主也已經(jīng)不是當(dāng)年的小姑娘了,她的目標是既能左右自己的命運更能左右別人的命運,一如她的母親……
天井出土的石人頭。
上官婉兒墓鳥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