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中央、國務院要求,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財政部將從“質(zhì)”和“量”兩個方面下功夫,既做“加法”也做“減法”,調(diào)整結構、有保有壓,堅決落實更加積極有為的要求。
“加法”怎么加?受疫情影響,今年財政收入將會下降,建議將赤字率提高到3.6%以上,比去年提高0.8個百分點,增加1萬億元的財政資金。中央財政還將發(fā)行1萬億元的抗疫特別國債,中央財政還從國有資本經(jīng)營預算等方面調(diào)入了近萬億元的資金。此外,還將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guī)模1.6萬億元。今年的一般預算收入預計略高于18萬億元,低于去年,一般預算支出預計將達到24.7萬多億元,高于去年。這“一收一支”,增加了6.76萬億元的資金,加大了力度,做好了對沖,實現(xiàn)了積極。
減法怎么減?主要是惠企惠民,減稅降費。去年我國實施了較大規(guī)模的減稅降費,減稅降費的規(guī)模達到2.36萬億元,這是制度性的安排,今年將繼續(xù)實施。為了應對疫情的影響,黨中央、國務院又出臺了一系列減稅降費措施,預計今年減稅降費的新增規(guī)模會達到2.5萬多億元。
結構怎么調(diào)?一是壓本級、增地方。今年中央財政本級支出將負增長,而對地方的轉(zhuǎn)移支付將增長12.8%,增量資金9500億元。二是壓一般、保重點。今年中央本級非剛性、非急需的支出壓減幅度超過50%,省出的資金用于疫情防控,支持打好三大攻堅戰(zhàn),脫貧攻堅、義務教育、基本養(yǎng)老、城鄉(xiāng)低保等方面的重點支出只增不減。三是直達基層、直達民生。上級的轉(zhuǎn)移支付將細化到基層,細化到民生項目,坐直通車,直接抵達。中央財政將發(fā)揮好財政職能作用,扎實做好“六穩(wěn)”工作,全面落實“六?!比蝿?,切實兜牢民生底線。
中央財政將全力保障地方財政的正常運轉(zhuǎn)。今年增加赤字率所增加的財政資金全部安排給地方,中央財政發(fā)行抗疫特別國債的收入,也全部用于地方基礎設施建設和抗疫相關支出。
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政府要帶頭過“緊日子”,財政要節(jié)用裕民。落實艱苦奮斗、勤儉節(jié)約的精神,政府也要帶頭過“緊日子”。政府過“緊日子”,目的是讓人民群眾過“好日子”,這是一個長期的方針政策,并不是短期的應對措施。
在政府的支出管理上,要求大力壓減一般性支出,特別是“三公”經(jīng)費。要求嚴控會議、咨詢培訓、論壇展會等方面的支出,嚴禁新建、擴建政府性樓堂館所。在當前還要嚴控非急需的支出,要把該花的錢花到刀刃上,要做好“六穩(wěn)”工作,落實“六?!比蝿?,兜牢民生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