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晴
圖1
圖2
圖3
長撇,古人稱之謂“掠法”。清馮班《鈍吟書要》中說:“掠如蓖之掠發(fā),此乃斜懸針而末鋒飛起,宜出鋒處送筆力到而勻,不可半途擊出,則無力而瘦弱?!惫首髀又?,頸部要細,腰部勢微婉曲,宜肥勁有力。唐顏真卿《八法頌》說:“掠仿佛以宜肥?!背鲣h時當以腕送,飽滿尖銳,萬不可作虛尖斜拂之狀。而柳宗元《八法頌》則說:“掠左出而鋒輕?!比缡莿t一筆之中有輕重粗細的變化,富有節(jié)奏感。由于收筆時勢微曲而末鋒飛起,故有回顧之勢。李溥光《雪庵八法》中說:“掠始作者,用肥健悠揚,而宜乎舒暢?!睒O其生動地形容掠法的筆調。
①輕輕向右上逆入,略提后向右下作一輕點,然后挫動筆鋒,將鋒調中。
②提筆向左下運行,由輕漸重,腕同時翻向左上方,至出鋒時微帶曲勢,用腕力將鋒送出,意欲婉而暢。
①輕鋒逆入,作點后將鋒調中,疾勢下掠。
②收筆時末鋒微微挑出,有回顧之勢。
①尖鋒入紙后即引筆向左下撇出,運筆不可太快。
圖4
圖5
圖6
圖7
圖8
圖9
②用力由輕漸重,再由重漸輕,勢欲婉而暢,狀如蘭葉。
①發(fā)筆同曲包豎。
②至收筆時末鋒挑起,有回顧之勢。
①發(fā)筆同豎畫,引筆向下運行。
②至收筆時末鋒向左下撇出,勢微婉曲,力勻而飽滿。
短撇,古人謂之“啄法”。啄者,如鳥之啄物,銳而且速,喻其用筆當迅捷、爽利、明快。元陳繹曾《翰林要訣》中說:“點首撇尾,左出微仰,如鳥喙之啄物。”
①輕鋒向右上逆入,將筆略提,然后迅速向右下切入作斜直落點。
②點后稍一衄挫其鋒,調中后迅速朝左下撇出,勢微婉曲,出鋒時要尖銳而飽滿有力,用腕力送。
②收筆時向左下輕蹲,得勢后迅速向右上挑出。
挑法,古人稱之謂“策法”。策者,鞭策之意,以鞭子策物,用力在策本,得力在策末。《書法三昧》中說:“策法,仰筆厲鋒,輕抬而進,有如鞭策之勢?!彼^仰即側行貌,喻作挑時當帶側勢。柳宗元《八法頌》中說:“策仰收而暗揭?!卑到揖褪窃诳罩凶魇談?,由于寫挑法時側鋒點入,鋒尖上仰,已帶偏側之勢,運筆時當邊走邊頓挫,邊挫邊提,至收筆時,鋒已收歸畫中,故行筆不宜太快,快則勢必形成偏鋒浮薄之弊。正如《雪庵八法》中所說:“策始作者,用仰鋒上揭,而貴乎遲留。”遲留才能有時間將鋒調正。
①先朝左下輕鋒逆入,略提,再向右下切入作點。
②點后逐步頓挫,邊走邊提,至出鋒時迅速于空中作收勢。
長以接右,曲以補空,方法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