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文韜 李月媚(茂名市中醫(yī)院重癥醫(yī)學科 茂名 525000)
重癥病房收治嚴重感染、腹部手術后、急性重癥胰腺炎等重癥患者,治療過程中極易導致腹腔高壓(intra-abdominal hyertension,IAH)[1]。IAH為危重癥常見并發(fā)癥之一,重癥加強護理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合并IAH時,常選擇外科或內科不同治療手段進行腹內壓控制,但預后結局不同[2]。IAH的西醫(yī)治療以藥物治療為主,如紅霉素、莫沙必利等,但療效未得到臨床認可。中醫(yī)中無IAH的病名,但其臨床表現(xiàn)如惡心嘔吐、腹部脹滿不適、腹瀉、便秘等,類似“痞滿”“腹脹滿”等[3]。近幾年來我院采用中醫(yī)治療IAH獲得了較為顯著的療效。在本次研究中,采用溫養(yǎng)通腑活血化瘀法治療ICU的IAH,觀察臨床療效和預后情況?,F(xiàn)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選擇2015年12月—2017年10月在我院ICU住院過程中出現(xiàn)IAH的62例危重癥患者。納入標準:臨床診斷符合IAH的診斷標準[4]:持續(xù)或反復的腹腔壓力病理性升高≥13 mmHg;年齡20~75歲;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預計生存期<3個月;臨床資料不完善;機械性腸梗阻導致的IAH。隨機分為對照組(25例)和觀察組(37例)。對照組男性13例,女性12例;平均年齡(62.42±6.27)歲;急性生理與慢性健康(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 II)評分為(20.01±3.39)分。觀察組男性21例,女性16例;平均年齡(61.79±6.05)歲;APACHE II評分為(19.46±2.82)分。兩組性別、年齡、APACHE II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兩組均治療原發(fā)疾病,給予抗感染、維持循環(huán)和呼吸、內環(huán)境穩(wěn)定等常規(guī)治療。對照組采用甘油40 mL灌腸,3次/d,嗎丁啉(西安楊森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10003);莫沙必利片(江蘇豪森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9990315),1片/次,3次/d。觀察組采用大黃附子細辛湯合大承氣湯、活絡效靈丹治療,組方:生大黃、酒軍、制附片、芒硝、丹參各30 g,枳實、厚樸、當歸各15 g,細辛9 g,乳香、沒藥各5 g。加水煎,50 mL采用鼻飼或口服,4 h/次,150 mL灌腸,6 h/次。兩組各治療5 d。
1.3 觀察指標:觀察兩組治療前后的腹腔壓力(intra-abdominal pressure,IAP)、APACHE II評分;統(tǒng)計兩組腹腔間室綜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發(fā)生率。統(tǒng)計兩組ICU住院時間。平均氣道壓。
1.4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的分析和統(tǒng)計,計數(shù)資料采用例數(shù)和百分比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進行表示,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logistics回歸分析妊娠晚期糖尿病的影響因素。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IAP水平和APACHE II評分:兩組治療前的IAP、APACHE II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經治療兩組 IAP、APACHE II評分較治療前下降(P<0.05),觀察組治療后 IAP、APACHE II評分較對照組降低(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的IAP和APACHE II評分對比(±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的IAP和APACHE II評分對比(±s)
組別例數(shù)I A P(m m H g)A P A C H E I I(分)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觀察組2 5 3 7 t P 1 6.2 7±2.8 4 1 7.0 1±2.3 4 1.1 2 0 0.2 6 7 1 3.8 4±4.5 4 1 1.6 1±4.0 5 2.0 2 5 0.0 4 7 2 0.0 1±3.3 9 1 9.4 6±2.8 2 0.6 9 4 0.4 9 0 1 3.0 5±2.0 1 5.6 7±1.1 9 1 8.1 5 0 0.0 0 0
2.2 ACS發(fā)生率和ICU住院時間、平均氣道壓:觀察組ACS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ICU住院時間和平均氣道壓少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兩組ACS發(fā)生率和ICU住院時間、平均氣道壓對比分析[n(%)/(±s)]
表2 兩組ACS發(fā)生率和ICU住院時間、平均氣道壓對比分析[n(%)/(±s)]
組別 例數(shù) A C S發(fā)生率 I C U住院時間(d) 平均氣道壓(c m H 2 O)對照組觀察組2 5 3 7 t P 1 2(4 8.0 0)4(1 0.8 1)5.7 3 5 0.0 1 7 2 1.0 7±5.6 0 1 6.2 7±4.3 9 3.7 7 6 0.0 0 0 2 8.7 4±3.6 1 1 7.2 9±3.0 7 1 3.4 2 0 0.0 0 0
IAP為腹部封閉腔內穩(wěn)定狀態(tài)下的壓力,腹腔凈水壓力產生IAP,機體呼吸節(jié)律和腹壁阻力對IAP的改變造成影響,重癥患者IAP升高的人數(shù)較多,該指標可有效評估預后情況,為死亡的獨立危險因素。在國外的研究中,多個國家的IAH和ACS發(fā)病率分別為32%和4%[5]。ICU患者合并IAH/ACS病死率較高,達到30%~80%[6]。國外學者表明ICU患者僅27%進行了常規(guī)IAP檢測[7]。中醫(yī)認為ICU患者的器官衰竭和陽氣不足相關,腹脹為疾病過程的表現(xiàn)之一,重癥患者因肝和脾機能受損,兩者同時發(fā)病會導致氣滯濕阻、清濁相混。治療以通為法,溫養(yǎng)通腑、活血化瘀。在國內學者的研究中,通過溫養(yǎng)通腑活血化瘀法治療ICU的IAP,觀察臨床療效。結果經中藥治療IAP降低明顯,ACS發(fā)病率較低[8]。溫陽法代表方為大黃附子細辛湯,可溫陽通里、溫補脾腎;通下法代表方為大承氣湯,可溫陽散寒、逐下瘀血;活血法代表方劑為活絡效靈丹,可活血化瘀、消腫止痛。本次研究中采用大黃附子細辛湯合大承氣湯、活絡效靈丹治療,組方中生大黃和酒軍泄下清熱,制附片和芒硝可攻下瀉實、回陽救逆;丹參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功效,枳實、厚樸下利大腸、破氣消脹,當歸可活血補血、潤腸通便,細辛可祛風,散寒;乳香、沒藥具有活血化瘀、消腫生肌的功效。諸藥合用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IAP、APACHE II評分較對照組降低,ACS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觀察組ICU住院時間和平均氣道壓少于對照組,研究結果和上述學者的研究結果具有相似之處。
綜上所述,采用溫養(yǎng)通腑活血化瘀法治療IAP顯著提高了臨床療效,降低ACS發(fā)生率,改善了預后情況,具有臨床運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