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樹娜
(甘肅省慶陽市人民醫(yī)院 745000)
冠心病為臨床常見心血管疾病,其主要是由多種因素所致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比如環(huán)境因素和遺傳因素等。該疾病主要以中老年人最為常見,若治療不當,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健康[1]。而研究發(fā)現(xiàn),冠心病的發(fā)病因素與高膽固醇血癥具有密切關聯(lián)性,易加重病情發(fā)展[2]。本次研究通過對不同他汀類用于冠心病并高膽固醇血癥中患者血脂水平的變化及意義進行分析,并探討效果,具體見下文。
選取收取時間段在2018 年5 月至2019 年10 月在本院進行治療的冠心病并高膽固醇血癥患者,100 例患者中,50 例為觀察組、50 例為對照組。
納入標準:符合冠心病并高膽固醇血癥的診斷標準;患者和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存在其他惡性病變。
觀察組年齡55 歲-70 歲,平均62.56±1.12 歲,其中男38 例、女12 例。
對照組年齡56 歲-70 歲,平均63.33±1.56 歲,其中男39 例、女11 例。
兩組年齡、性別等方面比較,P>0.05,即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對照組方法 實施辛伐他汀治療:用法用量為每日一次、每次20mg。
觀察組方法 實施瑞舒伐他汀治療:用法用量為每日一次、每次劑量10mg。
兩組均治療12 周為一療程。
兩組指標比較,包含:血脂水平和不良反應情況。
選用SPSS20.0 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用±進行統(tǒng)計描述、組間比較用T 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百分比進行描述、采用卡方/X2檢驗,以P <0.05 作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 察 組 治 療 前HDL-C(0.88±0.32)mmol/L、LDL-C(3.99±1.64)mmol/L、TG(2.85±1.04)mmol/L、TC(6.95±1.64)mmol/L;對照組治療前HDL-C(0.86±0.21)mmol/L、LDL-C(3.94±1.57)mmol/L、TG(2.86±0.21)mmol/L、TC(6.85±1.54)mmol/L。
觀察組冠心病并高膽固醇血癥患者治療后HDL-C(1.16±0.32)mmol/L、LDL-C(2.22±1.02)mmol/L、TG(1.89±0.34)mmol/L、TC(5.99±1.31)mmol/L; 對 照 組 治 療 后HDL-C(0.91±0.21)mmol/L、LDL-C(3.01±1.24)mmol/L、TG(1.42±0.03)mmol/L、TC(5.01±1.34)mmol/L
觀察組血脂水平與對照組相比存在差異,(P <0.05)。
觀察組冠心病并高膽固醇血癥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如表1。
表1:分析不良反應情況(%)
冠心病并高膽固醇血癥為臨床常見合并癥,二者合并易加重病情,若治療不及時,嚴重影響患者健康[3]。目前臨床對于該疾病一般以藥物治療為主,其中他汀類藥物受到廣泛應用,但由于該藥物種類繁多,選擇一項安全有效的藥物十分重要。他汀類藥物種類較多,最為常用的藥物為瑞舒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其中瑞舒伐他汀能夠競爭性抑制HMG-CoA 水平,且具有較強的調(diào)脂作用,能夠使其脂類水平得到改善,且在安全性方面,明顯優(yōu)于辛伐他汀治療效果。同時瑞舒伐他汀能夠顯著改善患者血脂水平,達到滿意治療效果。
本文研究數(shù)據(jù)顯示,觀察組冠心病并高膽固醇血癥患者治療后HDL-C(1.16±0.32)mmol/L、LDL-C(2.22±1.02)mmol/L、TG(1.89±0.34)mmol/L、TC(5.99±1.31)mmol/L 與對照組相比存在差異,(P <0.05)。觀察組冠心病并高膽固醇血癥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冠心病并高膽固醇血癥中應用瑞舒伐他汀治療,能夠有效改善患者血脂水平,值得進一步推廣與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