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麗娟 金 娟 陳嘉玲
(隴西縣第一人民醫(yī)院 消化內科 748100)
消化道潰瘍疾病是臨床發(fā)病率較高的疾病之一,患者發(fā)病的主要機制是胃酸或者胃蛋白酶消化過多導致的胃腸道黏膜破損,該疾病的發(fā)病人群比較廣泛,經不完全統(tǒng)計發(fā)現該疾病有10%的人患有過[1]。通過四聯療法能夠有效提高臨床治療效果,但是長時間應用下去病情容易反復發(fā)作。所以目前加強了中醫(yī)藥聯合治療肝胃郁熱型消化性潰瘍[2],本次研究主要觀察舒胃湯聯合四聯療法對肝胃郁熱型消化性潰瘍的治療效果進行評價,取得了比較滿意的結果,現將研究內容詳述:
選擇了60 例肝胃郁熱型消化性潰瘍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患者的病例選取在2018 年5 月至2019 年4 月,調查研究表明所有患者以及家屬均同意本次研究。根據不同的治療方式將患者平均分成了聯合組和參考組。其中聯合組男19 人,女患者人數11 人,年齡在20-62 歲,中位年齡為(40.34±1.06)歲,參考組男18 人,女12 人,年齡在21-64 歲,中位年齡為(40.41±1.11)歲,以上數據對比之后沒有發(fā)現顯著的差異。
參考組患者進行四聯療法,首先進行阿莫西林口服1000mg,一日兩次,克林霉素口服500mg,一日兩次,奧美拉唑口服20mg,一日兩次,果膠鉍口服150mg,一日三次。聯合組在參考組的基礎上給予舒胃湯治療,其中主要包括的藥物種類有:10g 枳殼、10g 厚樸、12g 延胡索、10g 柴胡、12g 白芍、6g 川楝子、12g郁金、6g 砂仁、15g 石斛、6g 甘草、15g 蒲公英、15g 蘆根。用水煎服,每天兩次。
觀察聯合組和參考組患者的治療效果。
SPSS17.0 軟件是檢驗本次涉及數據所使用的工具,計量相關的資料所使用的工具為(均數±標準差),并且進行t 檢驗,應用(%)表示計數,行X2檢驗,P<0.05 具有統(tǒng)計差異。
治療有效率比較:聯合組和參考組在治療效果方面具有較為顯著的差異,聯合組效果高于參考組,詳情見表1。
表1 聯合組和參考組治療有效率比較
肝胃郁熱型消化性潰瘍常出現在胃和十二指腸,而且該疾病在治療的過程中治療時間長,病情容易反復發(fā)作,主要的臨床癥狀為腹部疼痛等。舒胃湯主要針對肝胃郁熱型消化性潰瘍疾病的特點進行了止痛和疏肝泄熱。其中柴胡主要起到疏肝解郁的作用,通過白芍的聯合使用能夠有效做到止痛[3]。枳殼主要能夠祛痰順氣,通過厚樸能夠幫助患者行氣消食,減輕患者腹脹便秘的情況。通過砂仁還可以調節(jié)脾胃,通過蒲公英和石斛利能夠清熱解毒,止痛退熱,通過郁金還可以幫助患者行氣解郁,川楝子主要的作用是清肝去火,止痛去熱,延胡索主要的作用為活血化瘀,最后通過甘草能夠幫助患者止痛活氣,并且調和其他藥物共同作用[4]。
在本次研究中,聯合組的臨床治療效果為93.33%,參考組的治療效果為63.33%,聯合組效果要明顯高于參考組 ,總而言之,舒胃湯聯合四聯療法治療肝胃郁熱型消化性潰瘍臨床效果顯著,值得應用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