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明揚
摘要:當今世界,經濟飛速發(fā)展,科技日新月異,伴隨著生活的進步,生活中的事物越來越多的同時,有一些東西卻在日漸消亡,英語伴隨著人們交流的越來越多,已經變得越來越流行,伴隨著英語國際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其他語言文化卻因為英語主宰世界通用語言的情況日趨沒落,甚至一些弱勢語言已經遭到破壞,甚至消失,面對當前大背景下英語的日趨滅亡的趨勢,民族語言的保護已經得到了各個國家的重視。在英語全球化趨勢的席卷下,世界上弱小語言被英語強視擠壓,不得不退出歷史的舞臺,如果不及時保護我們的民族語言,各民族的語言文化將會消失,人類賴以生存的精神文明的消失,建設多元化世界的目標將會丟失,因此,保護我們的語言文化是我們每個人應盡的責任與義務。
關鍵詞:英語全球化;弱勢民族語言;喪失與保護
在當前時代大背景下,英語逐漸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語言,無論是行業(yè)之間的交流,還是人類之間的交往,新興技術的出現(xiàn),都是以英語作為載體,只有掌握了英語的使用,才能加快世界化的步伐,沒有英語的能力鋪墊,人們在世界范圍內將寸步難行,但是,英語語言的泛濫,造成了其他語言的沒落,如果英語的能力存在交流障礙,無論是工作學習還是生活都會有非常大的障礙,因此,如何在英語全球化的今天,采用各種措施,即能保障自身英語水平的基礎上,保護好民族語言的流傳,從而保證民族文化的多樣性,豐富性,促進社會的發(fā)展與進步!
一、英語國際化趨勢下弱勢民族語言的現(xiàn)狀
不僅因為當今語言文化的原因,美國作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對英語的發(fā)展壯大起到了不可忽視的巨大作用,美國無論是經濟還是技術都保持著絕對的領先,而要想與國際接軌,自然而然不會忽視掉美國的存在,更不可能講英語忽視!因此,各個國家在融入全球化的進程中。無法避免的將英語作為必備的課程,這樣的結果就造成了英語與其他民族語言之間的差距!
英語的國際化,離不開每個國家的大力推動,但是,對于本國民族語言的推動同樣必不可少,英語雖然出現(xiàn)的時間不長,但是,英語的學習上手比較快,經過上千年的演變,逐漸成為國際間交流中必不可少的語言,尤其是現(xiàn)在經濟全球化,世界范圍內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逐漸變得越來越緊密,英語得到廣泛的流傳。但是英語的不斷擴張,造成了其他語言的沒落,現(xiàn)在,世界上每年都會有十幾種語言會在這個世界上蕩然無存,即使世界上有幾千種語言,但是如果任由其不斷消亡,終究會有消失殆盡的一天,因此,保護民族語言變得迫在眉睫。尤其是世界范圍內的保護和提倡,各民族語言才能得到保護,才能逐步流傳下去。
二、對弱勢民族語言的保護與思考
正是因為世界上有不同民族,不同語言的存在,我們的世界才更加包容,構成了世界的多樣性,每種語言都有其存在的價值,即所謂的存在即合理,每種語言經過上千年的流傳,都有其內外的深刻內涵,是古代文化流傳至今的重要載體。雖然當今世界飛速發(fā)展,經濟的全球化帶動了英語逐步全球化,每天人們都在進行著交流,尤其是國際之間的交流,雖然語言的統(tǒng)一大大提升了人們之間交流的順暢度,提升了從事工作的效率,但是我們不能只顧眼前的利益而忽視了以后長遠的發(fā)展,英語的全面覆蓋,將會極大的沖擊民族語言,民族語言將會徹底喪失其本有的流傳性能,漸漸的趨于沒落,因此,世界各國應該抓緊指定相關措施,保護民族語言不受英語全球化所帶來的沖擊,保持其原有的狀態(tài),維護世界民族語言的延續(xù)性。一旦民族語言受到沖擊,人類流傳了幾千年的文化也將會徹底泯滅,對以后民族的發(fā)展,社會的進步產生非常不利的影響。保護民族語言不受侵蝕需要每個人的努力,同時是一個非常繁重的任務,無論是國家還是政府,民族,都應該齊心協(xié)力,樹立起維護民族語言的決心,眾志成城,保障民族語言不流失。
1.提高認識
俗話說的好,只有思想上重視起來,行動上才能事半功倍,如果思想上不重視,又如何才能夠產生好的效果呢?民族語言的保護同樣如此,不能因為民族語言漸漸的在生活中沒有起到作用就以為民族語言已經是沒落了,不能把自然界的優(yōu)勝劣汰用到民族語言的保護中去,因為民族語言是文化的根,沒有了根,一個民族又如何能更好的發(fā)展。與此同時,要消除原有的對民族語言的偏見,民族語言不需要付出巨大的犧牲,一樣可以很好的保護,需要的是把它當做一種責任去擔當,更不能認為民族語言的消失無關緊要。
2.維護弱勢語言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建立弱勢語言文化區(qū)
語言的產生需要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語言的傳承,溝通也是不可缺少的,缺少了溝通,語言自然不會得到應用,沒有了應用何談得到流傳?隨著生活的變遷,人們逐漸脫離了原有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區(qū)域,去往大城市謀生,民族語言的傳承也就漸趨沒落。因此,為了維護民族語言,可以通過保護原產地的方式,將民族語言產生地進行開發(fā),創(chuàng)造了工作崗位,又有利于文化的傳承和民族語言的保護,保護原產地是一種開放的方式吸引更多人的注意,而不是與世隔絕,這樣就本末倒置了。
3.保護弱勢和瀕危語言的傳人,扶持其文化繼承人
我們的民族語言同樣是人類的文化遺產,如果不注重保護,不注重傳承,將會無可避免的遭遇沒落危機,民族語言的消失主要原因在人,因為人作為語言的傳播媒介,一旦人的作用消失之后,語言就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土壤,自然傳承就會受到限制,因為各種復雜原因,導致當前民族語言的傳承出現(xiàn)障礙,因為即使掌握了語言,應用面同樣非常狹隘,甚至無法養(yǎng)活自己,漸漸的人們將不會再去學習民族語言。因為沒人起到傳承作用,語言就會漸漸的趨于沒落,甚至最終消亡。
4.注重復合型人才的培養(yǎng)
作為學生學習民族語言,不僅僅是為了掌握良好的語言能力,還希望能夠在社會進步與發(fā)展的過程中深入地了解世界經濟、文化發(fā)展情況,通過與國際學校的交往,實現(xiàn)了綜合性人才培養(yǎng)和發(fā)展的需求目標。所以我們需要根據(jù)社會需求,提倡小語種學生同時進修其它專業(yè),力求培養(yǎng)綜合素質高,術業(yè)有專攻的語言人才。專業(yè)制定了“復語型、復合型”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學生除主攻專業(yè)語種外,還要精研英語并參加英語專業(yè)四級、八級考試,力爭成為“復語型”人才。在此基礎上,學生們還要選修新聞傳播、電視編導等具有傳媒特色的輔修專業(yè)?!半p語+某一專業(yè)技能”的培養(yǎng)模式,使民族語言畢業(yè)生成為名副其實的“復語型、復合型”人才,更好的滿足“一帶一路”發(fā)展過程中的市場需求。
5.探索小語種新模式
目前高校是學習民族語言的主要平臺,然而高校培養(yǎng)周期長,生源不夠廣泛,所以我們要跳出大學生群體,去挖掘更多的社會機構和民間力量。首先,學習受眾方面,鼓勵各個企業(yè)機構選拔人才進行外派學習或者國內培訓,擴大民族語言學習群體。其次,學習模式方面,充分利用現(xiàn)代技術和平臺,比如建設并開放在線外語課程,解決學習者時間和空間的障礙,改進民族語言外語學習環(huán)境。
在上面所談到的基礎上還應進行相關的基礎性的研究,比方說,采用調查問卷的方式,對將會消失的民族語言進行調查研究,從而能夠緩解當前民族語言瀕臨滅絕的境地,世界民族語言構成了五彩斑斕的語言文化,民族語言之間應該互相促進,共同發(fā)展,而不是一枝獨秀,從而社會的發(fā)展,民族的進步,文化的傳承奠定基礎,為各民族的繁榮進步奠定基礎。如何保護民族語言的發(fā)展以及民族語言的進步是我們應該關注的重點,民族的語言是我們進步的階梯,更是友誼的橋梁,需要我們共同努力,促進語言的傳承及保護。
參考文獻:
[1]李麗生.英語的全球化與語言的多樣性[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1):104-107.
[2]韓建軍,世界上惟一使用滿語的地方[J].人民日報:海外版,2016 -06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