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世強
【內容摘要】廣泛的閱讀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健全的人格;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審美能力等;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和中華優(yōu)秀文化的思想感情。因此,語文教學必須強化課外閱讀意識。但由于受諸多因素的影響,閱讀只被局限于課堂教學中,學生的閱讀量遠遠不足,閱讀質量始終不高,語文學習的興趣不斷降低。所以,找到一條行之有效的閱讀之路,是語文教師的當務之急。
【關鍵詞】高中語文? 課外閱讀? 策略
一、閱讀現(xiàn)狀
在學習《林黛玉進賈府》(人教版必修3)這篇文章時,我曾設計過一個問題:簡要敘述紅樓夢前三回的內容,結果沒有一個學生能回答。我吃驚的問大家,讀過《紅樓夢》這部作品的請舉手。我又吃驚的發(fā)現(xiàn)全班沒有一個人,這才意識到我們學生的閱讀量是多么欠缺,加強閱讀的問題是多么緊迫。
要提高閱讀能力,提高人文素養(yǎng),僅靠課堂教學,那是根本不可能的。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學生對語文學習缺乏應有的興趣和認識。因此,這門與生活息息相關、非常重要的學科反而漸漸被邊緣化了。
縱觀近幾年的高考試題,閱讀占了近70分,而且是學生失分最多的部分。所以圍繞著高考,教師的很多精力都花在了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上,但收效甚微,原因就在于學生日常生活中閱讀的缺失。
二、課外閱讀的重要性
閱讀是語文教學的根本,是培養(yǎng)語文能力的基石,是語文學科的生命。著名語言學家呂叔湘先生說過:學習語文三分來源于課內,七分得益于課外。閱讀對開拓學生視野,活躍學生思維,發(fā)展學生智力,具有其他任何活動不可替代的作用。葉圣陶先生曾說過:語文教學的根本任務是“教會學生自己能讀書”,因此,要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和文化素養(yǎng),適應當今信息化社會的發(fā)展,就必須切實組織和開展好課外閱讀活動。
2017年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中,共有18個學習任務群,其中14個任務群是關于閱讀的。由此可見,閱讀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它貫穿于整個高中學段?!缎抡n標》的頒布,為我們的教學工作指明了方向,進一步體現(xiàn)了語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征。
三、課外閱讀策略
1.推薦好書。書有優(yōu)劣好壞之分,真正的閱讀應該是進入一種境界。我們應以教育部推薦閱讀的高中20部名著作為材料,或從教材課文節(jié)選的長篇作品中選擇,也可由師生共同商定3~5部作品??傊?,所選作品,必須語言典范,內涵豐富,具有較高的思想水平和文化價值。
除文學作品外,我們還可以選擇一些優(yōu)秀的報刊雜志進行輔助性閱讀,如報紙《語文周報》《文摘報》《雜文報》等,雜志《讀者》《中學生閱讀》《散文選刊》《雜文選刊》《人民文學》等。
2.班級藏書。我的做法是,列出書目,班上學生每人買一本,這樣,花一本書的錢,就可以讀幾十本書。指定管理員,制定借閱制度。一周一節(jié)閱讀課,除周末外,其余時間不得借閱。
3.指導閱讀
(1)閱讀方法指導。提倡學生將“泛讀”和“精讀”結合起來。提醒學生科學安排閱讀時間。
(2)養(yǎng)成讀記結合的閱讀習慣。古人說“不動筆墨不讀書”,要做到圈點勾畫,隨手記下自己的感悟、思索、困惑的問題,以便留待進一步消化落實。每人需得一本讀書筆記,把閱讀的精華儲存起來,或以心得的形式記錄下來,日后梳理整合,轉化為自己的知識。
4.開展活動。
如何將學生的閱讀成果展示出來,這也是我們在閱讀過程中必須注重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對此,我采取的方法是:
(1)課前小故事。按開學初安排好的名單,利用課前5分鐘的時間,請一位同學上臺進行讀書“匯報”。一學期下來,每人至少有兩次機會,這樣,既促進了閱讀活動的有序開展,又鍛煉了學生組織整理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2)定期座談會。我目前的做法是一月一次,一次兩節(jié)課,五名同學,介紹讀書情況,精彩章節(jié),談心得體會,閱讀方法等。通過這種形式的活動,我明顯感知到,半年多時間,學生在語言積累與構建、表達和交流、梳理和整合等方面都有了較大的提高。這就是閱讀帶來的變化,而且這種變化是讓人吃驚的。
(3)興趣小組。這是讀書活動的進一步延伸和拓展。根據(jù)學生不同的興趣,我在班上組建了“演講辯論”“經(jīng)典誦讀”“習作共享”“好書推薦”“班級小報”五個小組,不定期組織活動,展示成果。因著興趣,學生的積極性得到了充分的調動,正是在這樣的活動中,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得以提高。
5.跨媒介提高。引導學生學習跨媒介的信息獲取、呈現(xiàn)與表達、觀察、思考不同媒介語言文字運用的現(xiàn)象,提高跨媒介分享與交流的能力,提高理解辨析評判媒介傳播內容的水平,以正確的價值觀審視信息的思想內涵,培養(yǎng)求真求實的態(tài)度。
結語
課外閱讀作為閱讀教學的延伸和補充,對學生的發(fā)展有著積極的意義,為終身學習和個性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作為教師,我們要積極探索,引導學生逐步養(yǎng)成愛讀書看報的良好習慣,讓學生在閱讀中學會學習,學會做人。
【參考文獻】
[1] 文蘭森 主編. 百部中外教育理論專著導讀[M]. 重慶出版社,2002.
[2] 錢夢龍導讀藝術[M]. 北京師范大學,2006.
[3] 張潔. 關于高中語文課外閱讀新思考[J]. 考試周刊,2019(04).
(作者單位:甘肅省蘭州市第七十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