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作文教學過程中,由于學生存在著個體差異,我們可以在作文訓練、作文指導、作文評價等方面實施差異教學,達到全面提高學生作文水平的目的。
【關鍵詞】作文;差異;訓練;指導;評價
【中圖分類號】G633?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文章編號】1672-0490(2020)16-0132-02
【本文著錄格式】徐學東.實施差異教學? ?提高學生作文水平[J].課外語文,2020,19(16):132-133.
寫作教學是語文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的重要性每個教師深有體會。學生的寫作水平,不僅影響學生的語文成績,還會影響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在實際教學中,學生在知識基礎、個性、能力等方面明顯存在著差異。假如我們忽略了學生的差異,按同一要求進行作文教學,很難達到全面提高學生作文水平的目的。在作文教學中運用差異教學,就是尊重了學生個體的差異性,讓學生的寫作水平在原有基礎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實施差異教學。
一、作文訓練的差異
(一)作文題目的可選擇性
在進行作文訓練時,可以針對此次訓練的目的,給出2至3個作文題。在這幾個作文題中,對審題要求有從淺到深的過渡:有的題目是淺顯的,文題本身就明確了所寫的對象或事情;有的則是抽象的,要求學生由文題中的某個字詞引申開去。讓不同的學生能從自身的條件出發(fā),從中選擇適合自己的題目。如《感動》《心中那顆最亮的星》。
(二)作文訓練形式的靈活性
為了能真實把握學生的寫作能力,我們常采用當堂作文的方式進行作文訓練。當我們把作文的題目告訴給學生后,一部分學生在思考幾分鐘后,就會洋洋灑灑寫起來,能在45分鐘內(nèi)把文章寫完;一部分學生在思考一段時間后,才開始動筆,中間還會出現(xiàn)斷斷續(xù)續(xù)的思考過程,他們往往不能按時完成,還要借助課余的時間。還有一部分學生絕大部分時間在痛苦思索著,還要不時地翻閱作文書或查找以前的資料,在45分鐘內(nèi)只完成了200至300個字,甚至寥寥幾行。對于最后一類寫作有困難的學生,我們不妨在前一天把題目告訴他們,讓他們在課余時間先去準備材料,這樣才能使他們對寫作不至于產(chǎn)生畏懼心理。
(三)尊重學生個體的差異性
一個學生的寫作水平會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無形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個性特征,我們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加以正確的引導,才能提升他們的寫作水平。
例如我在批改一篇作文時,發(fā)現(xiàn)了一個不可思議的現(xiàn)象,許多作文有題記。在和學生的交流中才明白,寫題記是以前的語文老師教的。我就引導學生要根據(jù)文題和自己的能力采用不同的寫作形式,不要千篇一律套用題記形式。接下來的幾篇作文中,題記越來越少。然而我發(fā)現(xiàn)仍有幾個學生還是每篇都加題記,怎么辦呢?我就給這幾個學生講解寫題記的要求和方法,使他們寫的題記合乎規(guī)范,甚至成為全文的亮點,為文章增光添彩。
二、作文指導的差異
對于學生的作文,我們常采用寫評語和面批的形式,指明優(yōu)點和缺點所在。指導寫作水平優(yōu)秀的學生時指出的缺點常多于優(yōu)點,因為這些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上進心明顯勝過其他學生,對于老師指出的缺點他們也樂于接受。老師指導的重點在于材料的新型、立意的深刻、細節(jié)的描繪等方面,可以采用二次作文,或多次作文來反復訓練。有時也可一題多作,即同一題目可以采用不同的材料來表達不同的中心,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
指導寫作有困難的學生時通常指出的優(yōu)點要多于缺點,讓他們體驗成功的喜悅,幫助他們樹立寫作的信心。老師指導的重點在于語言的通順、結(jié)構(gòu)的完整、中心的明確等方面。一般不采用全文重寫的方式,可用片段重寫的形式來代替。
例如:一股飯菜香漸漸溢滿我的鼻子,是股濃濃的紅燒味,原來是我最愛吃的紅燒肉。味道香香的、暖暖的,給我?guī)硪魂噽芤獾母杏X,至少父母還沒忘了我??諝庵羞€夾雜著一股又淡又清新的花香。
我走出房間,來到桌前。桌上放著幾盤我最愛吃的菜。桌的一邊放著一支紅梅,上面綴滿了花朵,有的完全綻放,像一張張小姑娘的笑臉;有的含苞欲放,又像一個忍俊不禁的笑臉,馬上就要綻放似的。雖已折斷,但梅花仍堅強地向我微笑,花香彌漫整個屋子。
上文是一個寫作水平優(yōu)秀的學生的習作,我指導的重點是文章的構(gòu)思和立意,即把敘述父母為“我”燒的一碗紅燒肉這件事和對紅梅的描寫相結(jié)合,來表達對父母的感激,以至引申到贊美父母的精神、自己的人生感悟。
也以上文所寫材料為例:假如指導寫作有困難的學生,老師指導時則注重敘述桌上的這一碗紅燒肉,以此來抒寫對父母的感激之情這一中心。
三、作文評價的差異
(一)以學生自身的作文水平來制定評價標準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有利于每個學生的健康發(fā)展”。學生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因此,我們不能以同一個標準去衡量所有學生,我們應在學生原有的基礎上制定評價標準,提出相應的要求,要求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提高。
在教學過程中,把學生分為寫作優(yōu)秀的學生、普通學生、寫作有困難的學生,分別為他們設計不同的評價尺度:對于寫作優(yōu)秀的學生以一類作文的要求來衡量,相對要求更高。對于普通學生以二類作文的標準來要求,努力向一類邁進。對于寫作有困難的學生,以二三類作文的標準來要求,有的甚至只要求能把事情敘述完整就可以了。
例如班上有個叫朱冰的男學生,寫作文時經(jīng)常為字數(shù)不夠而煩惱,所寫的日記自然也是短短的幾句。有一次,我發(fā)現(xiàn)他日記的字數(shù)比以往翻了幾倍。原來他把和同學發(fā)生的糾紛當作素材來寫,并有感而發(fā)。我寫了幾句表揚的話,并加了3顆星作為激勵。意想不到的事情發(fā)生了,當我批閱他的下一次日記時,竟然發(fā)現(xiàn)這次的字數(shù)比上次還多了幾行,并在日記的下面注了一句話“老師,這次我寫的日記比上次還多,你能給我5顆星嗎?假如這次你給了我5顆星,下次還會寫這么多”。我毫不猶豫在他的日記后面加了5個星。真如他所言,他的日記也越寫越長,作文水平也慢慢得到了提高。
(二)善于捕捉亮點, 激發(fā)學生寫作的積極性
在學生的習作中,雖然還存在各種各樣的大小問題,但是我們在批閱這些作文時,一方面要看到這些問題,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作品中的亮點。如書寫工整美觀、卷面整潔、有細節(jié)描寫……我們在輔導學生的習作時,除了要解決作文中存在的問題,更多的要善于捕捉這些亮點。以此為契機,通過賞識性的語言來激勵學生,激發(fā)他們內(nèi)在學習動力,調(diào)動他們寫作的積極性。《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對于學生語文學習的日常表現(xiàn),應以表揚、鼓勵等積極的評價為主,采用激勵性的評語,從正面加以引導。”
例如班中有個叫張瑤的女生,對自己的作文水平缺乏自信。在平時的寫作訓練中,經(jīng)常為作文中存在的一些問題而進行二次作文,甚至多次修改。但她有一個優(yōu)點是字寫得優(yōu)美,有一次和她面批時,我跟她說:“你的字寫得很優(yōu)美,只要注意改正存在的小問題,你的作文一定會得高分的?!痹诮酉聛淼钠谀┛荚囍校淖魑恼娴牡昧?6的高分,寫作的自信一下子增強了,作文也越寫越好了。
我們要善于捕捉學生習作中的亮點,并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最大限度激發(fā)他們內(nèi)在的學習動力,達到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目的。
因此,我們在寫作教學中進行差異教學,就是根據(jù)學生的個體差異,而進行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以此來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自信心,激發(fā)每個學生的寫作積極性,使學生的作文水平能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尤亞.差異性教學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語數(shù)外學習(高中版上旬),2012(4).
[2]盧宏飛.差異教學在中學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中的應用研究[J].新課程(中學),2016(7).
作者簡介:徐學東,1971年生,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qū)迎春中學,中學一級,研究方向為作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