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倫(suōlún),生于雅典,古希臘時期雅典城邦著名的改革家、政治家和詩人。梭倫改革是雅典城邦乃至整個古希臘歷史上最重要的社會政治改革之一,它為雅典城邦的振興與富強開辟了道路,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礎。
梭倫天性熱愛自由,喜歡游學四方。他出生于希臘雅典上層社會,后來家道中落,早年經營貿易,與商旅為伍。他反對貴族專權,同情平民,主張在城邦中實行公正立場,以城邦利益為重。
恢復公民大會
公元前594年,梭倫以他自身的威望和功績當選為雅典城邦的“執(zhí)政兼仲裁”,開始進行具有憲政意義的一系列經濟、政治和社會改革運動。
雅典當時的戰(zhàn)神山議事會是國家權力結構的中樞。貴族借助這個機構操縱了立法、行政、司法大權。因此,梭倫恢復了公民大會,使它成為最高權力機關,一切公民都有權參加公民大會;設立了新的政府機關一一四百人會議,由雅典的四個部落各選一百人組成,除第四等級外,其他各級公民都可當選;設立了陪審法庭,每個公民都可被選為陪審員,參與案件的審理,陪審法庭成為雅典的最高司法機關。這一切,為雅典政治制度的民主化,開辟了道路。
廢除酷刑
那個時候的雅典留下來諸多歷史問題。統(tǒng)治者甚至出臺法律規(guī)定,若普通民眾無法歸還所借債款,財主就可以沒收欠債者的土地,并且有權將欠債者的妻兒當做奴隸賣給奴隸主。梭倫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頒布“解負令”,廣大人民群眾擺脫了賣身為奴的厄運。
在梭倫改革之前,雅典行使的德拉古法以嚴酷著稱、對偷竊水果、懶惰等過失都要判處死刑。人們指責它不是用墨水寫的,而是用血寫的,梭倫改革了這一酷刑。
廢除世襲
廢除世襲貴族的壟斷權利,不再以出身而以財產的數量來劃分公民等級。也就是說,按一年農產品收入的總量,把公民分為四個等級。各等級的政治權利依其財力之大小而定。第一等級可擔任一切官職;第二等級的公民可以擔任除司庫(即財政官,一種執(zhí)政官)以外的高級官職;第三等級可任低級官職;第四等級的公民不能擔任公職,但有權參加公民大會和民眾法庭。
同時,不同等級的公民義務也有差別。例如,在軍事義務方面,第一、二等級公民要提供騎兵,自備軍械、軍裝和馬匹。第三等級公民提供重裝步兵,他們是構成雅典軍隊的主要成分。第四等級主要是充當輕裝步兵和一般水手,不用自帶軍備,只帶棍棒。
意義及局限
梭倫改革重點在于緩和雅典的國內矛盾,目標在于提高工商業(yè)階層的地位。他為工商業(yè)階層參與國家政治提供了機會;頒布解負令,廢除債務奴隸,除了是緩和社會矛盾之外,也是為了擴大國內市場,促進工商業(yè)的發(fā)展;降低糧食價格,禁止雅典向國外出口原料,也是為了保護工商業(yè)者的利益。
經過梭倫改革,雅典的平民不僅獲得了自由,還獲得了一定的政治權力,這為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的奠定了基礎。
當然,由于所處歷史條件和本身工商業(yè)奴隸主階級立場,梭倫改革也有其局限性,比如,沒有滿足下層平民對土地的要求,沒有使他們享受平等的政治權利,改革沒有從根本上解決貴族與平民之間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