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 淼
(無錫市兒童醫(yī)院 江蘇 無錫 214000)
冠心病是臨床上發(fā)病率較高的心血管疾病,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導致血管狹窄、堵塞引發(fā)的心肌缺血、缺氧、壞死等心臟病[1]。冠心病具有發(fā)病急、進展快、死亡率高等特點,一旦發(fā)病需立即進行早期確診治療,改善患者預后。大部分冠心病患者帶有心絞痛癥狀,可分為典型心絞痛和非典型心絞痛兩種類型。心電圖是檢查冠心病心絞痛的常用方式,結合患者臨床特征表現進行確診可顯著提升確診率[2]。本文對冠心病心絞痛患者進行心電圖檢查和臨床特征分析,探究聯(lián)合診斷所發(fā)揮的價值。
抽取我院于2018 年10 月—2019 年12 月診治的90 例冠心病心絞痛患者進行研究分析。所有患者均經過冠狀動脈造影檢查確診,患者意識清楚,同意參與本次研究。排除標準:嚴重心律不齊、心肺功能不全、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低血鉀患者等?;颊咧心行?9 例,女性41 例,年齡在33 ~78 歲之間,平均(61.4±0.3)歲;病程在0.5~12 年之間,平均(6.3±0.6)年。
選擇B19800 型動態(tài)心電圖檢查設備,患者平躺,暴露胸前組織,將肌肉放松。采用75%醫(yī)用酒精擦拭皮膚,安放電極后均勻涂抹電液體。全面觀察和記錄患者的心率、心律、ST 段改變和T 波異常情況等[3]。臨床臨床根據患者的發(fā)病癥狀表現進行初次評估,給予適量硝酸甘油進行舌下含服,觀察患者表現出的心絞痛癥狀是否有所緩解。
分別對比心電圖檢查對不同性別、不同特征、不同合并癥患者的檢查確診率。心電圖檢查的陽性評價標準如下:相鄰ST 段水平下移在0.1mV 以上,T 波倒置或低平。以R波為主的導聯(lián)中,T 波振幅<1/10,ST 段下移>0.05mV.
應用軟件包SPSS21.0對本次研究數據進行分析檢驗,用(n,%)記錄計數資料,差異檢驗法為χ2,當檢驗結果對比有差異時,P<0.05。
不同性別檢查確診率相比有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不同性別患者心電圖檢查結果數據對比(n,%)
在本次檢驗中,有62例患者為典型心絞痛,確診60例,確診率為96.77%;28 例非典型心絞痛患者,確診21 例,確診率為75%,典型心絞痛癥狀確診率明顯高于對照組,χ2=11.07,P<0.05。
在本次研究中,42 例患者合并糖尿病,確診41 例;38 例患者合并高血壓,確診37 例;10 例無合并癥患者,確診4 例;組間數據對比有意義。
冠心病具有一定危險性,一旦發(fā)病需在短時間內進行確診并治療,方可挽救患者的生命安全,降低死亡、致殘風險。冠狀動脈造影是當前臨床上確診冠心病的“金標準”,但屬于有創(chuàng)檢查,且檢查費用較為昂貴,難以被患者接受和多次進行,因此推廣難度較高。心電圖是臨床上檢查診斷心血管疾病的常用方式,其操作簡單快捷,安全無創(chuàng),可重復進行,價格低廉,更容易被患者接受。
心電圖檢查冠心病心絞痛主要通過心臟周期波動所形成的曲線圖形,檢查陽性患者存在ST 段明顯下降。分析原因如下:冠心病心絞痛患者存在明顯的心肌缺血癥狀,抑制細胞糖原的有氧分解作用,無氧酵解所產生的能量不足以滿足心肌收縮的需要,因此需從細胞外不攝入糖原來補充能量[4]。細胞內外液體存在的濃度差導致缺血部位的心肌細胞膜電位升高。相比冠狀動脈造影檢查,心電圖檢查更加直觀,安全無創(chuàng),可重復進行,為疾病的預后評估提供可靠數據[5]。
在本次研究指標數據分析中,心電圖檢查男性患者確診率為95.92%,女性患者確診率為82.93%,男性確診率高;檢查典型心絞痛癥狀確診率為96.77%,明顯高于非典型心絞痛確診率75%;存在合并癥確診率顯著高于無合并癥患者確診率,各項數據對比均有差異,P<0.05,表明心電圖聯(lián)合臨床特征檢查冠心病心絞痛具有非常高的檢測價值。在臨床對冠心病心絞痛患者進行確診時,需綜合考慮患者的心電圖結果、性別、是否存在合并癥和典型癥狀等,提高確診率。
綜上,采用心電圖結合臨床特征診斷冠心病心絞可顯著提升確診率,提高臨床檢查診斷價值。心電圖檢查安全性高,操作簡單,經濟性好,更容易被患者接受,在基層醫(yī)院便于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