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麗麗
(德州市寧津縣中醫(yī)院 山東 德州 253400)
作為一種慢性疾病,高血壓病在臨床上較為常見,其多發(fā)于中老年人,而由于人們生活方式的轉變和生活水平的提升,該病癥近幾年發(fā)病群體呈現(xiàn)為年輕化趨勢[1]。該病癥發(fā)生后若治療不及時,則極易引發(fā)一些相關嚴重并發(fā)癥,且隨著病情的加重,患者還會發(fā)展為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此時患者臨床癥狀表現(xiàn)為乏力、氣短、咳嗽、心悸、胸悶、憋喘等,預后較差[2]。在評估患者心功能和檢查心臟結構中,心臟彩超獲得了廣泛應用。因此本文即分析了應用心臟彩超診斷伴左心衰竭高血壓心臟病左室肥厚患者的價值,現(xiàn)闡述如下。
于2018 年1 月—2019 年10 月,選取伴左心衰竭高血壓心臟病左室肥厚患者90 例作為試驗組,同期選擇健康體檢者90 例作為參照組。統(tǒng)計基礎資料:試驗組年齡值為33 ~67(45.8±7.5)歲;性別比例男/女為58/32。所有患者均符合《臨床超聲心動圖學》[3]中的相關診斷標準,均經心電圖和臨床癥狀確診,患者HYHA 心功能分級[4]:Ⅱ級30 例、Ⅲ級18 例、Ⅳ級42 例;合并癥:心功能不全4 例、擴張性心肌病8 例、冠心病10 例、肥厚性心肌病16 例、糖尿病18 例、原發(fā)性高血壓34 例。參照組年齡值為31 ~66(45.7±6.9)歲;性別比例男/女為60/30。各組基礎資料經臨床統(tǒng)計學檢驗,結果P值>0.05,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
所有對象均應用心臟彩超進行檢查,儀器為麥迪遜X6儀器,設置探頭頻率6MHz,檢查過程中,指導患者采取左側臥位,首先探測患者胸骨左緣,將探頭放置在心尖處,在胸骨左緣長軸切面、心尖五腔心切面、心尖四腔心切面等分別觀察相關指標,主要為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D)、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LVEF)、左心房內徑(LAD)、舒張末期充盈峰最大峰值速度(A 值)、舒張早期充盈峰最大充盈速度(E 值)、E/A 等。
比較兩個組別LVPWD、LVEDD、LVEF、LAD、A 值、E 值、E/A 等指標水平。
匯總并分析觀察主體的研究數(shù)據(jù),并利用SPSS22.0軟件對研究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百分比資料以[例(%)]描述,行卡方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描述,行t檢驗。當P值低于0.05 時,說明存在較高的檢驗價值。
下表1 顯示,兩個組別LVEF、E/Ea、E 值等對比發(fā)現(xiàn)試驗組低于參照組,而LVPWD、LVEDD、LAD、A 值等指標對比發(fā)現(xiàn)試驗組均高于參照組(P<0.05),有統(tǒng)計學價值。
表1 兩個組別相關指標診斷結果對比(±s,n=90)
表1 兩個組別相關指標診斷結果對比(±s,n=90)
注:與參照組相比,*P <0.05。
相關指標 試驗組 參照組LVEF(%) 50.8±5.7* 66.3±8.3 E/Ea 0.8±0.2* 1.3±0.3 E 值(cm/s) 71.3±12.2* 90.6±10.3 LVPWD(cm) 0.6±0.1* 0.4±0.1 LVEDD(cm) 5.3±0.4* 4.9±0.3 LAD(cm) 5.1±0.6* 3.7±0.4 A 值(cm/s) 79.7±7.8* 77.1±6.9
下表2 顯示,紐約心臟病協(xié)會(NYHA)分級顯示,不同分級中Ⅱ級LVEF、E/A、E 值等均明顯高于Ⅲ、Ⅳ級,Ⅲ級LVEF、E/A、E 值等均明顯高于Ⅳ級, Ⅱ級LVPWD、LVEDD、LAD、A 值等均明顯低于Ⅲ、Ⅳ級,Ⅲ級LVPWD、LVEDD、LAD、A 值等均明顯低于Ⅳ級,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價值(P<0.05)。
表2 不同NYHA 分級患者相關指標診斷結果對比(±s,n=90)
表2 不同NYHA 分級患者相關指標診斷結果對比(±s,n=90)
注:與Ⅱ級相比,*P <0.05;與Ⅲ級相比,#P <0.05。
相關指標 Ⅱ級 Ⅲ級 Ⅳ級LVEF(%) 57.7±10.6 50.4±13.4* 42.3±10.3#E/Ea 1.1±0.2 0.8±0.2* 0.7±0.1#E 值(cm/s) 80.9±12.2 72.8±11.6* 65.3±11.4#LVPWD(cm) 0.5±0.1 0.6±0.3* 0.7±0.1#LVEDD(cm) 5.1±0.4 5.4±0.4* 5.7±0.4#LAD(cm) 5.6±0.5 4.9±0.5* 5.3±0.5#A 值(cm/s) 75.2±7.3 79.6±7.3* 84.9±7.4#
作為一種心血管系統(tǒng)疾病,高血壓是世界范圍內重大公共衛(wèi)生問題,且是腎功能衰竭、冠心病、腦卒中等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對于此類患者而言,及早發(fā)現(xiàn)、診斷,并積極預防血壓升高,對于降低其危害具有積極作用。若患者治療不及時,則極易引起高血壓心臟病,并導致心臟負荷增加,從而造成心室代償性肥厚[6]。發(fā)展至終末期階段,高血壓心臟病患者會發(fā)生心力衰竭,且會長期高負荷會對左心室結構造成損害,從而引發(fā)左心衰竭。在診斷此類患者的過程中,目前應用最廣泛的技術即為心臟彩超,其作為一種心臟監(jiān)測技術,可對心室血流、充盈度、心臟結構予以清楚顯示,且可對患者心室舒張、收縮功能予以辨別,并能提升疾病檢出率[7]。同時此種此種方式具有無創(chuàng)、準確性高、操作簡單,患者易于接受等優(yōu)勢,因而可發(fā)揮較大的診斷價值[5]。本文的研究中,兩個組別LVEF、E/Ea、E 值等對比發(fā)現(xiàn)試驗組低于參照組,而LVPWD、LVEDD、LAD、A 值等指標對比發(fā)現(xiàn)試驗組均高于參照組(P<0.05)。不同分級中Ⅱ級LVEF、E/A、E 值等均明顯高于Ⅲ、Ⅳ級,Ⅲ級LVEF、E/A、E 值等均明顯高于Ⅳ級, Ⅱ級LVPWD、LVEDD、LAD、A 值等均明顯低于Ⅲ、Ⅳ級,Ⅲ級LVPWD、LVEDD、LAD、A 值等均明顯低于Ⅳ級,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價值(P<0.05)。可見,針對伴左心衰竭高血壓心臟病左室肥厚患者實施心臟彩超診斷具有顯著優(yōu)勢和價值。
綜上所述,針對伴左心衰竭高血壓心臟病左室肥厚患者實施心臟彩超診斷的效果顯著,具有易測量、操作簡單、準確性高、對機體損傷小等優(yōu)勢,且可對患者心功能予以有效評估,并對其病情嚴重程度加以判斷,可在臨床應用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