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昊杰
(甘肅省酒泉市肅州區(qū)下河清鎮(zhèn)農業(yè)綜合服務中心,甘肅 酒泉 735000)
在生豬的養(yǎng)殖過程中,豬群容易受到各種病原感染,其中豬鏈球菌為常見細菌性病原,其感染豬群后可導致其出現一系列臨床癥狀,主要以腦膜炎和敗血癥等為主,嚴重時可導致豬群死亡,給我國養(yǎng)殖業(yè)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1]。豬鏈球菌具有多種血清型,不同血清型菌株致病性存在差異,其中以豬鏈球菌2型對豬群致病性最強,且分布范圍最廣[2]。此外,豬鏈球菌2型可感染人,引發(fā)化膿性關節(jié)炎、敗血癥及中毒性休克綜合征等[3-4],且大規(guī)模暴發(fā)事件易引發(fā)消費者恐慌,對人畜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脅[5]。
豬鏈球菌2型感染豬群后發(fā)病時間短,豬群來不及表現明顯臨床癥狀就死亡,感染該病的豬群可對外排毒,給其它健康豬群和相關養(yǎng)殖人員健康造成威脅。因此,開展豬鏈球菌2型進行流行情況監(jiān)測對該病的防控和保障豬場人員健康極為重要。本次研究通過對酒泉市肅州區(qū)部分豬場進行豬鏈球菌2型血清學調查,初步掌握該地區(qū)豬鏈球菌2型流行特征,為該病的防控提供依據。
2017年5月至2019年7月從酒泉市肅州區(qū)16個豬場共收集豬血清樣品1 028份,其中仔豬、保育豬、肥育豬、種公豬和繁殖母豬血液樣品數量分別為249份、373份、226份、49份和131份,以上豬群均未免疫接種豬鏈球菌2型相關疫苗。按照常規(guī)操作流程對豬群耳緣靜脈采血,將所有樣品送至實驗室,其后分離血清,低溫保存,待檢。
豬鏈球菌2型抗體ELISA檢測試劑盒購自于武漢科前生物有限公司;不同規(guī)格移液器購自于杭州德為儀器科技有限公司;全自動酶標儀購自于美國BioTek公司。
參照試劑盒提供的說明書對血清樣品進行處理、操作、數據處理與結果判定。
本次研究于2017年5—12月、2018年1—12月和2019年1—7月在肅州區(qū)部分豬場采集豬血清樣品數分別為309份、421份和298份。ELISA檢測結果顯示,2017—2019年檢出豬鏈球菌2型抗體陽性樣品數分別為120份、133份和92份,陽性率分別為38.83%、31.59%和30.87%,詳見表1。
為分析不同生長階段豬群豬鏈球菌2型流行特點,我們按照被檢豬群年齡將其分為仔豬(0~3周齡)、保育豬(4~7周齡)、肥育豬(8~16周齡)、種公豬和繁殖母豬,調查樣品數量分別為249份、373份、226份、49份和131份。檢測結果顯示,不同生長階段豬群檢出率存在一定差異,其中以仔豬群檢出率最低,為11.25%;保育豬和種公豬相對較高,分別為25.46%和36.73%;而肥育豬和繁殖母豬檢出率很高,分別為43.80%和80.15%,詳見表2。
表2 不同生長階段豬群豬鏈球菌2型血清學調查結果
不同季節(jié)豬群豬鏈球菌2型流行情況差異見表3。春季(2~5月)、夏季(6~8月)、秋季(9~10月)與冬季(11月至翌年1月)中均有陽性樣品檢出,其中以夏季和冬季樣品檢出率較高,分別為43.70%和56.88%,高于樣品的平均檢出率(33.56%),而秋季和春季相對較低,分別為22.71%和22.78%。
表3 不同季節(jié)豬群豬鏈球菌2型血清調查結果
本次研究調查的16個豬場中大型豬場和中小型豬場豬鏈球菌2型場陽性率分別為71.43%和88.89%,說明規(guī)?;i場和散養(yǎng)場豬群均有豬鏈球菌2型感染情況,且場陽性率差異較小。進一步樣品檢測結果顯示,大型豬場血清樣品陽性率(26.76%)低于中小型豬場(46.84%),見表4。
表4 不同規(guī)模豬場豬鏈球菌2型血清抗體調查結果
豬鏈球菌對我國養(yǎng)豬業(yè)危害巨大,有多種血清型,其中豬鏈球菌2型對豬群致病性最高,感染情況最嚴重,且可感染人,對人畜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脅[2-3]。本次研究從酒泉市肅州區(qū)部分地區(qū)16個未免疫接種豬鏈球菌2型疫苗的豬場采集1 028份豬血清樣品,應用ELISA方法檢測血清中豬鏈球菌2型抗體,結果表明,肅州區(qū)被調查豬場場陽性率為81.25%,豬鏈球菌2型血清抗體樣品平均陽性率為33.56%,說明豬鏈球菌病在肅州區(qū)流行情況較為嚴重,其流行情況較四川及華中地區(qū)稍好[6-7],但同時也說明豬鏈球菌2型在我國豬場流行情況嚴重,養(yǎng)殖戶應引起對該病防控的重視。
進一步研究結果表明,不同生長階段豬群中繁殖母豬和肥育豬豬鏈球菌2型抗體陽性率很高,其調查結果與臧瑩安等[8]基本一致,由于豬鏈球菌為條件致病菌,豬群單獨感染該病一般不表現明顯的臨床癥狀,故而豬群隨年齡增長感染豬鏈球菌的幾率增高,繁殖母豬和肥育豬陽性率也相應提高。該病在夏季檢出率稍高于春季和秋季,說明豬鏈球菌2型在夏季多發(fā),可能與夏季氣候高溫潮濕等有關,但具體原因有待進一步研究。另外,該病在中小型豬場流行情況較大型豬場嚴重,可能與飼養(yǎng)水平和豬場衛(wèi)生情況等有關,但總的來說,應該加強對該病流行病學監(jiān)測。
【英國《焦點》月刊文章】題:問與答
問:為什么蝙蝠有那么多種類?
答:世界上有1 200多種蝙蝠,占了哺乳動物種類的近五分之一。其中一部分原因為蝙蝠是唯一能撲翼飛行的哺乳動物,也就是說蝙蝠種群能夠遠距離遷徙,在地理上彼此相隔甚遠,從而演變出不同種類。而美國馬薩諸塞大學2011年的一項研究顯示,這種多樣性也可能是因為不同種類蝙蝠的飲食傾向于高度專門化。也就是說,假如一種基因突變導致頭骨形狀的變化或者下頜咬合力的變化,一只蝙蝠可能就能吃這一區(qū)域其他蝙蝠所不能吃的水果或昆蟲。這樣的話,這只蝙蝠的后代就有了很大的選擇優(yōu)勢,而這種基因突變也會傳播擴散下去。因此,在很短的進化時間里,種群就會演化成兩種,于是一種新的蝙蝠就誕生了。
(轉自 參考消息[N],2020-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