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常態(tài)全球經濟形勢之下,政府投資是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的關鍵。但是在政府投資迅速增長的同時,我國政府投資項目也出現了很多混亂的現象,例如投資決策的盲目性、招投標存在暗箱操作、項目建設成本不降反升、竣工驗收流程走過場、監(jiān)督乏力機制不健全等。其主要原因在于缺乏一定的風險意識和健全的管理制度以及相關的投資風險管理策略。本文通過對地方政府融資現狀和地方政府投資風險的特征與種類進行闡述,并針對防范措施提出一些建議。
關鍵詞:地方政府;項目投資;風險管控
地方政府投資項目是推動地方經濟發(fā)展的基礎,同時也是促進地方穩(wěn)定、提升經濟水平、實現經濟市場調控的方式。但不可避免的是,地方政府對于項目投資的資金運用和風險管控仍存在一些問題。本文將針對地方政府投資項目的融資現狀、風險來源和具體的防范措施以及發(fā)展策略進行探討。
一、地方政府投融資現狀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迅速發(fā)展,地方政府投資項目也不斷增多。投資范圍主要涉及民生領域中的基礎公益、公用項目建設等,尤其是在教育、醫(yī)療衛(wèi)生、保障房、農田水利等領域的項目建設。隨著項目投資建設資金的不斷增大,地方政府在財政資金方面也出現了一些赤字問題,很多地方政府通過設立融資平臺增加資金來源[l]。根據我國現行法律法規(guī)中關于“地方政府不得發(fā)行地方政府債券”方面的監(jiān)督管理,很多地方政府債務都是得到國務院特許后方才實施的。當前,很多地方政府將土地出讓金作為政府融資的方法之一。截止到2019年,我國地方土地出讓金收入已經達到將近三萬億元,此僅為不精確統(tǒng)計,具體數值仍有待調查。但由于缺少相應的法律制度和管理體系,當前還無法對地方政府的債務融資行為進行科學的統(tǒng)籌管理和持續(xù)性的規(guī)范約束。因此,使得地方政府的融資出現了一些問題,為地方財政帶來了一定風險[2]。
二、政府投資風險來源
目前,地方政府投資風險主要來源于其非盈利性和長期性的投資回收性質。很多地方政府投資項目的建設規(guī)模較大、投資金額較多,由此所產生的風險也相應增大。此外,一些地方政府借鑒國外的項目管理模式,由于缺乏熟練性,也會導致一定的技術風險[3]。
三、政府投資風險種類和投資過程中的風險
通常情況下,政府風險種類從其風險發(fā)生原因來講主要分為政治風險、資金風險、政策風險、項目技術風險、管理風險、社會風險以及不穩(wěn)定性風險等[4]。投資過程中的風險主要有兩個階段:一是可行性研究階段風險,二是投資實施階段風險。
四、政府投資風險管理與防范
(一)投資風險評價
政府投資資金風險評價主要包括投資風險的定型、投資風險的定量和評價方法的合理化選擇。目前,評價方法主要有風險概率與影響評價、敏感性評價和盈虧對比評價[5]。
(二)策略框架分析
目前,地方政府投資資金風險的防范策略框架主要結合了常用的投資風險識別,評價系統(tǒng)中關于風險因素和風險概率以及風險營銷效果的預估、敏感性分析、盈虧平衡對比評價來確定防范策略和防范步驟,主要包括相關文件擬定、團隊協(xié)調、管理機制、監(jiān)督機制、評價標準、項目投資計劃以及資金投入評價等。
(三)政府投資風控制度
目前實行的投資風控制度主要是依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guī)和地方政府相關投資規(guī)范和標準制定的,主要包括財務管理制度、成本投入責任制度、成本核算體系以及招投標管理辦法等。
(四)政府投資風險防范策略
地方政府投資風險防范需要通過不斷加強內部管理控制、合理制定風險管理識別方法、嚴格實施風險管理控制防范等方面進行。同時,也要注重在實際管控過程中各項不確定因素的管理和預防,不斷強化控制力度和提升執(zhí)行效率。
首先,要結合融資實際情況分析資金是否充足,還要由誠信水平較高的合作方負責項目建設,確保施工單位和監(jiān)理單位都具備較高的公信力和專業(yè)水平。
其次,要做好立項批準和環(huán)境評估等合法文件的簽署,確保項目工期合理,且投資額度在可承受范圍之內。
再次,還要注意潛在的合同風險控制與防范。針對合同中的質量標準、項目造價、設計變更、工料機價差、計價依據、違約責任、投資回收以及不可抗力風險等內容要做出明確的約定和相關文件注明,確保合法的合同設定。
五、地方政府項目投資資金管理
(一)資金管理規(guī)范化
地方政府如果沒有制定相對規(guī)范化的資金管理制度與辦法,就無法對項目投資進行約束,會造成項目超標、超額情況的發(fā)生。要杜絕這一現象,就必須從根本上組建項目的負責法人,對項目制定嚴格的資金管理制度和管控標準,切實加強項目資金的成本控制、進度控制、質量控制。
因此,當地政府要針對項目特點、建設規(guī)模、施工難度、工期要求等方面明確責權劃分。同時,也要注重成本的控制管理,確保成本管理的精細化和可控性,緊守成本節(jié)約和質量保證。此外,還要正確處理工期措施成本和工期損失之間的關系,確保項目進度,降低成本增加的風險。
(二)資金管理流程提高策略
地方政府項目資金管理流程決定了其風險的防范力度與效果以及項目整體的可行性。因此,資金管理流程的科學化、系統(tǒng)化、合理化、清晰化和公開化就顯得尤為重要。在公共基礎設施工程建設中,地方政府首先要依據工程實際和資金情況提前進行成本預算。同時,要明確相關項目的投資形式,對符合實際要求的投資形式進行再研究,然后制定可行性較高的資金投資方案和預算方案。通過招標流程和招標方案的公開化,實現項目招投標透明化,防止違規(guī)情況發(fā)生,確保資金管理流程監(jiān)督無死角。
(三)資金管理審批程序完善
政府投資項目的審批主要是對可行性、成本估算、項目設計、招標范圍、階段性控制以及施工過程的成本進行審批,包含各項內容資金預算的審查和批復,其結果將直接影響政府投資資金的控制效果、風險防范以及整個項目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所以,需要不斷完善資金管理的各項審批程序流程。
首先,針對項目審批需要進行理論體系的完善,尤其要確保信息的真實性。投資立項要委托具有專業(yè)資質的咨詢部門編制項目書,經相關部門的專業(yè)審定后上報政府.審定后的項目將納入政府項目投資計劃,從而防止盲目投資,避免決策失誤和過于隨意。其次,設立專項資金管理領導小組。定期向社會公布專項資金的申報條件、申報材料、認定標準、扶持方式、扶持額度等內容。接受咨詢,處理質疑或投訴。項目申報需經專家評審通過,通過實現多樣化評價方法體系,組織項目考察、評審、審核和公示提出項目資金扶持具體意見,并對申報資料的完整性、審核意見的合規(guī)性和擬資助金額的準確性負責。此外,還要與財政部門緊密聯(lián)系對接,加強對項目的投資評審,確保財政資金的合理分配。最后,要加快建立統(tǒng)一的專項資金管理平臺,增加查重和失信核查功能,提高審批效率。制定專項資金實施細則和操作規(guī)程,明確資金扶持范圍、扶持對象、申報條件、申報程序等,同時還要加強招標的嚴格控制與審查,確定項目資金預算是否超出標準。
六、結語
在社會需求和市場經濟需求的推動下,我國地方政府投資項目的資金管理應當具備較強的風險管控力度和較高的風險防范意識,并通過實現對資金管理的規(guī)范化、管理流程的高效化、審批程序的不斷優(yōu)化來提高投資資金管理水平。同時,也要注重識別投資風險、加強防范策略框架建設、投資風險評價以及建立相關控制制度和制定科學化的防范策略,從而為社會建設與經濟發(fā)展提供堅實的后盾。
參考文獻:
[1]趙悅.政府基本建設投資項目財務風險及控制對策[J].時代金融,2018,718(36)
[2]竇云霞政府基本建設投資項目財務風險及控制對策[J].經貿實踐,2018,239(21)
[3]王南林.政府投資項目跟蹤審計風險防控[J].中國科技投資,2017(5)
[4]陳雪珍,邱自若.推進政府投資項目管理風險防控信息化進程[J].浙江經濟,2016(13)
[5]魏平.政府投資建設項目審計風險防范及對策[J].經濟管理(文摘版),2016(12).
作者簡介:李彤(1987-),女,蒙古族,內蒙古海拉爾人,中級經濟師,本科,主要從事財政業(yè)務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