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躍
摘 ? 要:航天器具有復雜程度高、可靠性要求高等特點,在航天器研制過程中,難免會發(fā)生一些質量問題,正確對待、采取有效措施處理質量問題,從而保證產品質量,就顯得尤為重要。本文結合北京空間機電研究所(以下簡稱研究所)在質量問題歸零管理工作中的實踐經驗,從制度規(guī)范、過程強化、措施落實、質量考核、經驗固化等方面對研究所的歸零管理工作進行了介紹。
關鍵詞:質量問題 ?歸零 ?工作實踐
中圖分類號:V46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20)02(c)-0244-03
質量是航天的生命,是航天企業(yè)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基石,我國航天人歸納、提煉的質量問題歸零“雙五條”經過20多年的運用和實踐,已經被武器裝備承制單位和軍方接受,成為處理軍工產品質量問題的“法”,正散發(fā)出旺盛的生命力。
研究所歷年來在嚴格執(zhí)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歸零“雙五條”等要求的基礎上,通過在科研生產實踐中不斷摸索、總結質量問題歸零管理的方法、經驗和教訓,在強化質量問題歸零管理工作上進行了較好的實踐,形成了一套完整、行之有效、具有研究所自身特色的歸零管理模式。近十年來,研究所的質量問題在全院一直處于較低的水平,凡是發(fā)生的質量問題均嚴格按照“雙五條”標準完成了歸零和舉一反三工作,歸零工作徹底、有效,未發(fā)生重大或嚴重質量問題。
1 ?頂層規(guī)范質量問題歸零管理,動態(tài)完善歸零要求
研究所按照集團標準Q/QJA 10《航天產品質量問題歸零實施要求》、五院標準Q/W-Q-20-12《航天器產品質量問題歸零實施細則》等上級文件的相關要求,制定了研究所的質量體系文件Q/WB·G(2)102《質量問題歸零實施細則》,該細則對質量問題歸零的適用范圍、職責分工、工作程序及文件記錄要求、質量問題舉一反三管理等方面進行了詳細規(guī)定。根據細則規(guī)定,凡屬質量問題都應歸零,包括技術歸零和管理歸零,質量問題歸零工作嚴格按照“雙五條”要求開展。若發(fā)生的質量問題既有技術原因又有管理原因,則應同時進行技術歸零和管理歸零工作(即:“雙歸零”)。對于主要因技術問題造成的重大質量事故、重大質量問題,應通過管理歸零工作明確技術管理職責,開展“雙歸零”工作。技術歸零和管理歸零工作職責明確、流程清晰。
研究所還根據上級要求或所科研生產實際,及時總結型號研制中的管理和技術經驗,對《質量問題歸零實施細則》實施動態(tài)更新,補充完善各項要求。例如,為落實集團公司精細化質量管理要求(“新28條”),補充了“責任部門在進行技術歸零的同時,還要組織相關人員面向產品、面向流程、面向組織,認真查找造成質量問題發(fā)生的管理因素及薄弱環(huán)節(jié)”的要求,并且細化了質量問題歸零報告模板,明確了“三個面向”分析的具體要求,壓準壓實質量改進工作;針對集團公司質量體系評估中提出的“增加對歸零徹底性確認”要求,補充了“通過開展出廠前質量復查和發(fā)射前技術風險交底等工作,增加對質量問題歸零徹底性確認”的要求,通過不斷細化和完善歸零管理要求,較好地落實了上級要求,及時總結固化了管理實踐經驗。
2 ?建立質量問題快速響應機制,強化歸零過程管理
研究所建立了質量問題快速響應機制,一般問題執(zhí)行2h快報制度,重大或嚴重質量問題執(zhí)行1h快報制度。發(fā)生質量問題后,研究所嚴格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質量問題的報送,未發(fā)生遲報、漏報、瞞報等現(xiàn)象。
研究所注重強化對質量問題歸零過程的管理,對于重大質量問題或者正樣階段超過7天、初樣階段超過15天未歸零的質量問題,組建歸零組織機構,設置歸零工作領導組、專家組及工作組,明確各級組織機構的職責,詳見表1,并實施質量問題日報制度;將歸零工作計劃納入單位科研生產綜合計劃進行管理,規(guī)范了歸零工作流程及計劃管理。對于機理復雜的質量問題,增設“問題定位評審”、“采取措施與驗證結果評審”的評審點,進一步提高了歸零過程的有效性。
3 ?建立質量問題清理和督辦機制,確保歸零措施落實
為保證質量問題歸零迅速、徹底,研究所建立了多維度的質量問題督辦和清理機制,定期對質量問題進行清理。從研究所層面,每季度召開宇航任務責任人例會,由所長主持,各部門正職參加,按季度對發(fā)生的質量問題進行統(tǒng)計分析,問題責任部門要在會上對發(fā)生的問題進行剖析,匯報問題歸零進展情況及歸零措施落實情況;每月召開所級質量分析會,由主管所領導主持,各部門分管質量領導參會,會上對每月發(fā)生的質量問題進行通報和分析,督促各部門快速組織歸零工作。同時所歸口管理部門每周編制質量問題周報,通報一周歸零進展情況,報送上級機關、主管所領導及相關部門;從型號層面,各型號在問題發(fā)生后,制定歸零工作計劃,嚴格按歸零計劃開展歸零工作,針對重大質量問題實施日報制度,一般問題實施周報制度。
為確保歸零措施落實,研究所對質量問題歸零措施的閉環(huán)情況進行多方位追蹤管理:質量問題完成歸零后,型號產品保證人員對質量問題的歸零情況及歸零措施的落實情況進行監(jiān)督檢查,填寫“歸零措施落實情況檢查表”,對不符合歸零要求的,要求責任部門進行重新處理,直至符合歸零要求;行使獨立監(jiān)督職能的質量監(jiān)督代表通過參加質量問題歸零評審、審閱質量問題歸零報告并簽署意見等方式參與對質量問題的監(jiān)督檢查,每月編寫質量監(jiān)督報告上報上級機關;研究所每月質量分析會對質量問題歸零措施的落實情況進行追蹤閉環(huán);型號通過出廠前匯報及技術風險交底的方式對質量問題進行跟蹤管理,確保問題閉環(huán),各項措施落實。
通過上述督辦、清理及閉環(huán)監(jiān)督管理機制,研究所發(fā)生的質量問題均得到了有效閉環(huán),不留隱患,未發(fā)生重復性問題。
4 ?建立質量問題考核機制,鼓勵提前暴露隱患,嚴懲低層次重復性質量問題
為規(guī)范質量問題管理,嚴肅質量信息及時上報、質量問題快速歸零的質量紀律,研究所制定了《質量問題考核管理辦法》??己说脑瓌t是鼓勵及時上報質量問題;對質量問題遲報、漏報、隱瞞不報等情況嚴格考核;鼓勵在初樣階段、在產品交付出所前充分暴露問題隱患;對正樣階段、對產品交付出所后發(fā)生的質量問題嚴格考核;對各階段發(fā)生的低層次、重復性質量問題嚴肅處理;鼓勵通過質量問題歸零和舉一反三實現(xiàn)質量信息共享和經驗傳播,提升組織層面的質量風險防控能力;對歸零過程中推諉扯皮、逃避責任等情況嚴肅處理。
考核實行加分、扣分并行機制,考核總分計算方法為:初始分值(100分)+加分總和-扣分總和。質量問題加分與扣分考核標準見表2。
研究所將質量問題考核納入到對各部門的年度質量考核要素中,在近5年的實際執(zhí)行過程中不斷對考核要求進行細化和完善,得到了型號兩總和一線人員的廣泛認可,從制度上杜絕了質量問題遲報、漏報、隱瞞不報、歸零時間拖延等現(xiàn)象,為營造既寬松又嚴厲的質量環(huán)境,及時快速解決型號研制過程中的質量問題、高效開展舉一反三工作起到了良好的推動作用。
5 ?總結固化歸零經驗與教訓 ?提升本質質量管理水平
研究所在型號歸零管理過程中,不斷梳理和總結經驗與教訓,并以標準規(guī)范、第三層次文件、風險案例、質量問題警示錄等形式加以總結固化,正向反饋促進號產品研制水平和產品質量提升。
發(fā)生質量問題后,研究所貫徹落實集團公司“三個面向”分析工作要求,組織責任部門從面向產品、面向流程、面向組織三個維度查找薄弱環(huán)節(jié),完善相應的標準規(guī)范或第三層次文件,用以規(guī)范指導后續(xù)型號研制生產;對以往發(fā)生的問題編制形成典型案例,用以警示后人;定期召開質量問題專題分析會,對一段時期內發(fā)生的問題從原因、責任部門、產品、階段、管理因素等多方面進行深入剖析,判別問題發(fā)生趨勢、聚焦問題多發(fā)產品,查找共性問題,制定針對性的改進措施,實施質量改進工作,確保質量體系良性循環(huán)。
2018年,研究所在總結歷年來型號技術風險控制工作的基礎上,對鏡頭、結構、機構、軟件、熱控等20多類產品的技術風險要素進行了再梳理和再分析,明確了風險控制措施,形成了“技術風險要素及控制措施詳表”(見表3),其中針對每一項技術風險要素都列出了曾經發(fā)生過的質量問題典型案例,以提示研制人員繞開這些曾經的“雷區(qū)”,避免重蹈覆轍。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研究所充分利用現(xiàn)代信息化手段,將一個個看似枯燥的質量問題案例,拍攝制作成通俗易懂、生動詳實的質量警示錄(影像紀錄片),這也是研究所在提升全員質量意識方面積極探索的又一新舉措。
通過發(fā)布標準規(guī)范、第三層次文件、風險案例、質量問題啟示錄等,形成了可參考、可學習、可依據、可借鑒的第一手材料,是研究所科研生產中積累的寶貴財富,不但為后續(xù)研制生產提供了有益的指導,也為正向提升產品質量、圓滿完成科研生產任務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6 ?結語
歸零只是發(fā)生質量問題后處理問題的一種手段,要從根本上減少或杜絕質量問題的發(fā)生,還要從提高人員質量意識入手,讓“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做好”的“零缺陷”質量意識深入人心,同時也要加強人員專業(yè)技能培養(yǎng)和訓練,提升人員專業(yè)技能水平,從而達到減少或杜絕問題發(fā)生、切實提升產品質量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陳虎,李揚.北京空間機電研究所60年技術成就與展望[J].航天返回與遙感,2018(4):1-9.
[2] 張?zhí)?,劉智?航天質量問題歸零管理的歷史追溯和發(fā)展[J].質量與可靠性,2012(3):24-26.
[3] 謝暉,李明.提高質量問題歸零有效性研究[J].質量與可靠性,2010(4):2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