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俊波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推遲了學校的正常開學,在舉國上下共同抗擊疫情的特殊環(huán)境下,在“停課不停學”的號召下,學生、家長和教師在沒有充分思想準備的前提下,投入到了居家辦公、線上教學的教育實踐中。各種線上教學平臺、線上教育軟件、教師線上教學培訓紛至沓來,一時間讓教師、學生和家長都目不暇接,手忙腳亂。
說實話,線上教學對于中小學教師,尤其是農(nóng)村中小學教師而言,是一個全新的課題和大膽的嘗試。一個多月的線上教學,大家從最初的慌亂和迷茫,逐漸變得從容和淡定。在不斷的學習和總結中,教師初步厘清了線上教學的規(guī)律,擁有了一定線上教學的實踐經(jīng)驗。網(wǎng)上教學從開始的雜亂無章變得有章可循,有規(guī)可依,逐步進入正軌。
但不可否認,在實際的線上教學中依然存在著不少亟待解決的問題,比如:就教師而言,教師的線上教學設施設備配置不足,線上隔屏教學自身能力素養(yǎng)不足,線上教學課堂效率如何提高,學生隔屏學習狀況把控不清……就學生而言,學生居家線上學習如何監(jiān)控,家長在線上學習中的角色如何定位等。
一個多月的線上教學,有名師名家的線上教學,有集中統(tǒng)一的線上教學,也有學校自行組織的線上直播教學……新穎的教學形式,迥異的教學風格,巧妙的教學藝術,一時間可謂是琳瑯滿目、精彩紛呈,贏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但隨著線上教學的深入開展,學生和家長的新奇感消失,隨之而來的是學生的學習效果大打折扣。
好的教學形式,學習效果卻讓部分家長和教師大跌眼鏡,更讓部分學生產(chǎn)生了焦慮情緒。出現(xiàn)這樣的局面,涉及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深層次的,有些可能是短期內(nèi)無法解決的。但作為教育工作者,線上教學的直接參與者,如何確實有效地讓線上教學效果達到最大化、最優(yōu)化,卻是我們要直視和研究的課題。要實現(xiàn)這一目標,其根本途徑就是:夯實線上教學的“硬內(nèi)核”。
線上教學的“硬內(nèi)核”,簡而言之,就是教學相宜。親其師,信其道。線上教學始之初,部分教育主管部門出于種種考慮,多采用一些名師大課堂的形式開展,其主觀愿望和目的是好的,確實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課堂是需要互動的,是需要學生參與的。線上集中統(tǒng)一的名師大課堂,由于教師不熟悉學生,學生不了解老師,學生線上課堂學習更像是個看客、過客。更為重要的是學生基礎不一樣,導致許多學生學習時囫圇吞棗、疲于應付,其教學效果也就可想而知。
形式是為內(nèi)容服務的,課堂更是為學生服務的。線上課堂教學效果好不好,課堂教學質量優(yōu)不優(yōu),最有發(fā)言權的應該是學生。好的形式,必須要有好的內(nèi)容作支撐,才能真正地讓學生滿意、家長放心。
因此,學校要真正夯實線上教學的“硬內(nèi)核”,就必須在 “三精”上下功夫。首先,線上教學要精細化管理。學校要結合教師實際,有針對性地加強線上教學的業(yè)務培訓,尤其是線上教學技術層面、突發(fā)狀況的應急處理和線上教學課堂管理等方面,提升教師線上教學這一新領域的教學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為線上教學的有效開展打好基礎,同時對于線上教學的常規(guī)管理要探索、科學、規(guī)范、細化,比如線上集體備課、集體研修、統(tǒng)一教學進度、線上聽課等要結合線上教學特點明細要求,強化督導落實,切實增強教師線上教學的責任感。
其次,線上教學要精心準備。凡事預則立。線上教學對教師的要求更高,教師的課堂更開放,面對的群體既有學生又有家長,稍有不慎就會產(chǎn)生巨大的反響。從事線上教學教師要注意整合教育資源,精心設計符合自己班情、學情的教學內(nèi)容,優(yōu)化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錘煉課堂教學語言,注重個人形象,讓課堂像磁石一樣緊緊地吸引學生。同時,線上教學的教師在準備教學時,還應充分考慮線上教學的“意外”,不打無準備之仗。
第三,線上課堂要精彩互動。課堂因互動而精彩,互動的課堂才有活力,互動的課堂才有生成。線上教學是隔屏教學,教師一味地唱“獨角戲”,不僅自身尷尬,更讓學生在課堂上味同嚼蠟。因此,在線上教學中,教師要精心預設、編排內(nèi)容,采取恰當?shù)男问脚c學生進行積極互動,如連麥對話、文字互動、圖片上傳、語音互動等方式,在多種形式的互動中,讓精彩不斷生成,更讓學生有強烈的存在感和獲得感。
線上教學,作為特殊情況下出現(xiàn)的新模式,已然輕輕地走進了課堂,走入了教師,走近了學生。它必將會隨著教育信息化的深入推進,更加迅猛地、高效地融入到學校教育中。作為新時代的教育工作者,讓我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潛心研究、扎實做好線上教學的“硬內(nèi)核”,助力教育事業(yè)高質量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