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奇,楊 亮,吳金晶
(中南大學湘雅二醫(yī)院,湖南 長沙 410000)
哮喘是兒科中常見的肺部疾患[1],發(fā)病有緩有急,致病因素為花粉、飲食、遺傳、氣候等。發(fā)病前2d大部分患兒存在眼部紅腫、鼻癢、流淚等癥狀,發(fā)病后呼吸時出現(xiàn)明顯哮鳴音,反復咳嗽,嚴重時出現(xiàn)呼吸困難,嚴重威脅患兒健康。本研究抽取2017.2.6-2018.2.6我院收治的哮喘患兒90例,分組護理,探究個體化健康教育對哮喘患兒的影響,詳情見下。
抽取2017.2.6-2018.2.6我院收治的哮喘患兒90例,隨機分組,其中,對照組45例,男29例,女16例,年齡1~8歲,平均年齡(4.5±2.6)歲;研究組45例,男30例,女15例,年齡1~9歲,平均年齡(4.6±2.7)歲,醫(yī)院倫理委員會通過此次研究。
納入標準:a均被確診為哮喘患者;b存在呼氣性哮鳴音;c喘息發(fā)作不小于3次;d簽訂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a先天性心臟病患者;b精神疾病者;c先天畸形者;d不配合研究者。
一般資料上,90例哮喘患兒的數(shù)據(jù)無差異,可對比。
兩組均實施環(huán)境護理、用藥指導、霧化吸入干預等常規(guī)護理,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健康教育,如發(fā)放哮喘的有關(guān)知識宣傳冊、口頭講解哮喘相關(guān)知識等。研究組行個體化健康教育:a設(shè)立專家組,每周一次復診,了解其病情恢復情況,以患兒的實際病情為基礎(chǔ),向患兒、患兒家屬進行針對性的哮喘基礎(chǔ)知識、相關(guān)急救措施、預后干預等內(nèi)容的宣教。b飲食指導:把飲食方面的相關(guān)禁忌列出清單交給患兒家屬,日常中,禁止患兒食用刺激性食物,同時,注意患兒的過敏情況,減少、避免其與過敏源接觸。c用藥教育:講解藥物的用法、使用原則、注意事項、不良反應及治療效果等,著重講解用藥的重要性,叮囑家屬監(jiān)督患兒按時、按量服藥。d個體化心理教育:了解患兒的年齡、興趣愛好、病情等內(nèi)容,分析其負面心理的原因,個體化地給予心理教育,通過小活動、講故事、看動漫等方式開導患兒,緩解其焦慮感,提高治療配合度。
(1)觀察兩組的治療依從性,依從率=100%-不依從率。
(2)兩組的治療效果,有效率=痊愈率+有效率。(痊愈:哮喘的主要癥狀消失;有效:哮喘的癥狀改善,由重度、中度好轉(zhuǎn)為輕度哮喘;無效:患兒的病情無改善,甚至加重。)
(3)隨訪1年,記錄比較兩組的哮喘控制情況(急性發(fā)作次數(shù)、住院次數(shù)。)
護理后,研究組的治療依從率為95.56%高于對照組77.78%,P<0.05,見表1。
表1 依從性(n,%)
護理后,研究組的護理有效率為93.33%高于對照組75.56%,P<0.05,見表2。
表2 護理效果(n,%)
護理后,研究組的哮喘控制情況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哮喘控制情況(,次)
表3 哮喘控制情況(,次)
組別 急性發(fā)作 住院次數(shù)研究組(n=45) 8.37±3.53 1.56±0.81對照組(n=45) 18.95±5.31 3.18±1.47 T值 11.1307 6.4748 P值 0.0001 0.0001
小兒哮喘臨床表現(xiàn)為喘鳴、反復性咳嗽、呼吸困難等,是種慢性呼吸道疾病,具有極高的發(fā)病率,嚴重危害患兒的健康[2]。臨床上一般為藥物治療,治療時間長,加上病情折磨,患兒極易出現(xiàn)治療依從性差的情況,影響病情康復[3]。
常規(guī)的健康教育主要通過口頭講解、發(fā)放宣傳冊等方式進行教育,教育過于形式化,不考慮患兒及家屬的可接受程度,缺乏針對性,從而導致教育效果不佳。
個體化健康教育根據(jù)患兒及家屬的實際情況,遵循個體化、針對性的原則[4],向患兒及家屬進行個體化健康教育,同時,查漏補缺,對患兒及家屬進行針對性的補充教育,另外,了解患兒的愛好、興趣等,通過小活動、游戲、畫冊等方式,開展個體化教育,針對性地提高患兒、家屬的疾病知識水平,改善負面情緒,提高治療依從性,改善患兒病情。
結(jié)果顯示,護理后,研究組的依從性、治療有效率均高于對照組,哮喘控制情況(急性發(fā)作次數(shù)、住院次數(shù))均少于對照組,P<0.05。
綜上,對哮喘患兒實施個體化健康教育,能明顯提高患者的依從性評分,改善其病情,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