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玲
岑溪市婦幼保健院兒科,廣西岑溪 543200
孤獨癥譜系障礙(ASD)是一組以社會交往障礙、言語和非言語交流障礙、 狹隘興趣與刻板行為為主要特征的發(fā)育障礙性疾病[1]。 相較于行為矯正以及特殊訓練,中醫(yī)針灸無疑為小兒孤獨癥譜系障礙的診療找到了一條新的診療路徑[2]。 中醫(yī)針灸主要是通過患病兒童的個體不同,予以辨證診療[3]。 單獨中醫(yī)針灸診療,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4]。 該文提出了中醫(yī)針灸結合綜合康復訓練的方法,對小兒孤獨癥譜系障礙的患病兒童進行醫(yī)治。 該次研究選取選擇該院兒童康復科于2016年1 月—2019年8 月期間收治的孤獨癥譜系障礙患病兒童90 例作為研究對象進行研究,現(xiàn)報道如下。
選擇該院兒童康復科收治的孤獨癥譜系障礙患病兒童90 例作為研究對象, 分成即對照組與實驗組,45 例/組。實驗組45 例患病兒童中:男童30 例,女童15 例;年齡1 歲8 月~6 歲9 月。對照組45 例患病兒童中:男童31 例,女童14 例;年齡1 歲8 月~6 歲9 月。 納入標準:所有研究對象均為孤獨癥譜系障礙患者; 所有研究對象均知情并同意該次調查。 排除標準:不能夠配合該次調查者。 將2組患病兒童的年齡與性別等基礎資料進行對照,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1 對照組診療方法對照組接受綜合康復訓練,具體如下:①應用行為分析療法:采用行為主義原理,以正性強化、負性強化、消退、懲罰等技術為主矯正孤獨癥譜系障礙兒童的各類問題和異常行為, 同時促進孤獨癥譜系障礙兒童各項能力的發(fā)展。 ②結構化教育:通過構建結構和視覺支持,提升對ASD 患病兒童環(huán)境、任務和工作內容的理解和實施,提升ASD 患病兒童的獨立性、活動時間。 ③地板時光: 在患兒獲得一定配合能力的基礎上進行各種互動游戲,訓練中要求訓練師表情豐富夸張、語調抑揚頓挫,從而提高患兒共同注意以及對他人的心理理解能力。 ④感覺統(tǒng)合訓練:指基于兒童的神經需要,引導對感覺刺激作適當反應的訓練,其目的不在于增強運動技能,而是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建立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在游戲中感到快樂,在訓練過程中注重語言交流。 ⑤認知訓練:訓練內容以認知發(fā)展訓練為基礎,ASD 患病兒童的多重認知是通過圖形、數(shù)字、符號、文字等方法培養(yǎng)出來的。 ⑥作業(yè)療法:根據(jù)特定環(huán)境中的感覺、運動、認知和心理技能作為基礎, 對患病兒童進行護理、 游戲和學校教育方面的培訓,以解決生活、學習和社會交往中的問題。 ⑦語言訓練:進行嚴格的分階段的語言評估,從簡單的發(fā)音、對語言的理解到語言的表達訓練,促使患病兒童的語言發(fā)育。 ⑧聽覺統(tǒng)合療法: 通過讓患兒聽經過特殊的儀器調配和過濾過的音樂的方法來糾正聽覺系統(tǒng)對聲音處理失調的現(xiàn)象,同時刺激腦的功能活動,從而改善患兒的情緒、行為和促進語言的發(fā)育。
1.2.2 實驗組診療方法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中醫(yī)針灸療法,具體如下:①頭針:選擇患病兒童頭部穴位/區(qū)域,包括語言1 區(qū)、語言2 區(qū)、語言3 區(qū)、情感區(qū)、心肝區(qū)、腦三針、視區(qū)、智九針和百會等。 頭針施針為常規(guī)消毒后,針尖于頭皮呈15~30°角快速刺入皮下,針尖到達帽狀腱膜下層時,沿穴位平刺0.5~1.5 寸再行針,中途每間隔20 min 捻針1 次,共捻針3 次。 頭針1 次/d,每次留針1~2 h。 所有患病兒童都是連續(xù)的診療,20 次為1 個療程。②體針:太溪、絕骨、啞門、醒腦開竅、手智三針、足智三針、開四關、定神三針等,所有穴位直刺0.5~1 寸,期間限制患兒的活動,留針30 min,1 次/d,20 次為1 個療程。
對照兩組成效,患兒對名字的反應、與他人眼神交流時間;診療前后孤獨癥行為評定量表(ABC)、嬰兒社會生活能力量表(SM)、兒童期孤獨癥評定量表(CARS)量表總分。
該次研究當中的所有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 22.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以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n(%)]表示,進行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實驗組患病兒童診治成效總有效率為97.77%, 明顯高于對照組患病兒童的84.44%%,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1。
表1 兩組患病兒童診治成效比較[n(%)]Table 1 Comparison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effect of two groups of sick children[n(%)]
實驗組患病兒童各項評分明顯好于對照組患病兒童,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2。
表2 兩組患病兒童各項評分比較[(±s),points]Table 2 Comparison of various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of sick children[(±s),points]
表2 兩組患病兒童各項評分比較[(±s),points]Table 2 Comparison of various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of sick children[(±s),points]
注:與對照組治療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bP<0.05
組別 ABC 量表總分 SM 量表總分 CARS 量表總分對照組(n=45)診療前診療后實驗組(n=45)診療前診療后76.13±6.47(70.61±4.42)a 7.12±1.19(7.45±1.57)a 33.3±3.78 32.7±3.89 76.12±5.85(63.45±2.10)ab 7.12±1.19(8.45±2.18)ab(33.5±3.68)a(30.4±3.55)ab
實驗組對名字的反應以及與他人眼神交流改善時間均好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病兒童對名字的反應好轉時間評分、與他人眼神交流改善時間比較[(±s),d]Table 3 Comparison of time response scores of two groups of sick children to name improvement and time improvement of eye contact with others[(±s),d]
表3 兩組患病兒童對名字的反應好轉時間評分、與他人眼神交流改善時間比較[(±s),d]Table 3 Comparison of time response scores of two groups of sick children to name improvement and time improvement of eye contact with others[(±s),d]
組別 對名字的反應好轉時間 與他人眼神交流改善時間對照組(n=45)實驗組(n=45)t 值P 值33.31±2.14 23.09±1.30 8.266 0.016 34.12±1.43 20.12±0.19 9.242 0.024
孤獨癥,也稱為自閉癥,是一種常見的先天性疾病。自閉癥譜系障礙是一個延伸到典型自閉癥核心的概念?;颊哂袊乐氐纳鐣系K,無法融入正常的社會生活。 小兒孤獨癥譜系障礙, 一般會被認為與以下幾種因素有著異常緊密的關系:①遺傳因素。 醫(yī)學上雖然對于遺傳與孤獨癥譜系障礙的研究并未深入, 研究認為遺傳對于孤獨癥譜系障礙的出現(xiàn)有著很大的影響[5]。 ②圍生期因素。 圍生期出現(xiàn)的種種并發(fā)癥,對于孤獨癥譜系障礙的出現(xiàn),亦有很大的影響。③免疫學系統(tǒng)因素。免疫系統(tǒng)出現(xiàn)異常也是導致兒童出現(xiàn)孤獨癥譜系障礙的元兇之一[6]。 ④神經內分泌和神經遞質。 這與多種神經內分泌和神經遞質功能失調相關[7]。
針灸療法能有效疏通經絡,調節(jié)人體陰陽平衡[8]。 頭部針灸能改善大腦皮層功能,修復腦組織損傷。 中醫(yī)認為自閉癥兒童屬于“心神病變”范疇[9]。 因此,頭針能有效修復孤獨癥譜系障礙兒童受損腦組織,改善大腦皮質功能,疏通經絡[10]。 四神聰和百會穴位通過針灸調節(jié)臟腑經絡,增強兒童記憶力。
此次研究中,對照組采用綜合康復訓練,實驗組采用綜合康復訓練結合針灸診療。 結果表明,在患病兒童診治成效上,實驗組總有效率為97.77%,明顯高于對照組84.44%。在患病兒童各項評分方面, 實驗組兒童評分明顯好于對照組。 在患病兒童對名字的反應好轉時間評分、與他人眼神交流改善時間方面, 實驗組對名字的反應以及與他人眼神交流改善時間均好于對照組。
通過此次實驗的結果,可以看出,針灸結合綜合康復訓練,對于小兒孤獨癥譜系障礙的出色診治效果。 學者張婕等[11],選取48 例患有孤獨癥譜系障礙的患病兒童,針灸+綜合康復訓練聯(lián)合組患病兒童診治成效總有效率為95%,明顯高于綜合康復訓練組患病兒童的86%。針灸+綜合康復訓練聯(lián)合組診療前ABC 量表總分(75.16±5.85)分,SM 量表總分(7.14±1.18)分,CARS 量表總分(31.6±3.57)分。 此外,學者王文英等[12]也對此進行了深入的研究,針灸+綜合康復訓練聯(lián)合組患病兒童診治成效總有效率為90%,明顯高于綜合康復訓練組患病兒童的82%%。 并且針灸+綜合康復訓練聯(lián)合組對名字的反應以及與他人眼神交流改善時間均好于綜合康復訓練組。 該次實驗研究的結果,與上述學者的研究基本一致。 由此可見,對孤獨癥譜系障礙兒童,針灸結合綜合康復訓練診治,應多加運用。
綜上所述, 針灸結合綜合康復訓練可以有效緩解ASD 兒童的臨床癥狀,提升ASD 兒童的社會生活能力,有助于ASD 兒童的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