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國偉
山東省鄆城縣人民醫(yī)院耳鼻喉科,山東鄆城 274700
慢性咽炎是臨床比較常見的耳鼻喉科疾病之一,臨床對于該病多是采取藥物治療, 存在需用藥時間較長及長期服藥帶來的不良反應(yīng)及部分患者療效欠佳等, 給患者帶來一些不利影響。 臨床證明,選擇霧化吸入治療方法或藥物配合霧化吸入的方法可以提高治療效果, 縮短病程,減少患者藥物治療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yīng),同時改善慢性咽炎患者的炎癥。 霧化吸入治療就是將特定治療藥物制成氣霧劑,在超聲的幫助下或是氧驅(qū)動霧化給藥的方式,來改善患者的炎癥[1]。 該次研究對該院2016年8 月—2017年9 月接受治療的隨機選取的部分慢性咽炎患者進行分析,探討霧化吸入臨床治療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該次研究分析的對象是該院治療的其中70 例慢性咽炎患者,隨機分成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35 例。 患者均有出現(xiàn)咽部不適咽部異物感、癢感、脹感等。 對照組患者年齡是33~76 歲,平均(52.8±5.3)歲;女性15 例,男性20例;病程1~12 個月,平均病程是(4.2±0.8)個月。 研究組患者年齡在34~75 歲,平均年齡(53.4±5.6)歲,女性16 例,男性19 例;病程2~11 個月,平均病程是(4.1±0.9)個月。 兩組患者這些一般性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有比較的可能。 該研究所選病例已經(jīng)過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或家屬知情并同意。
對照組:選擇常規(guī)藥物口服治療。 給予患者口服金嗓利咽丸(國藥準字號Z61020812)2 次/d,9 g/次,再給予西瓜霜潤喉片(國藥準字號:Z45021602),口服使用,2~4 片/次,0.6 g/片,3 次/d。
研究組:給予霧化吸入方式進行治療。 藥物組成有:α-糜蛋白酶5 mg、地塞米松5 mg、慶大霉素8 萬U,加入20 mL 生理鹽水,制作成噴霧溶液,使用霧化儀器和高壓泵入的方式,保證氣霧劑充分接觸患者的咽喉部位,2 次/d,20 min/次,以1 周為1 個療程。 之后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癥狀改善情況。
觀察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 以及隨訪觀察有無復(fù)發(fā)情況。 療效標準:治愈:表示患者臨床癥狀完全消失,沒有咽部不適等情況;顯效:表示患者癥狀得到改善,有輕微咽部不適感、異物感或輕微癢感、脹感情況;有效:表示患者癥狀有所減輕,咽部不適感、異物感及癢感、脹感等減輕;無效:表示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癥狀沒有變化,病情沒有改善。
對兩組患者的咽部不適感、異物感、癢感、脹感等癥狀改善時間進行觀察和記錄。 同時,統(tǒng)計兩組患者的復(fù)發(fā)情況臨床治療效果。
所有研究數(shù)據(jù)均錄入SPPSS 18.0 統(tǒng)計學(xué)軟件上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進行t 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n(%)]表示,進行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P>0.05)。 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對比[n(%)]Table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informa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cases/%)]
續(xù)表1Continued Table 1
研究組患者中治愈25 例,顯效6 例,有效3 例,總有效率為97.1%(34/35); 對照組患者中治愈8 例, 顯效10例,有效9 例,總有效率為77.1%(27/35)。 研究組患者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χ2=7.648,P<0.05)。 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對比[n(%)]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n(%)]
研究組患者的咽部不適感、異物感、癢感改善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t=4.303、3.182、2.776,P<0.05)。 見表3。
表3 兩組患癥狀改善時間對比[(±s),h]Table 3 Comparison of symptoms improvement time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s),h]
表3 兩組患癥狀改善時間對比[(±s),h]Table 3 Comparison of symptoms improvement time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s),h]
組別 咽部不適感 咽部異物感 癢感研究組(n=35)對照組(n=35)t 值P 值1.5±0.8 3.8±1.1 4.303<0.05 2.1±0.3 3.8±1.2 3.182<0.05 2.1±0.5 4.0±1.4 2.776<0.05
研究組患者隨訪6~7 個月、1~2年復(fù)發(fā)率8.5%(3/35)、2.8%(1/35) 均顯著低于對照組14.8%(5/35)、22.8%(8/35),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χ2=5.642、6.988,P<0.05)。 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復(fù)發(fā)情況對比[n(%)]Table 4 Comparison of recurrence of patients in two groups[cases/%]
霧化吸入治療咽喉疾病比較常用于急性咽喉炎的治療, 該科近年將之用于慢性咽炎的治療中亦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慢性咽炎是發(fā)生在咽部黏膜、 黏膜下組織及淋巴組織的慢性炎癥。 彌漫性炎癥常為上呼吸道慢性炎癥的一部分,而局限性炎癥則多為咽淋巴組織的炎癥。 該病常見于中年人,病因復(fù)雜。 病程常較長,癥狀易于反復(fù)發(fā)作,常遷延難愈,臨床上可分為慢性單純性咽炎,慢性肥厚性咽炎,慢性萎縮性及干燥性咽炎。 主要表現(xiàn)為咽部黏膜慢性充血,黏膜下結(jié)締組織增生,后壁呈顆粒狀隆起,咽腭弓后常見增生之側(cè)索,據(jù)報道慢性咽炎占咽喉疾病的20%。
慢性咽炎臨床治療中,常見反復(fù)發(fā)作的情況,同時也會受到鼻咽炎、氣管炎、鼻竇炎、扁桃體等炎癥的刺激,而且如果是過度的吸煙、飲酒,或是被有害氣體感染都會造成慢性咽炎復(fù)發(fā)[2-3]?;颊甙l(fā)病后多表現(xiàn)為局部炎癥, 臨床采取霧化吸入的方式,其實就是壓縮空氣,將藥物以液體形式霧化,一般粒徑在1~5 m,藥物可以直接作用到患者的病變位置,并可以使藥物均勻分布在患者病灶處,這樣使局部物理沉積濃度增加,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減少患者咽部的癥狀,臨床抗炎效果顯著[4-5]。 另外,如果長期使用口服藥物進行治療,會降低藥物療效,同時可以造成患者腸胃不適等不良反應(yīng)。 使用霧化吸入進行治療可以減少藥耗,而且霧化藥物可以濕潤黏膜,保護咽部的作用,對氣流也有一定的沖刷作用, 可以實現(xiàn)給予局部按摩和噴浴的效果[6-8]。
崔云江等[9-12]相關(guān)醫(yī)學(xué)研究表明,霧化吸入治療耳鼻喉科患者具有理想的療效, 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降低患者的復(fù)發(fā)率(23.3%→3.3%)。 該次研究中,使用慶大霉素具有殺滅革蘭陽性菌、革蘭陰性菌的功能,地塞米松具有消炎抗過敏的功效,α-糜蛋白酶可以快速分解蛋白質(zhì),促進對黏膜的清潔和藥物吸收。 研究組患者中治愈25 例,顯效6 例,有效3 例,總有效率為97.1%(34/35);對照組患者中治愈8 例,顯效10 例,有效9 例,總有效率為77.1%(27/35)。 研究組患者的咽部不適感、異物感、癢感、脹感改善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 研究組患者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研究組患者隨訪6~7 個月、1~2年復(fù)發(fā)率8.5%(3/35)、2.8%(1/35) 均顯著低于對照組14.8%(5/35)、22.8%(8/35)(P<0.05), 和上述研究結(jié)果一致。 這些充分說明霧化吸入治療的臨床效果顯著。
綜上所述, 對耳鼻喉科患者采取霧化吸入的方式進行治療,臨床效果顯著,患者復(fù)發(fā)率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