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君
摘? ?要:農業(yè)是我國國民經濟發(fā)展的基礎,水稻作為我國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 提高水稻質量有利于推動我國農業(yè)的發(fā)展,提高水稻種植戶的收入。詳細介紹了水稻病蟲害的防治方法,根據(jù)水稻病蟲害的不同,采取相應的測報方式及運用不同的生物農藥防治水稻病蟲害,促進水稻的健康生長。
關鍵詞:水稻;病蟲害防治;生物農藥;應用
文章編號: 1005-2690(2020)09-0073-01? ? ? ?中圖分類號: S435.11? ? ? ?文獻標志碼: B
2019年江蘇省邳州市種植水稻面積達3.26 hm2,其中議堂鎮(zhèn)是水稻種植面積最大的鄉(xiāng)鎮(zhèn),水稻種植業(yè)在全鎮(zhèn)的經濟發(fā)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水稻種植戶應做好水稻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利用生物農藥控制水稻病蟲害是當前水稻田間管理的重中之重,在保護環(huán)境的同時提高水稻的品質,從而提高農戶的收入,促進當?shù)氐慕洕l(fā)展。
1? ?水稻病蟲害的防治方法
目前水稻最常見的病蟲害主要包括水稻白葉枯病、稻瘟病、稻飛虱及水稻螟蟲等,針對不同的病蟲害發(fā)生時間及為害程度采取不同的防治時間和防治方法?,F(xiàn)如今,大多數(shù)農戶在防治病蟲害時多采用化學農藥的方式,這種方法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但若是農戶在使用過程中使用過量,很可能給環(huán)境帶來影響,對人類身體健康也造成了一定為害。與此同時,化學農藥的使用雖然可以有效殺滅水稻病蟲害,但同時也殺死了作物益蟲,若長時間使用該方式進行防治,很可能使一些害蟲產生抗藥性,一旦加大劑量使用將污染環(huán)境。生物農藥主要是指利用微生物控制消滅病蟲害,種植戶使用天然的物質防治病蟲害,既可以達到傳統(tǒng)農藥的效果,同時也可以減少化學農藥對水稻品質的影響,農戶若將該方法用到日常的病蟲害防治中,不僅可以避免傳統(tǒng)方式產生的負面影響,同時也可以取得良好的防護效果。
2? ?水稻病蟲害中生物農藥的應用
2.1? ?稻白葉枯病的生物農藥應用方法
稻白葉枯病是一種細菌性病害,該病害的發(fā)病原因主要是種子帶菌、稻草帶病及田間殘留病株稻樁。病菌從植株的傷口處進入水稻體內,病斑先出現(xiàn)在植株的葉尖或葉片上,最初為黃綠色或暗綠色的斑點,隨著病菌的不斷擴大,沿葉脈擴展后導致葉片枯死。該病菌可以在病株稻樁上越冬,其發(fā)育溫度在26~30 ℃,通過風雨也可以進行傳播,一旦出現(xiàn),對水稻的影響范圍將不斷擴大。該病菌出現(xiàn)的主要原因是稻田低洼易積水及土壤中氮肥施灑過多。為了有效預防該病害的發(fā)生,首先要選擇抗白葉枯病品種,在水稻播種前對種子進行浸種消毒處理,同時選用抗白葉枯病的農藥在苗期和生長中后期進行防治。同時注意在水稻田間管理過程中需要做到淺水勤灌,避免水稻長時間積水。
2.2? ?稻瘟病的生物農藥應用方法
稻瘟病是最常見的水稻疾病,各個生育期均可出現(xiàn)。該病害的發(fā)生與水稻的品種、種植條件及生長過程中的栽培管理均有一定關系,該病菌繁殖速度快,較容易在水稻中大面積蔓延。防治措施主要是選擇抗病品種及使用化學農藥進行防治,因農藥對植株會產生負面影響,故種植戶可以采用生物農藥治療方式。稻瘟病的生物防治手段主要包括微生物農藥、植物源農藥及植物保衛(wèi)素3種。微生物農藥分為農用抗生素和生防微生物2種,其中農用抗生素方法使用的時間較長,并對稻瘟病的防治起到一定的作用。植物源農藥是指在具有殺蟲殺菌功效的植物中提取后的產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殺滅病菌。例如,印度楝樹種子的提取物可以有效抑制稻瘟病菌的生長。植物保衛(wèi)素是指當植株受到病害因子侵入時,其自身產生一定的抗菌物質,保護植株免受病蟲害病菌的影響。種植戶可以使用稻殼酮B、櫻花素、稻殼酮A等抑制稻瘟菌絲的生長[1]。
2.3? ?稻飛虱的生物農藥應用方法
稻飛虱主要有白背飛虱和褐色飛虱2種,其主要是以成蟲、若蟲在植株的基部吸吮汁液,阻塞了水稻輸導組織,影響水稻的正常生長。在防治時需要始終堅持預防為主、綠色防控原則。水稻種植戶可以使用保護天敵的方式進行稻飛虱的防控。在田間,黑肩綠盲蝽吮食稻飛虱的卵液,農田蜘蛛以飛虱為食,均是稻飛虱天敵。農戶在噴灑農藥時可以選擇低毒高效的農藥,保護病蟲害天敵的同時減少化學農藥對環(huán)境的污染。與此同時,種植戶也應加強田間調查,尤其是在水稻的分蘗期、拔節(jié)孕穗期、灌漿期實時監(jiān)測預警。這些時期成蟲大量活躍,農戶應及時采取措施進行防治。農戶在采取生物用藥的同時,也需要結合農田受病蟲害侵擾的實際情況,結合化學藥品進行稻飛虱的防控與治療,使其對稻苗植株的影響降到最低。
2.4? ?水稻螟蟲的生物農藥應用方法
水稻螟蟲又叫鉆心蟲,主要包括大螟、二化螟和三化螟,該病蟲害可能造成水稻孕穗及心枯萎、白穗等。種植戶可以從水稻螟蟲的生物學特性出發(fā),綜合利用生物農藥防治手段,減少化學農藥的投入,完成水稻螟蟲的病蟲害防治工作。種植戶可以噴灑性誘劑誘殺一代成蟲,減少一代成蟲有利于提高二代成蟲的防治效果。除了噴灑性誘劑誘殺成蟲外,農戶也可以使用香根草誘使螟蟲在其大量產卵后再集中滅殺,同時香根草對水稻螟蟲的幼蟲有一定的毒殺作用,可起到一定的防護作用。除此之外,農戶也可以在稻田間飼養(yǎng)家鴨,鴨子在生長期間以害蟲為食,可以有效地減輕病蟲害對稻田的為害。同時,鴨子在田間可以吃稻田間生長出的雜草,排泄物也可以被用來作為稻苗生長的有機肥,有利于水稻的生長[2]。
綜上所述,種植戶在水稻種植期間可以采取生物農藥的方法防治病蟲害。生物農藥的防治方法不僅可以減少化學農藥對環(huán)境的污染,同時也可以提高糧食作物的質量,提升水稻農作物的產量。種植戶可以根據(jù)病蟲害的不同種類及發(fā)生時間,采取針對性的手段完成病蟲害防治,增加農戶收入,促進當?shù)亟洕l(fā)展。
參考文獻:
[ 1 ] 周瑞嶺,楊國兆.探析水稻病蟲害的防治與生物農藥的應用[J].中國農業(yè)文摘-農業(yè)工程,2020,32(1):67-68.
[ 2 ] 覃建華.淺析水稻病蟲害綠色防控的應用技術[J].農家參謀,2019(1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