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輝
進入2020年之后,很多人跟我抱怨理財難做:看著無論買哪個都有機會,實際上買哪個都不賺錢。
房子不好炒了,債券違約頻繁,余額寶收益率跌破2%……春節(jié)過后的股市大家都知道,暴跌,暴漲,暴跌……如此往復循環(huán),3000點就像是邁不過去的坎。新冠疫情全球蔓延,暴漲暴跌的不止中國A股,國外股市也是如此。在這種情況下,尋找最好的機會,就好像逆水行舟,難呀!
可是換個角度想,我們做理財非要逆水行舟嗎?可不可以順勢而為呢?當現(xiàn)在國際原油價格霧里看花之時,我們可以遠離它,不去觸碰;當比特幣爭議多多時,我可以只當看客呀……道理其實大家都懂,就是很多人喜歡抱有僥幸心理去博一博。
大家都明白“只要是風口,豬都能飛上天”,但是遇到看不清風口時呢?有些人拼命想在熊市里找到最牛股,短炒賺大錢,可即使有,也不容易找到。那么,何不順勢而為呢?不去追熱點、炒題材,而是從價值投資的角度,來尋找業(yè)績能穩(wěn)定增長的公司。畢竟,表面是股票價格的漲漲跌跌,其實背后是上市公司的經(jīng)營情況的變化。比如,國家這次下決心搞“新基建”,未來5年光城際高鐵和軌道交通的投資就會超過34400億元,5G基礎設施建設投資規(guī)模預計達24000億元,這得讓多少上市公司業(yè)績暴增?如果在這個時候買入一些發(fā)展?jié)摿薮蟮男禄ü善?,然后長期持有呢?相信這也是一種順勢而為,而且應該也會取得應有的回報。
每過一段時間,我們總能看到“深圳房價暴漲”、“北京西城區(qū)學區(qū)房價格暴漲”之類的新聞,刺激著我們的眼球。房子漲價的有沒有?有。但政府的大政策就是“房住不炒”,市場大環(huán)境造就許多事就像逆水而行,有人成功逆流而上,有人原地踏步,也有人可能被激流沖走。你又會是哪一個呢?如今,當我們還沉浸在過去十幾年房產(chǎn)大牛市的感覺里無法自拔時,其實自己已經(jīng)渾然不覺從順勢而為變成了“逆水行舟”。賺錢,已經(jīng)從“閉著眼睛都能賺”,變成了稍不留意就會虧損。
當大勢不可阻擋,何不順勢而為?做理財?shù)年P鍵在于順勢而為。當余額寶的收益率跌到2%以下時,我們不必非要在貨幣基金中尋找一只相對收益更高一些的“寶寶”,也可以去買點銀行理財產(chǎn)品,運氣好,還能拿到年化4%的收益。當然,我們也可以買進一些穩(wěn)健的基金,或者持有一些高分紅的新基建上市公司股票,不問股價當“股東”。
逆水行舟是一種勇氣,順勢而為又何嘗不是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