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麗麗, 王海濤, 付秀紅
(漯河市中心醫(yī)院/漯河醫(yī)專第一附屬醫(yī)院 婦產(chǎn)科, 河南 漯河462000)
妊娠期高血壓是女性妊娠期常見并發(fā)癥, 以高血壓、 水腫、 蛋白尿等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1-2], 若患者不能及時給予有效治療, 可導致早產(chǎn)、 新生兒低出生體重等不良出生結局, 嚴重時可導致孕婦及胎兒死亡, 危害極大。 硫酸鎂是目前臨床治療妊娠期高血壓的常用藥物, 可有效擴張血管, 達到降壓的效果, 但單獨使用效果存在一定局限[3]。 甲基多巴與拉貝洛爾均具有良好的降壓作用, 在治療高血壓方面效果明顯[4]。 基于此, 本研究旨在探討甲基多巴聯(lián)合拉貝洛爾治療妊娠期高血壓患者的臨床效果, 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回顧性分析2018 年2 月至2019 年3 月我院收治的84 例妊娠期高血壓患者的臨床資料, 根據(jù)治療方法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2 例。 對照組年齡22 ~39 歲, 平均年齡 (28.79±3.46) 歲; 孕周21 ~34 周, 平均孕周 (28.43±2.16) 周; 初產(chǎn)婦30 例, 經(jīng)產(chǎn)婦12 例; 受教育年限9 ~20年, 平均 (14.12±2.43) 年。 觀察組年齡22 ~38 歲, 平均年齡 (28.72±3.51) 歲; 孕周21 ~35 周, 平均孕周 (28.59±2.23) 周; 初產(chǎn)婦31 例, 經(jīng)產(chǎn)婦11 例; 受教育年限9 ~19年, 平均 (14.35±2.39) 年。 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 >0.05), 具有可比性。
1.2入選標準 納入標準: ①符合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診治指南》[5]中相關診斷標準; ②臨床資料與影像學資料均完整;③收縮壓>140 mm Hg 或舒張壓>90 mm Hg。 排除標準: ①合并多種器官功能損傷; ②凝血功能障礙; ③合并惡性腫瘤或其他重癥疾??; ④對試驗藥物過敏; ⑤合并遺傳性疾病。
1.3 方法兩組患者均給予限制活動量、 食鹽攝入量、 鎮(zhèn)靜、解痙、 吸氧、 補充維生素、 補液等常規(guī)治療, 對照組在上述治療基礎上給予硫酸鎂 (自貢鴻鶴制藥, 國藥準字H51021263)治療, 取5 g 硫酸鎂溶于100 mL 5%葡萄糖溶液稀釋, 靜脈滴注, 30 min 滴完, 然后取20 ~25 g 硫酸鎂溶于1 000 mL 5%葡萄糖溶液稀釋, 以1.0~2.0g/h 速度維持點滴, 同時監(jiān)測患者的呼吸頻率、 腱反射等, 避免鎂中毒。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甲基多巴 (鄭州永和制藥, 國藥準字H41022139) 聯(lián)合拉貝洛爾 (江蘇迪賽諾制藥, 國藥準字H32026120) 治療, 為患者建立雙靜脈通道, 一側同對照組, 另一側給予拉貝洛爾50 mg 溶于250 mL 5%葡萄糖溶液稀釋, 以0.1~0.3mg/h 速度靜脈滴注, 口服甲基多巴250 mg/次, 2 ~3 次/d。 兩組患者均連續(xù)治療7 d, 并嚴密監(jiān)測患者的生命體征。
1.4 觀察指標①治療前及治療7 d 后通過超聲心電圖檢測兩組患者的心臟指數(shù) (CI), 通過彩色多普勒超聲 (DC-N6T) 檢測臍動脈血流S/D, 并計算總外周阻力 (TPR); ②記錄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 (頭暈、 頭痛、 發(fā)熱、 消化道不適、 疲乏、 皮疹) 發(fā)生情況。
1.5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24.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 計量資料以±s 表示, 采用t 檢驗; 計數(shù)資料以n (%) 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的CI、 TPR、 臍動脈血流S/D比較治療前, 兩組患者的CI、 TPR、 臍動脈血流S/D 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 >0.05); 治療后, 兩組的CI 高于治療前, TPR、 臍動脈血流S/D值均低于治療前, 且觀察組的CI 高于對照組, TPR、 臍動脈血流S/D 均低于對照組 (P 均<0.05)。 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CI、 TPR、 臍動脈血流S/D比較 (±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CI、 TPR、 臍動脈血流S/D比較 (±s)
注: 與同組治療前比較, *P <0.05。
時間 組別 n CI (L·min-1·m-2) TPR 臍動脈血流S/D治療前 觀察組 42 2.65±0.21 1.61±0.34 3.22±0.73對照組 42 2.62±0.16 1.64±0.31 3.26±0.76 t 0.736 0.423 0.246 P 0.464 0.674 0.806治療后 觀察組 42 3.43±0.48* 1.20±0.21* 2.33±1.02*對照組 42 3.14±0.22* 1.39±0.24* 2.82±1.19*t 3.559 3.861 2.026 P 0.001 0.000 0.046
2.2 兩組的不良反應比較兩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 >0.05)。 見表2。
表2 兩組的不良反應比較 [n, n (%)]
近年來, 妊娠期高血壓發(fā)生率呈明顯上升趨勢。 臨床多給予妊娠期高血壓患者降壓、 補液、 鎮(zhèn)靜、 解痙、 吸氧等治療,并進行相關并發(fā)癥對癥治療, 部分患者分娩后血壓可恢復正常, 但仍有部分患者產(chǎn)后血壓居高不下, 需給予全面、 系統(tǒng)的降壓治療。 目前臨床多采用硫酸鎂治療妊娠期高血壓。 硫酸鎂中的鎂離子可對運動神經(jīng)-肌肉接頭乙酰膽堿產(chǎn)生抑制作用,同時可有效抑制中樞神經(jīng)活動, 解除或降低肌肉收縮, 同時擴張血管平滑肌, 降低血壓。 此外, 硫酸鎂還可以抑制子宮平滑肌收縮, 預防早產(chǎn)[6]。 臍動脈血流S/D 是評估胎兒發(fā)育是否正常的重要指標, 妊娠晚期臍動脈血流S/D>3 時, 提示可能出現(xiàn)胎兒畸形、 臍帶異常、 胎盤功能不良、 胎兒發(fā)育遲緩等不良事件。 本研究在硫酸鎂基礎上采用甲基多巴聯(lián)合拉貝洛爾治療妊娠期高血壓患者, 結果顯示, 觀察組治療后的CI 高于對照組, TPR、 臍動脈血流S/D 均低于對照組, 表明聯(lián)合治療可有效提高妊娠期高血壓患者的CI, 降低TPR 及臍動脈血流S/D,從而增加臍動脈血流量, 提高胎兒供氧量。 分析其原因在于,甲基多巴進入人體后, 能夠通過中樞轉化成甲基去甲腎上腺素(α 受體激動藥物), 刺激中樞神經(jīng)遞質, 抑制外周交感神經(jīng),從而降低周圍血管阻力及腎素活性[7], 最終達到降低血壓的目的。 拉貝洛爾為α 受體及β 受體阻滯劑, 其降壓效果優(yōu)于單純β 受體阻滯劑, 可有效阻斷腎上腺素受體, 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從而控制血壓水平[8]。 甲基多巴聯(lián)合拉貝洛爾具有協(xié)同作用,降壓效果快速、 持久。 本研究結果亦顯示, 兩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無明顯差異, 表明聯(lián)合治療可確保治療安全性。
綜上所述, 甲基多巴聯(lián)合拉貝洛爾治療妊娠期高血壓患者效果顯著, 有利于提高患者的CI, 降低其TPR 及臍動脈血流S/D, 且不會增加不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