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華碧
摘? 要: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是國家富強的資本。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如今青少年面臨著數(shù)不盡的壓力和挫折,這些壓力和挫折可以令孩子們茁壯成長,也可以毀滅一個正在茁壯成長的孩子。人生難免有挫折,人們對挫折的承受能力是不同的,挫折有時也孕育著成功,只要積極地對待挫折,增強挫折承受能力,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就會獲得不一樣的收獲。但當今的孩子從小多數(shù)都是在“溫室”中享受著眾多的寵愛中成長的,多數(shù)耐挫能力不堪一擊,所以,對學生耐挫能力的培養(yǎng)不容忽視。
關鍵詞:耐挫折能力;交往能力;適應能力
人生難免會遇到挫折,正所謂,沒有經(jīng)歷過失敗的人生不是完整的人生。一個人要學會走路,就免不了要摔跤,而只有經(jīng)過摔跌,他才會學會走路。人要學會用笑臉來迎接失敗,用勇氣來應對不幸。只有在挫折的洗禮后,孩子才會真正的長大,成為真正的男子漢,那么我們怎樣培養(yǎng)孩子的耐挫能力呢?
一、樹立榜樣幫助學生從小樹立正確的挫折觀,運用鼓勵式教育,提高耐挫能力
挫折是客觀存在的,是不可避免的。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挫折觀,教會學生對挫折有正確的認識和思想準備,使其對在學習、生活中可能出現(xiàn)的挫折與困難事先有充分的估計,心理有所準備,就會減輕挫折感,增強戰(zhàn)勝挫折的信心與勇氣。俗話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蔽覀兪紫纫逃龑W生以從小就能立下遠大志向的杰出人物為榜樣,還有用學校或班級里戰(zhàn)勝挫折的同學榜樣對學生進行教育。當學生遇到困難和挫折時,就會從這些閃光的形象中獲取勇氣和力量,勇敢地迎接挑戰(zhàn)。例如,學生小波平時考試成績是非常優(yōu)秀的,被選為了語文課代表,但一次只考了七十多分,他沮喪極了,哭了起來。此時我沒有批評他沒考好,而是靜下心來幫他講了海倫?凱勒的故事,他沒有說什么,但從他后來的言行中可看到他的那份堅韌與努力,我想這就是榜樣的力量。
要正確地認識挫折,還應該善于變換角度看待自己所面臨的挫折。英國作家薩克雷有句名言:“生活是一面鏡子,你對它笑,它就對你笑;你對它哭,它也對你哭?!彼哉_認識了挫折,碰到挫折我們就不會感覺痛苦得猶如掉進泥濘的沼澤地,就不會越陷越深,直至不能自拔。
二、開展主題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交往交流能力,深化耐挫教育
可以在班級里面通過開展某些活動課,如“憧憬未來,面對現(xiàn)實”、“我的理想,我的現(xiàn)實”等進行討論,讓學生真正認識到“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引導學生正視挫折,對挫折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對小學生來說,少先隊活動是深化耐挫教育的一條有效途徑。少先隊活動的內容豐富多彩,形式活潑多樣,可利用晨會課開展專題討論,如“說說你心中的名人”,“談談考試不理想怎么辦?”可利用班會課開展主題隊會,如“今天我落選了”、“認識我自己”等,利用假日開展實踐活動,如上街勞動,遠足等,各班主題活動可讓學生自己圍繞主題設計、準備、主持,學生都是主角,他們踴躍地參與活動,在活動的過程中受到感染受到觸動,真正地理解并體會到了挫折教育的內涵,許多同學改掉嬌氣和驕氣,更加踏實勤奮了。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交往交流能力,深化耐挫教育。
三、聯(lián)系生活培養(yǎng)學生堅強意志,提高孩子的社會適應能力,提升挫折教育
當學生遇到挫折時,若意志堅強,耐挫力就較強。反之,耐挫力則較弱,意志、勇敢、目的性的培養(yǎng)問題,是具有頭等意義的問題。我班的一位學生,從小跟著外公過,對外公依賴性很強。上學期因外公得病去世而每日悲傷,上課常遲到早退。我了解情況后,找他談話。勸他如果他外公還活著,決不會希望孫子這樣對待學習。外公去世,確實是個很大的打擊,但只有以化悲痛為力量的堅強意志應對這打擊,才對得起外公。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耐心開導,這位同學很快克服挫折,擺脫了影響,得到較好的效果。本期我班的班長在班干部選舉中落選了,哭得很傷心。我就和他一起找原因:平時只顧自己的學習,對同學幫助不夠;有時不能以身作則;與同學相處時常有居高臨下的驕傲感等。通過自我分析,該學生明白了落選的原因,挫折也就迎刃而解,而且知道了今后努力的方向。以后他不因為此次落選而自暴自棄,反而會在生活、學習中比其他人做得更出色。
四、重視家庭教育,提高學生的耐挫能力
挫折教育不能是孤立的、間斷的,而應是系統(tǒng)的、全面的。應由學校向家庭延伸。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而且小學生約有三分之二的時間是在家里,因此,家庭教育對于學生心理素質的形成有著重要作用?,F(xiàn)代家庭教育存在兩大通?。阂皇悄鐞坌?,二是嚴厲型,這兩種家庭教育對于學生耐挫能力的培養(yǎng)都相當不利,因此,我們必須加強家校聯(lián)系,做好家長工作,形成教育合力。利用家長會、家訪等形式對家長進行必要的教育學、心理學滲透,徹底改變溺愛、遷就等錯誤的教育方法。
總之,在對孩子進行抗挫折的教育過程中,父母的責任重大。家長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主動關注孩子的精神世界,創(chuàng)造和諧關愛的家庭環(huán)境,并講解挫折教育的方法和藝術,在孩子的成長中起到潛移默化的引導作用。挫折教育是一項長期的、艱苦細致的系統(tǒng)工程。在實施挫折教育中,無論在理論上或實踐上都有較多的問題需要研究和探討。成功時給予鼓勵,在孩子遭到挫折時,及時幫助,給孩子樹立正確的挫折觀和積極的人生觀。要實施這一項工程,需要更新教育觀念,端正教育思想,從世界的角度,以未來的眼光,按現(xiàn)代教育的標準,精心組織、安排好各種教育活動,多層次、多形式、多途徑地開展挫折教育,使我國孩子成為素質好、能力強、身心健康的下一代。
參考文獻:
[1]王瑛.中小學德育實效性的概念、判斷及主要影響因素[J].教育科學,2002,(2):44—48
[2]黃杰波.淺談如何在教學中更好地運用鼓勵式教育[J].科技資訊;2010年2期
[3]張晨亮.心里健康對小學生積極情緒和個人資源的影響分析[J] 新校園2017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