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亦文
胡嶸蘋,教育碩士,東莞市東城教育管理中心教研員,道德與法治高級教師,廣東省普通話水平測試員,文化部社會藝術水平考級高級培訓師,東城黨校培訓講師。中國朗誦、少兒播音主持高級培訓師。
◆【榮譽稱號】東莞市道德與法治名師工作室主持人,部編版教材培訓專家,廣東省優(yōu)秀閱讀推廣人,省一師一優(yōu)課評審專家,省科研先進個人,省骨干教師,東莞市名教師培養(yǎng)對象,東莞市品德學科帶頭人,東莞市經典誦讀狀元等十三個榮譽稱號。2016年當選為東莞市人大代表。
◆【思政獎項】堅持教學一線,發(fā)揮名師引領作用帶頭上思政示范課。參與粵教版教材《品德與社會》編寫,承擔省、市骨干教師和教材培訓任務,立志用堅定的思政教師情懷和專業(yè)教學教研水平引領教師執(zhí)著前行。近年來共獲獎90余次,20多篇論文發(fā)表。執(zhí)教的思政課例2次獲全國一、二等獎,7次獲省一等獎,各項教學技能比賽多次獲市一等獎;4次獲“省優(yōu)秀科研成果獎“及“省創(chuàng)新成果三等獎”,5次獲“市普教成果獎”及“教材教學成果獎”;先后指導19名教師獲市品德教學能手稱號,輔導30多個思政課例獲獎。
◆【語言類技能比賽及輔導學生】作為省普通話測試員,多次主持演講、經典誦讀比賽、語言文字年會及各種欄目活動,主持各項教研活動,參與各類比賽。獲首屆東莞市品德教師技能大賽全市第一名,兩次獲市社科聯經典誦讀比賽、演講大賽第一名,多次獲語言類比賽一二等獎。創(chuàng)作的微電影《奔跑吧追夢人》《匠心筑夢綻芳華》獲東莞市優(yōu)秀短視頻獎。培養(yǎng)孩子全面發(fā)展,兩次獲“全國講故事比賽優(yōu)秀指導教師”“東莞市少兒廣播主持大賽優(yōu)秀指導獎”,連續(xù)五年被評為市“最佳指導教師”。連續(xù)七年擔任市青少年活動中心語言藝術教師,任教主持人班,指導朗誦、講故事,兒童劇等各類比賽多次獲國家省市獎。
疫情期間,堅守育人云課堂,組織東城思政團隊和工作室學員將思政小課堂同“疫情防控”大課堂結合起來,承擔28節(jié)思政課例的錄制,宣傳戰(zhàn)“疫”正能量。錄制的課例被東莞市教研室推薦為這個特殊時期的精品資源包。
在驚濤駭浪的抗“疫“斗爭中,每一滴水都值得被歌頌,期間涌現出一個又一個平凡細小卻感人至深的故事,為這場戰(zhàn)“疫”增添了一份又一份溫情。東莞市東城教育管理中心思政教研員胡嶸蘋在戰(zhàn)“疫“中化身“最美督導員”,實地督導東城681間校外培訓機構,堅持不懈鞏固防疫成果。
疫情之下,防“疫“心理疏導也迫在眉睫,胡嶸蘋帶領東城心育團隊,再次化身“最溫暖的知心姐姐”,接力線上咨詢。疫情阻隔了面對面的教與學,卻不能阻隔一顆顆胸懷大愛、敬業(yè)奉獻的心,她又一次化身“最嚴指導老師”,引領名師工作室的學員及東城思政教師勇挑重擔,承擔26節(jié)網絡課,制作讓學生喜歡的思政課。
柔肩擔道義,筑牢抗“疫”新防線
大年初二,胡嶸蘋接到單位通知,要求全員立即到崗,參與疫情防控工作,直到今天她和同事還未停下工作的腳步。東城中小學生校外培訓機構數量眾多,持辦學許可證 125 家,在市場監(jiān)督分局登記注冊的中小學生校外培訓 556 家,校外培訓機構人員很復雜,誰也不知道誰是否安全。有一次,在巡查已培訓機構時,了解到負責人家里的老人就是從湖北過來的,當時嶸蘋和同事立即將情況上報給星城居委會,好在老人已在家隔離已過14天,體溫正常。當時嶸蘋和同事就跟那個負責人坐在一個沙發(fā)上填表,進行防控工作要求布置,值得肯定的是該培訓機構均在網上進行線上視頻,并多次向家長和教師宣傳防疫。了解完基本情況之后,她和同事一起進行消毒,檢查機構所有的物資,是否有各種消毒物品,各個課室是否紫外線殺毒……然后統(tǒng)計數據上報。
第一輪巡察完持辦學許可證 125 家校外機構,足足花了兩個星期。在教育管理中心統(tǒng)一安排下,市場監(jiān)督分局登記注冊的中小學生校外培訓556家也列為培訓機構巡查組的巡查任務。
數量多,人力少,嶸蘋和同事們就想辦法聯合市場監(jiān)督分局和社區(qū),還有網格中心一起去查……校外培訓機構情況復雜,分布雜而廣,防控工作強度大,每天頻繁地與機構門衛(wèi)和負責人進行觸碰,嶸蘋的心里壓力也很大,但無怨無悔,她說,“都是應該做的”,“我們多做一分,疫情風險就會少一分”。
疫情防控,聯絡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線上宣傳,線下排查,每天督促,每日匯報……為確保開學前疫情防控到位,嶸蘋還需要落實9所幼兒園防控,進行開學演練,做到“十個到位”和“五個一律”,細小而繁瑣的任務一個接著一個,她與受檢機構相關負責人進行了溝通,避免因人員流動造成疫情擴散蔓延,最大限度地保障師生及員工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連日勞累,嶸蘋的雙眼布滿血絲,但責任在肩,她的目光依然明亮有神。她的堅守與付出,是危難時刻眾多教研員眾志成城、齊心協力抗擊疫情的一個縮影。
心靈添暖色,搭建戰(zhàn)“疫”連心橋
面對疫情,除了積極防控之外,心理疏導也同樣迫在眉睫。獲得廣東省心理健康教育A證的胡嶸蘋,自2月1日以來多次與部門積極溝通,成立了由17名東城街道專職心理骨干老師或輔導員組建的義務心理援助工作小組,幫助因疫情產生不良心理與行為反應的東城街道中小學師生及家長,為疫情防控助力。
她將心理志愿服務團隊分成上下午兩組人,通過QQ語音通話、留言等方式進行線上心理輔導。從2月10日開始一直到學期開學,每天定時開通線上心理援助服務。“熱線開通伊始,就接到多個咨詢電話。焦慮、憤怒是最常見的情緒問題,其次是懷疑自己患有肺炎,出現失眠、頭痛癥狀等?!彼硎?,東城“心”育平臺的開通,讓大家有了傾訴的渠道,大家可以感受到被關注、被理解、被支持。
在心理輔導這一塊,嶸蘋也會遇上孩子產生各種情緒的現象,她就每天跟心理老師進行跟蹤這些個案,督促心理教師跟孩子溝通,保護孩子的隱私,又能對孩子起到心理疏導作用。
每座城、每個人都在小心翼翼地“隔離著”,但是隔離病毒,不隔離愛,嶸蘋拿出更多的理解和關愛,傳遞更多的信心和力量,和東城心育團隊攜手戰(zhàn)勝疫情,驅散陰霾。
初心擔使命,堅守育人云課堂
東莞學子順利開課的背后,離不開每一位課程開放教師呈現的魅力課堂,更離不開全體老師背后的付出與努力。
2月26日上午9點30分,嶸蘋通過釘釘群視頻會議平臺,組織了工作室“線上研討”會議,以“‘疫情當前,思政教師有擔當”為主題,成員學員及東城教研骨干全程在線參加活動。3月2日,東莞市線上教育正式開啟,全市共44節(jié)中小學思政課,胡嶸蘋名師工作室全體成員和教研骨干積極響應,有27位老師踴躍報名,共承擔了26節(jié)網絡課程的錄制工作。
時間緊迫,嶸蘋主動承擔了開學首周的兩節(jié)網課,從開始備課到交第一節(jié)網課,只有3天時間,到交第二節(jié)網課只有5天時間。嶸蘋錄制三年級《我是獨特的》這兩個課時,加了三個通宵班完成,她很累,但是很開心。嶸蘋的課例在東莞線上開課首播,學生家長紛紛點贊,被東莞市教研室推薦為這個特殊時期的精品資源包。她在接受南方+記者采訪時說:“后方最好的戰(zhàn)‘疫,就是讓家長安心,希望屏幕前的孩子們會喜歡老師們的課。”
為了讓資源及時上送,嶸蘋開始不分晝夜地工作。每一位老師的初稿她都要看一遍,然后錄完音頻后的稿要修改,這樣改教案她就得至少要改四五十篇。老師拍完視頻之后,嶸蘋至少要完整地看一遍再寫意見,加上自己的課一共26節(jié)課,一個視頻15到20分鐘,一邊看一邊寫意見最起碼30分鐘,加起來就是1000多分鐘,那連續(xù)不眠不休要19個小時才能看完。
胡嶸蘋是最嚴格的指導老師,她做事認真,在修改的過程中,每一個細節(jié),每個一詞語她都要進行糾正。有的老師在錄制網課時,音樂不搭,換!語句表達不清,改!表情生硬,批!因為她的嚴要求、高標準,很多老師修改教案三四次,錄屏七八次,才達到她的要求,讓每節(jié)網課既有可觀性,又有實用性。
“大疫當前,風雨同舟攜手共進!把疫情當成教材激發(fā)他們堅韌不拔的家國情懷是我們思政教師的責任!待山河無恙,人間皆安,家人閑坐燈火可暖,愿一切小別離都有大團圓!我們雖不能沖鋒陷陣,但可以在后方做堅強后盾!”這是嶸蘋寫在朋友圈里的一段話。
在這個特殊時期,胡嶸蘋盡自己所能,用專業(yè)知識展現著人民教師的風采與擔當,以“情懷深、敢創(chuàng)新、人格正、素養(yǎng)高”的情懷服務千千萬萬的學子,堅守著教育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