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海燕
摘 ? ?要: 幼兒處于成長時期,對社會感知力還不夠強,且比較脆弱容易受傷,需要監(jiān)護人的保護。雖然幼兒體質相對弱,但是學習能力比較強,且對事物好奇心很重。親子繪本閱讀對幼兒成長的影響和指導的探討,能給幼兒成長帶來一定幫助。
關鍵詞: 親子繪本閱讀 ? ?幼兒成長 ? ?指導
引言
閱讀是幼兒學習的基礎,幼教需要適當培養(yǎng)幼兒的閱讀能力,為幼兒之后學習打下基礎。一般幼兒是指1周歲—6周歲的兒童,幼兒學習能力處于初級階段,在閱讀教學內容方面大多選擇一些圖像或者動畫教學內容,方便激發(fā)幼兒興趣,提高幼兒繪本閱讀能力,為之后學習提供保障。親子繪本閱讀是當前主要幼兒教學方式之一,但親子繪本閱讀教學體系不夠完善,對幼兒繪本閱讀能力的提高造成了障礙。
1.親子繪本閱讀相關概念分析
1.1理論基礎分析
1.1.1隱性知識
隱性知識也被稱為緘默知識,是與顯性知識相對的概念,隱性知識是近代知識理論的重大創(chuàng)新。在隱性知識理論中強調潛在知識能力的提高,拓寬人們對知識吸收的范圍,提高人們的綜合能力。顯性知識主要指可以看得見的相關知識理論,通過各種符號進行記錄的書面文字或者地圖等,例如我們看到的圖書、數學公式等。隱性知識主要指無法用語言進行描述的行為知識,繪本作為顯性知識與隱性知識有機結合的主要載體之一,對幼兒教育意義重大。同時隱性知識比較隨意感性,給幼教教學實踐制造了難題[1]。
1.1.2認知發(fā)展
認知發(fā)展理論是著名的心理學理論,其中皮亞杰是理論的主要代表之一。認知發(fā)展理論認為認知發(fā)展并不是簡單的相互積累與疊加,而是對相關圖式的重組與構建的過程。這一理論常常被稱為動作-圖式認知結構,幼兒通過這一結構不斷加深對世界的認識。認知發(fā)展理論將幼兒認知的全過程分為四個步驟:第一步,感知運動(0歲—2歲)。這一階段幼兒主要通過動作與感覺,逐漸形成對世界的認識;第二步,前運算(2歲—7歲)。這一階段幼兒逐漸具備符號識別能力,但在相關符號認知方面主要依靠直覺思維。第三步,具運算(7歲—11歲)。這一階段幼兒會具備一定依據事實進行推理的能力。第四步,形式運算(11歲—12歲)。這一階段兒童開始逐漸具備抽象思維邏輯能力,不再僅僅依靠具象事物進行推理,在推理中也會利用一小部分抽象思維。
1.1.3圖像化
圖像化理論主要指圖像具有一定的認識獲得功能,人們通過圖像可以獲得各種各樣的信息,為人們認識世界提供幫助。文字與圖形從某種意義上分析,可謂是同宗同源。從文字產生可以窺見一二,最早的文字主要是象形文字,象形文字從結構分析方面來看主要源于現實現象的簡單描畫,從象形文字整體形象進行分析更加具備圖畫的藝術性。之后隨著社會變遷勞動進步,象形文字得到傳承與發(fā)展,文字圖像化逐漸弱化,使文字更具有符號識別功能,而分離出來的圖像則朝著另一個方向發(fā)展,形成多種多樣的圖像藝術。圖像發(fā)展為幼兒教學提供了可能,通過多種多樣圖像又引發(fā)兒童思考,加深幼兒的理解,保障幼兒閱讀教育取得不錯的效果。
1.2親子繪本閱讀影響因素分析
1.2.1幼兒情況
性別造成幼兒學習速度與學習能力存在差別,眾多研究表明女孩的學習速度與能力普遍比男孩優(yōu)越很多。例如,Erkut對男孩與女孩進行數學內容繪本的實驗,結果顯示男孩對幾何模型的學習能力不如女孩強。另外,每一位幼兒都存在獨特性,對事物好奇點不同,理解事物角度存在一定的差別。
1.2.2家庭教育環(huán)境
幼兒能力掌握與外部環(huán)境有很大的關系,尤其是家庭教育環(huán)境直接影響幼兒教學成果。一般家庭教育環(huán)境對幼兒教學成效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父母教育意識。父母教育意識強弱決定孩子能否接受正規(guī)的幼兒教育,如果父母意識比較弱,在親子繪本教育中不參與其中,任由孩子自己探索,親子繪本教育就難以起到真正成效。第二,父母受教育程度。父母教育程度直接關系父母對幼兒學習的理解,通常受教育程度比較高的父母愛在幼兒親子繪本教學中表現得更積極,幼兒學習效果越好。第三,家庭閱讀形式。親子繪本雖然本身過于單一,但在閱讀中父母與幼兒的互動形式可以豐富多樣,以便滿足幼兒需要,提升幼兒教學成效。
1.2.3幼教閱讀教學策略
幼兒自主性不足。在親子繪本教育中父母應該注重相關閱讀指導,指引幼兒正確的閱讀方向,樹立正確的閱讀意識,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幼兒無論是分析能力還是理解能力都十分有限,即使繪本以圖像為主內容為輔,因幼兒能力有限,對很多內容理解也不夠深入,父母此時積極做好引導,幫助幼兒樹立積極的閱讀意識,養(yǎng)成良好的親子繪本閱讀習慣,為孩子成長閱讀能力提高提供保障。
2.親子繪本閱讀對幼兒成長的影響分析
2.1通過親子繪本閱讀教學提高幼兒理解能力
通過親子繪本可有效提高幼兒理解能力,為幼兒以后綜合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礎。幼兒需要不斷成長成為獨當一面的成年人。在幼兒階段對孩子進行親子繪本教學為孩子理解認知結構的完善打下基礎,為幼兒之后成長提供必要條件。親子繪本往往具備有趣的故事情節(jié),幼兒可通過其提高理解能力。另外,家長與幼兒在親子繪本閱讀教學中互動加強、溝通增多、對話增多、探索加深,為幼兒學習自我認知構建提供可能[2](146)。
2.2通過親子繪本閱讀教學教育有利于提高知識思維能力
不同類型知識具備不同特征,通過繪本可以提高幼兒思維能力。幼兒選擇不同的繪本進行閱讀,思維能力也會有所不同。例如,家長為幼兒選擇具有強烈裝飾性與組織性的繪本,讓幼兒在閱讀時提高數學思維能力。組織性與裝飾性的繪本本身體現的內容對數學內容解讀可能并不重要,但幼兒通過裝飾性圖畫與組織性圖畫可以更深入理解相關數學題解題需要的數學信息,為解題提供相應的信息與架構支持。
2.3通過繪本閱讀教學激發(fā)幼兒閱讀學習興趣
幼兒教育處于啟蒙教育階段,學習興趣自然比較濃厚,對孩子日后成長意義重大。幼兒成長除了身心成長之外,還需要知識的積累與沉淀,在知識積累過程中如果孩子本身興趣不足,那么掌握程度自然很難得到保障。通過繪本進行幼兒教育,可滿足幼兒對顏色與圖畫的需求,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幼教或者家長通過對繪本內容巧妙安排與穿插,全面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為幼兒之后學習打下良好基礎[3]。
2.4通過親子繪本閱讀教學提高幼兒學習能力
幼教通過親子繪本閱讀進行教學可以幫助幼兒提高學習能力。幼兒對各科知識理解有限,幼教通過親子繪本將幼兒與家長統一到教學活動中,加強家長與幼兒溝通,方便家長對幼兒學習提供正確指導,幫助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效率。幼教需要關注每一位幼兒的差異,安排教學內容時盡量做到個性化分配親子繪本集體內容,提高整體幼兒教學水平[4]。
2.5通過親子繪本閱讀教學增加幼兒學習經驗
學習能力的提升與學習經驗的不斷積累有很大的關系,幼教通過親子繪本閱讀教學增加幼兒學習經驗,有效促進幼兒學習能力的提高。親子繪本閱讀需要家長與幼兒共同參與,家長與幼兒進行良性互動,一方面家長的鼓勵可以激發(fā)幼兒的探索欲望,增強幼兒的探索能力,為幼兒探索能力進一步提高做足準備。另一方面家長與幼兒互動對幼兒學習經驗的積累大有裨益,幼兒獲得知識渠道首先是游戲,其次是具有針對性的故事。繪本故事性較強,大多來自現實現象,通過繪本閱讀有效促進幼兒學習習慣積累,有效提高幼兒的學習能力。
3.親子繪本閱讀對幼兒指導對策
3.1樹立正確的親子繪本閱讀意識
正確的親子繪本閱讀意識對幼兒學習能力提高大有裨益,無論是家長還是幼教都必須提高親子繪本閱讀重視程度,積極參與到幼兒教育活動之中,為幼兒教學成效提升打下堅實基礎。首先,幼教需要明確親子閱讀教學的重要性,積極投身于繪本閱讀教學之中。幼教需要不斷強化閱讀教學意識,且注重自學能力的提升,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對幼兒進行正確引導,為之后幼兒學習能力的提高營造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5](205)。其次,家長需要注重親子閱讀的形式,協助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家長需要時刻關注孩子心理變化,采取多種多樣的互動形式,保證幼兒積極參與到繪本閱讀學習之中,有效幫助幼兒提高學習能力。再次,提高幼兒重視程度。孩子覺得事情對自己十分重要,自然會注意力集中積極投入,如果覺得不重要就算是外人費盡口舌孩子也不為所動。所以,在親子繪本教學中,幼教與家長需要幫助幼兒提高對繪本閱讀學習的重視程度,為之后幼兒自主學習習慣養(yǎng)成提供便利。
3.2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為了全面提高幼兒的繪本閱讀教學能力,家長與幼教需要共同為幼兒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首先,幼教需要營造良好的班級環(huán)境。幼教在幼兒課堂教學中需要充分利用繪本,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營造積極的班級氛圍,在競爭學習中提高幼兒的學習能力。其次,家長注重幼兒學習環(huán)境營造??梢詾橛變禾峁iT的學習區(qū)域,該區(qū)域內只放一兩件玩具,避免過多游戲對幼兒注意力造成不利影響。在區(qū)域建設之后,家長一定要陪伴幼兒進行繪本學習,方便及時發(fā)現幼兒困惑,及時進行指導,方便幼兒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
3.3科學選擇閱讀繪本
每本繪本內容與意義不同,家長選擇時需要根據幼兒的具體情況進行選擇,以便個性化教學提高幼兒的學習能力。親子繪本種類眾多,目前市面上可以看到親情類、認知類、習慣類、教育類等多種形式,家長要根據幼兒的具體情況適當選擇。例如,幼兒對科普類繪本興趣濃厚,家長便可以適當增加科普類繪本數量。家長在幼兒進行科普類繪本閱讀時還可以適當穿插幼兒不喜歡的繪本,從幼兒學習全程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促進幼兒綜合認知能力的提高。
3.4優(yōu)化繪本閱讀方式
良好的閱讀方式可以使繪本閱讀教學事半功倍,幼教與家長在幼兒日常繪本閱讀學習中需要關注相關繪本閱讀方式的創(chuàng)新,以求繪本閱讀教學成效最大化,為幼兒學習能力提高打下堅實基礎。無論是幼教還是家長不可忽視繪本閱讀的互動性,積極與幼兒進行互動保持整個學習過程的趣味性,為幼兒學習能力提高提供必要條件[6]。家長與幼教可以與幼兒一同參與到繪本閱讀學習之中,與幼兒一同參與到繪本閱讀過程中,強化幼兒教學效果。首先,家長需要做足閱讀前準備工作。家長與幼兒共同選擇繪本,與幼兒共同參與提升幼兒學習感受,為之后親子閱讀效果的強化提供保障。其次,家長在與幼兒一同進行繪本閱讀時需要及時與幼兒進行溝通交流,方便及時掌握幼兒學習情況,適當調整閱讀節(jié)奏,引導幼兒正確積極進行繪本閱讀,保障繪本閱讀教學成效的有效提升。再次,家長注重繪本閱讀教學過程中幼兒學習情況變化程度,及時對幼兒學習態(tài)度、學習時間、學習成效做記錄,方便之后分析。家長要養(yǎng)成記錄習慣,每周或者每天對幼兒學習情況進行記錄,定期進行對比,及時分析繪本閱讀中出現的不足,及時調整優(yōu)化繪本閱讀教學形式與結構,全面提高幼兒學習能力。
結語
親子繪本閱讀對幼兒成長的影響明顯,通過親子繪本閱讀對幼兒進行教學,可以起到提高幼兒理解能力、知識思維能力、閱讀學習興趣、學習能力、學習經驗積累等作用。家長在親子繪本閱讀教學中要積極發(fā)揮作用,引導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有效提高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楊春菊,張喜梅.體驗式幼兒繪本閱讀的價值:從讀寫萌發(fā)到視覺素養(yǎng)[J].學前教育研究,2019(8).
[2]毛惠.親子繪本閱讀對幼兒成長的影響探究[J].好家長,2018(51).
[3]華巖.親子繪本閱讀對幼兒成長的影響芻議[J].明日風尚,2018(7).
[4]廉紫微.循序漸進,快樂閱讀——大班幼兒繪本閱讀指導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上旬),2018(11).
[5]李霞.試析幼兒繪本閱讀指導常見誤區(qū)及對策[J].時代教育,2018(2).
[6]徐穎聰,但菲.兒童繪本的特質與繪本教學實施方法[C]//第十五屆沈陽科學學術年會,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