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小芳
(桂林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廣西 桂林 54100)
作為搶救患者的重要場所,一直以來對于手術室護士的專業(yè)技能要求都很高,不僅要掌握全面的專業(yè)知識,同時也要求護士具有一定的風險管理能力,以滿足手術室的功能要求。但對于新入職的護士來說,護理知識與操作技能靈活性與專業(yè)性極度缺乏,想要保證其專業(yè)能力必須要對其進行針對性的崗前培新。傳統(tǒng)的培新通常是對重點基礎知識進行講解,并描述幾項經常用到的技能,但整個過程靈活性與綜合性的缺失使得整體的培新結果并不理想[1]。而作為一種新式的能夠將發(fā)散性思考具象化的思維工具,思維導圖通過融合案例討論的方式能將更多的枯燥單調的基礎知識技能變?yōu)榫哂袑哟畏置魈攸c的圖形,并以案例討論的方式使得教學過程更加形象化與生動化,提高了新護士的培訓效果。
采取便利抽樣法選擇自2017年7月起至2019年7月終新入職的52例手術室新護士為培訓研究對象,并按照入職順序將其分為觀察組(n=8,思維導圖結合案例討論法培訓)與對照組(n=8,常規(guī)培訓)。其中觀察組中男性2人,女性6人,平均年齡(21.28±2.33)歲。??茖W歷2人,本科學歷14例;對照組中男性3人,女性5人,平均年齡(22.47±2.45)歲。??茖W歷2人,本科學歷14人。兩組護士一般資料差異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培訓包括理論培訓與實踐技能培訓。其中理論培訓又包括職業(yè)精神、職業(yè)防護、健康教育、核心護理制度以及病例書寫等,培訓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在保證護士具有扎實理論基礎的同時也具有一定的實踐操作能力,使其最快的具有護士的職業(yè)素質并為后續(xù)熟悉整個護理流程做好鋪墊;技能操作知識包括手術室基本護理常識、手術室設計、職業(yè)危害與防護以及與麻醉師配合等。兩組護士的授課教師為同一批,持續(xù)的培訓時間為八周,護士們既能夠在臺下聽講,也能在課下對于不明確的問題向老師提問。由于手術室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過多,因此通常情況下技能培訓采取面對面指導的方式,老師對于新入職的護士進行全面指導,并輔助其進行操作。
對觀察組進行培訓應從兩個方面來說。首先是思維導圖法。第一應做好課前準備工作,以思維導圖為基本對新護士進行崗前培訓,重點讓其充分了解思維導圖在其中應用的作用,教師也要根據(jù)思維導圖的有關要求進行教學。以思維導圖培訓成功的案例激勵護士更多以的應用此種方式進行學習,指導護士快速記筆記以及課后復習的相關技巧,提升其學習效率;第二是課題導入,確定培訓內容后就應該及時確定培訓內容[2]。具體的做法是提取教學內容中的關鍵詞,用各種象征性描述方式表示課程要點,例如箭頭、不同顏色以及圖案等,充分展示出其中體現(xiàn)出的層次類型。另外在技能培訓的過程中還要跟隨思維導圖的思路逐步的講解操作要點,讓新入職的護士們快速記下并理解整個護理流程與操作關鍵點;第三是要對已經記下的知識點進行整理,及時歸納總結并鼓勵護士制作具有自我學習特點的思維導圖,便于理解筆記也方便了后續(xù)的復習與資料查閱。
案例分析法的進行應在思維導圖的基礎上進行,以《護理案例匯編》作為基礎資料,通過對這些案例的深度剖析能讓護士們根據(jù)案例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整改與防范措施,讓其從實踐的角度分析案例大大提高了其應對突發(fā)事件的能力。另外要對新護士進行定時培新,就每個月實際發(fā)生的不良事件或發(fā)現(xiàn)的安全隱患進行深度學習,并在培訓主體內容結束后進行討論,提出自己的想法制定相應的問題解決措施。
統(tǒng)計并比較兩組護士理論知識、模擬考試以及操作評分,滿分為100分。
本組研究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的分析和處理,計數(shù)資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平均數(shù)()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各項數(shù)據(jù)均優(yōu)于對照組,二者的數(shù)值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的數(shù)值詳見表1。
表1 理論知識、模擬考試以及操作技能評分比較()
表1 理論知識、模擬考試以及操作技能評分比較()
組別 理論知識 模擬操作 實際操作觀察組(n=8) 88.06±3.63 89.26±4.01 86.08±4.77對照組(n=8) 77.05±5.84 75.21±4.33 75.18±4.19 t 7.551 9.274 7.512 p p<0.05 p<0.05 p<0.05
護士崗前培訓的目的就是為了幫助新護士能快速熟悉護理流程,尤其是手術室護士,由于需要具有多種專業(yè)技能更需要進行完善的培訓以最大程度的提高新護士的整體工作質量。但由于傳統(tǒng)培訓下的培訓質量并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對新護士的要求,專業(yè)水平不足使得護患矛盾發(fā)生的比例逐年上升。因此,采取有效的培訓措施應作為提升整體護士護理質量與專業(yè)水平的前提條件。思維導圖教學法是將護士作為培訓主體,將教學內容轉化為更便于接受的圖形以幫助護士理清學習思路,便于護士的記憶,繼而激發(fā)護士的學習積極性[3];而案例分析法讓護士記住了較多的特殊案例,通過對這些案例進行深入分析不僅避免了類似事件的再次發(fā)生,同時也強化了護士識別與規(guī)避風險的能力,兩種方式綜合應用大大增強了護士的專業(yè)技能水平,提升了學習效率。
綜上所述,對新入職的護士應用思維導圖結合案例討論的方式有效提高了護士崗前培訓的效果,強化了護士護理質量與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