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禎明
摘 要:所謂微寫作,即微型寫作,是篇幅短小的寫作訓練模式。微寫作是一種短小精悍的文體,在微寫作模式下,學生可以結合自己的表達需要,通過簡單的、精練的語言抒發(fā)感情,論述觀點或者是描繪事物。伴隨著“微時代”的到來,微寫作已經(jīng)成為教師開展寫作訓練,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有效途徑。初中階段是學生語文寫作能力成型并逐漸提升的階段,初中語文教師在開展寫作訓練中,可以改變過去長篇大論式的訓練模式,通過微寫作模式的開展,消除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的畏難情緒,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通過循序漸進的方式,在潛移默化中促使學生作文寫作水平的提升。
關鍵詞:初中語文 微寫作 訓練對策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7.031
微寫作訓練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開展,有利于消除學生畏難情緒,提高學生作文寫作水平。新課改下,初中語文教師要善于通過微寫作訓練模式的開展,優(yōu)化作文訓練模式,提高作文寫作能力。
一、微寫作訓練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開展的意義
1.有利于消除學生寫作的畏難情緒
在許多學生眼里,談到作文,都難免會產(chǎn)生“作文難,難作文”的心理。這種畏難情緒作祟,使得許多學生在作文寫作的過程中,往往會因為自己本身的心理障礙而影響寫作的效果。而學生之所以在寫作中存在嚴重的畏難情緒,一個重要的因素在于:過去的作文寫作訓練過于死板,限制文體、規(guī)定字數(shù)等的寫作模式,束縛了學生的寫作思維,同時也容易讓學生因感到困難而產(chǎn)生畏難情緒。筆者認為:寫作,本是一個有感而發(fā)的過程。如果教師在開始進行寫作訓練時,過于提高難度,難免會讓學生產(chǎn)生畏難情緒。和傳統(tǒng)的寫作訓練模式不同,微寫作訓練模式比較靈活,不限制字數(shù),不限制文體,學生可以自由抒發(fā)情感,表達自己的思想見解等。這種靈活自由的寫作訓練模式,一改以往的長篇大論式,有助于消除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的畏難情緒,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2.有利于提高學生的作文寫作水平
我們常說:“三天不練手生?!睂W生的作文寫作而言,日常練筆是提高學生作文寫作水平的必經(jīng)之路。如果教師在開展作文訓練時,只訓練學生寫大作文而忽視小作文的寫作,由于日常練筆不足,學生的作文水平難以得到顯著的提升。因此,在作文寫作中,初中語文教師要將日常作文練筆與大作文訓練有機整合起來,共同提升學生的作文寫作水平。而筆者認為:微寫作不微,見微知著。在日常的作文訓練中,教師強化微寫作訓練的開展。剛開始,學生也許只會寫一句話、兩句話,慢慢地,學生能夠自主抒發(fā)自己的情感,表達自己的思想,在作文寫作上,能夠做到“信手拈來”。這是一種長期的訓練過程,而學生的作文水平,也是在長期的訓練中潛移默化地提升。
二、初中語文教學中微寫作訓練的有效對策
綜合以上幾點可見:在作文寫作訓練中,微寫作無疑是消除學生寫作畏難情緒,提高學生作文寫作水平的重要手段。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師要結合作文寫作訓練的需要,積極開展微寫作訓練,全面提升學生的作文寫作水平。
1.情景化微寫作,激發(fā)寫作興趣
在寫作上,初中學生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基礎,但并不具備較高的水平。學生在寫作方面的優(yōu)勢為:寫作的思維能力、觀察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等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在寫作的主題選擇,中心思想把握方面尚存在力不從心的現(xiàn)象。同時,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尚有欠缺,導致在突出主題,渲染作品等方面還存在不足。這就要求初中語文教師在開展寫作訓練時,通過情景化的寫作訓練模式,通過情境的渲染,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情感和寫作興趣。例如,教師在給學生講解了朱自清《春》一文后,結合學生還沉浸在文章優(yōu)美的語境中的狀態(tài),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的方式,給學生展現(xiàn)了一年四季之美景,然后給學生設計微寫作命題作文:“四季之魅力”,學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季節(jié)進行表達,寫作的字數(shù)不限,文體不限,學生可以寫散文,也可以寫詩歌。這種結合學生生活實際,通過情境渲染進行微寫作訓練的模式,有利于讓學生寫出真情實感的文章,同時激發(fā)學生的作文寫作興趣。
2.生活化微寫作,重視日常觀察和積累
生活是寫作的基礎,而觀察則是將升華生活,讓生活藝術化的有效途徑。因此,在初中語文微寫作訓練中,教師要善于構建生活化的微寫作模式,指導學生學會觀察生活細節(jié)、觀察身邊事物,并養(yǎng)成積累的習慣,通過積累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有助于豐富學生的寫作內(nèi)涵和寫作情感,進而寫出有思想、有內(nèi)涵和有靈魂的文章。而在指引學生觀察生活的過程中,教師也要鼓勵學生通過觀察進行微寫作訓練,如教師在指導學生寫人物形象特征時,可以指導學生回家觀察自己的父母,通過觀察父母的一言一行等進行描寫,這種建立在觀察基礎之上的微寫作,才能寫出學生自己獨特的風格;又如,四季交替,在學生眼里也許是再平凡不過的事,教師可以指導學生認真觀察四季之變,把握四季之美的特點,并用筆將自己所觀察到的景象記錄下來;等等,學會觀察,是學生寫作之前提。初中語文教師要善于構建生活化的微寫作模式,讓學生觀察生活,書寫生活,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3.模塊化微寫作,由易到難、由少及多,提升寫作水平
一般寫作,按內(nèi)容可分為寫人、寫景、寫事、寫物等。每一類又可以包含許多的側(cè)重或角度。為使學生充分理解和把握各類寫作要領,可以將以上這些寫作類別設計為不同的寫作模塊進行訓練。每個模塊都要根據(jù)側(cè)重點不同,再細分為不同的子模塊。如寫人,可以再細分為外貌、行為、心理等不同的子模塊。每一個子模塊該如何組織訓練呢?形式當然可以多種多樣。筆者于此簡要舉例來說一下。比如,我們要訓練學生寫人的外貎,可以先拿一個石膏像或人物畫擺在學生面前,讓學生觀察,注意找到人物外貌的突出特點。要注意引導學生抓住這個對象與眾不同的地方,或成其為他個人特色的那些地方。在引導學生從不同的側(cè)面充分觀察之后,然后就學著用簡練的文字來描述所觀察到的特點。要注意體會,看了人物之后,閉上眼睛想到的那個對象的形象,往往是自己觀察到的典型的特點。寫人物外貌,就要設法把這種印象給寫出來。這種訓練當然不能只針對一個對象就完事。最好是選擇不同的人物形象供學生觀察和進行寫作訓練。再比如,要引導學生訓練寫作人物的心理。眾所周知,人物心理并不能直接看到,那如何來把握人物的心理呢?有點生活經(jīng)驗的人都知道,人的內(nèi)心往往通過行為、表情、言語等表現(xiàn)出來。要體會人物心理,就要從人物的行為、表情、言語等表象入手。通過表象揣測到人物心理之后,如何用文字表現(xiàn)出來呢?當然有兩種方式,一是直接像上帝一樣敘述人物的心理活動,這種寫法自然寫的是自己揣測的內(nèi)容,但事理邏輯上要讓人覺得揣測得有道理;第二種寫法就是不直接說心理內(nèi)容,而是就寫眼睛所能看到和耳朵所能聽到的人物的有關表現(xiàn),讓讀者通過這些外在表現(xiàn)看到人物的心理活動,也就是把揣測的任務交給讀者,而不是作者來直接寫出。兩種寫法孰優(yōu)孰劣呢?兩種寫法實際上并沒有高下之分,好與不好要具體根據(jù)實際寫作的需求來看??傊?,采取類似的模塊化微寫作訓練,堅持一段時間,學生必將獲得寫作能力的大幅提升。
4.讀寫結合,以讀促寫
讀寫結合,以讀促寫,是當前語文教學中寫作訓練的有效模式。在初中語文微寫作訓練模式下,教師也可以積極構建讀寫結合的模式。如擴寫、改寫、續(xù)寫、仿寫等,這種立足閱讀進行微寫作訓練的模式,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思維,拓展學生的寫作視野。例如,在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古詩詞意境之美進行微寫作訓練,讓學生結合詩歌的寓意以及中心思想寫感想等,實現(xiàn)讀寫結合,以讀促寫的作文訓練目標。
綜上所述,作文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初中語文教師在作文訓練中,要善于通過微寫作訓練模式,消除學生寫作的畏難情緒,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并在長期的寫作積累中,提高學生的作文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陳芳《微寫作教學實施途徑多樣化策略分析》,《新課程(中)》201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