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飛
(大興區(qū)婦幼保健院,北京)
隨著近年來我國生育政策的開放,產婦也在隨之增加,而在妊娠期間可能存在骨盆狹窄、軟產道異常、胎盤早剝和橫位等異常情況,影響產婦無法采取順產的方式來進行分娩,這就需要進行剖宮產手術來幫助分娩[1]。剖宮產是產科中常見手術之一,對于胎兒異常、難產等情況具有重要意義,主要是通過手術將產婦腹部和子宮切開,將嬰兒分娩出來,雖然是挽救產婦和圍產兒生命的有效方法,但是仍應控制剖宮產手術使用情況[2]。由于剖宮產手術會對產婦身心造成一定傷害,因此對其麻醉處理方式要求更高,以便來降低意外情況發(fā)生概率[3]?,F(xiàn)對于剖宮產手術多采用0.5%布比卡因脊麻-硬膜外聯(lián)合麻醉,為進一步探究其應用效果,特選取100 例剖宮產產婦作為研究對象,報告如下。
特選取我院從2018 年5 月至2019 年5 月收治的100 例剖宮產產婦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shù)表法將以上產婦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其中對照組產婦50 例,年齡25~33 歲,平均(28.62±3.16)歲,體重52~76 kg,平均(59.55±3.21)kg;觀察組產婦50 例,年齡26~35 歲,平均(28.76±2.50)歲,體重54~73 kg,平均(58.79±3.13)kg。以上產婦均因胎兒宮內窘迫、先兆子癇等異常情況進行剖宮產手術。排除標準:①多胎妊娠產婦;②無任何椎管內麻醉適應證產婦;③妊娠不足月產婦;④產婦及家屬不同意參加此次研究。對比兩組產婦年齡、體重等一般資料差異不明顯,具有可比性(P>0.05)。
兩組產婦均在行手術前進行常規(guī)心電圖、心律、血氧飽和度及吸氧監(jiān)測,隨后在麻醉前30 min 以內輸入5 mL/kg 的羥乙基淀粉,采取相應的方法來進行麻醉,首先取產婦左側臥位,在產婦腰椎間間隙進行硬膜外穿刺,穿刺成功后將26 G 針插入產婦蛛網膜下腔,采用頭側推注的方式行0.5%布比卡因脊麻,輸入速度為0.2 mL/s,對照組與觀察組產婦注射劑量分別為2 mL 和1.5 mL。注射完成并確認產婦當前狀態(tài)后其體位調整為平臥位,將手術床向左傾斜15°并將子宮同樣向左推移。對照組產婦在間隔5 min 后把3 mL 生理鹽水注射至硬膜外,觀察組產婦則在相同間隔時間后將3 mL 利多卡因(5%)注射到相同位置,最后使用針刺法測定兩組產婦麻醉阻滯范圍,測定間隔時間為3 min,當麻醉平面控制在胸以下后便可進行剖宮產手術。
對比兩組產婦在手術中的麻醉效果,其中顯效:產婦術中無任何異常情況,肌松良好,未感到任何疼痛;有效:產婦術中有輕微疼痛感但可忍受,肌松情況一般;無效:產婦術中肌松情況不理想,術中有明顯疼痛感且需要輔助用藥方可再行手術??傆行?顯效率+有效率。
對比兩組產婦經麻醉后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不良反應包括惡心嘔吐、低血壓和呼吸困難等。
將實驗所得數(shù)據(jù)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20.0 進行分析處理,計量數(shù)據(jù)通過t 檢驗,以表示,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以(%)表示,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產婦麻醉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產婦,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參數(shù)詳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麻醉效果對比[n(%)]
觀察組產婦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參數(shù)詳見表2。
表2 兩組產婦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對比[n(%)]
目前產婦臨床剖宮產率呈上升趨勢,為保證產婦和胎兒的人身安全,降低產婦預后不良反應,更應注重剖宮產手術麻醉方式[4]。以往在剖宮產手術中常采用單純硬膜外麻醉,雖然具有一定效果但是麻醉阻滯平面出現(xiàn)時間較長,而且如果不控制好劑量會對產婦及嬰兒產生諸多不良影響,嚴重時甚至會影響其生命健康安全[5],為此現(xiàn)多采用0.5%布比卡因脊麻-硬膜外聯(lián)合麻醉方式。
本次采用的麻醉方式為0.5%布比卡因脊麻-硬膜外聯(lián)合麻醉,布比卡因屬于酰胺類長效局部麻醉藥,臨床上常應用于臂叢神經阻滯、坐骨神經阻滯等神經阻滯麻醉,也會應用于椎管內麻醉,相較于一般的利多卡因,該藥麻醉時間較長,一般可達4~6 h,且具有良好的肌松和鎮(zhèn)痛效果[6]。0.5%布比卡因脊麻-硬膜外聯(lián)合麻醉長期在剖宮產的應用中可以發(fā)現(xiàn),該種麻醉方式具有麻醉起效快、麻醉劑量少、易調控硬膜外麻醉時間等諸多優(yōu)點,相較于單純硬膜外麻醉,不會對產婦心血管系統(tǒng)和胎兒造成影響,對胎兒娩出后子宮縫合牽拉反射的抑制效果好,在獲得較好的麻醉效果的同時又不易出現(xiàn)不良反應[7]。另外布比卡因具有較強的毒性,在使用時嚴格控制該藥的劑量,切勿大劑量使用或將布比卡因誤入血管,影響產婦生命安全,同時在用藥時也應根據(jù)產婦體質等基本情況適量選用[8]。通過本次研究也可得出,觀察組產婦麻醉總有效率和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分別為96.00%和6.00%,均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的82.00%和20.00%,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0.5%布比卡因脊麻-硬膜外聯(lián)合麻醉對剖宮產產婦應用效果確切。
綜上所述,0.5%布比卡因脊麻-硬膜外聯(lián)合麻醉在剖宮產中應用效果明顯,麻醉維持時間較長,肌松效果好,胎兒娩出后子宮縫合牽拉反射的抑制效果確切,并且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值得臨床推廣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