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女性 領導干部 腐敗 家庭情感
基金項目:2019年湖南省研究生創(chuàng)新項目“我國女性領導干部腐敗現(xiàn)象審視及防治對策研究—基于2000年以來女性領導干部典型腐敗案件分析”,主持人:彭迎慶,編號:CX20190823。
作者簡介:彭迎慶,湖南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
中圖分類號:D630.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5.118
隨著我國男女平等基本國策的實施,許多女性同志被提拔到領導崗位上來,在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中彰顯“巾幗不讓須眉”的風采。但是,近些年來,關于女性領導干部腐敗現(xiàn)象的報道也時有出現(xiàn),從“中國第一女巨貪”楊秀珠的出逃海外、“三湘第一女巨貪”蔣艷萍的臭名昭著到“三最女貪”羅亞平的引人關注,再到“十佳市長”李啟紅突然落馬和“深圳權色女局長”安惠君收監(jiān),等等,這一樁樁觸目驚心的女性領導干部腐敗案件令人唏噓不已、瞠目結舌。盡管這些腐敗案件只是發(fā)生在少數(shù)女性領導干部身上,但嚴重損害了女性領導干部的整體形象,削弱了黨員領導干部的戰(zhàn)斗力。縱觀部分女性領導干部腐敗的原因,既與主觀因素、社會因素緊密相關,但也與家庭情感因素密切相連,權力濫用的背后藏著家庭情感的作祟,因此,加強對女性領導干部的全方位教育管理勢在必行。
家庭是遮風避雨的港灣,是人們情感最柔軟和集中的一部分。正因如此,家庭更容易讓原則和情感被突破。
(一)對家庭情感缺失的彌補
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男主內(nèi)、女主外”的家庭分工觀念作為兩千多年封建文化發(fā)展的產(chǎn)物,影響著女性在社會生活中的角色地位。在第三期中國婦女社會地位調(diào)查中,認同“男人應該以社會為主,女人應該以家庭為主”的男女比例分別為61.6%和54.8%。[1]這一思想觀念對當下女性角色分工的影響仍然存在。翻看女性領導干部腐敗案例記錄發(fā)現(xiàn),部分女性領導干部受這一角色定位的影響,容易產(chǎn)生角色失范而進行腐敗。所謂角色失范,是指女性領導干部在工作角色和家庭角色的轉換不到位,導致其混淆工作與家庭角色的界限,從而利用公權力為家庭謀取不正當利益。
女性領導干部產(chǎn)生角色失范的原因最主要的是對家庭情感缺失的彌補。一方面,女性領導干部要扮演好領導者、決策者的工作角色,完成組織分配的工作任務;另一方面,也要扮演好女兒、妻子、母親等家庭角色,承擔家庭建設的責任。在“工作-家庭”的持續(xù)沖突中,隨著女性領導干部工作角色比重的擴大,會逐漸減少對家庭角色建設的投入。女性領導干部在這一過程中極易產(chǎn)生對家庭成員尤其是其丈夫和子女的虧欠心理,發(fā)生腐敗。四川省蓬安縣縣委原書記袁菱、重慶市檢察院原副檢察長郭寶云等女性領導干部在其腐敗道路中,對丈夫、子女的“幫助”最終成為了葬送其政治生涯的“利器”。
(二)受傳統(tǒng)家庭教育的束縛
中國社會是以血緣、姻緣關系為紐帶形成的“親人社會”[2],是重視血緣關系、講究尊卑有序的倫理社會,在此背景下形成的家族是相對穩(wěn)固的利益共同體。所謂“夫妻店”“父子兵”“兄弟連”“叔侄坊”等就是利益共同體的生動表現(xiàn)。受傳統(tǒng)家庭教育的影響,女性后天性格的養(yǎng)成的部分特質(zhì)使得部分女性領導干部容易受到家庭情感的影響,而發(fā)生腐敗。
女性多被以“賢妻良母”式的培養(yǎng)理念和模式教育成長,女性的成功與否的評判標準往往是以能否經(jīng)營好一個家庭,所謂“母憑子貴”“妻以夫榮”。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部分女性領導干部的行事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常被家庭所影響,先“小家”后“大家”,罔顧集體利益而重視家族利益。除此之外,長期以來受“女子無才便是德”“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等迂腐思想的影響,女性領導干部想要獲得更好的發(fā)展離不開家人的支持和幫助,這使得女性領導干部對家庭的感恩之心更是深厚。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四年的四川省農(nóng)村信用社聯(lián)合社原黨委委員、主任李永真“為兒子的公司辦貸款、為弟弟協(xié)調(diào)貸款、為侄兒招攬裝修工程、為丈夫調(diào)動工作等等”,就是受家庭情感影響的鮮活案例。
誠然,女性領導干部的家庭情感因素不是其腐敗的必要條件,腐敗的產(chǎn)生還伴隨著監(jiān)督機制的不到位、權力的過度集中、部分女性領導干部黨性修養(yǎng)的缺失等等,但加強對女性領導干部的全方位管理,對女性領導干部的家庭情感因素也要高度重視,及時防范。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女性領導干部腐敗的家庭情感因素的防治對策同樣可以從“修身”“齊家”“治國”著手,層層緊扣,最后“明德于天下”。
(一)“修身”:找準定位,堅定自我
“修身”是基礎?!坝罢叨似浔?,欲下廉者先己身”,要消除女性領導干部腐敗的家庭因素滋生,先要從女性領導干部自身出發(fā)。女性領導干部要端正權力心態(tài),堅定理想信念,嚴守拒腐防變的“自我防線”。
1.端正心態(tài),尋求恰當?shù)慕巧ㄎ?/p>
因家庭情感缺失產(chǎn)生的角色失范是女性領導干部腐敗滋生的重要原因。要解決這一問題,關鍵是女性領導干部要克服傳統(tǒng)的角色壓力,找到恰當?shù)慕巧ㄎ?。正所謂“打鐵還需自身硬”。女性領導干部要堅定“四自意識”,及時更新思想價值觀念,摒棄對“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男尊女卑”等不良思想的潛在認同,逐步擺脫傳統(tǒng)性別角色分工的羈絆;女性領導干部要強化主體意識,提升綜合素質(zhì),堅信自身可以勝任領導干部的職務;女性領導干部要明確自身能承擔的家庭角色,懂得權衡工作角色和家庭角色的分量,合理分配工作和家庭時間;女性領導干部角色沖突壓力過大時,要及時尋找專業(yè)的心理幫助,疏通壓力,找到正確的宣泄方式。同時,女性領導干部要明白,傳統(tǒng)思想觀念的轉變需要一定的時間,要循序漸進的調(diào)整和引導家庭成員思想的轉變,學會尋求家人的幫助和理解,讓家庭成員共同分擔角色沖突帶來的壓力。只有女性領導干部的心態(tài)得以端正,女性領導干部應“工作-家庭”角色沖突產(chǎn)生的角色失范才能得到緩解,抑制女性領導干部不正當?shù)挠脵嘈睦怼?/p>
2.堅定信念,明確公私權力的界限
理想信念不堅定是導致女性領導干部混淆“公”“私”權力界限的內(nèi)在原因。女性領導干部只有堅定自身理想信念和政治擔當,有正確的權力觀,才不會讓親情替代公權。女性領導干部要加強政治理論學習,提高自身黨性修養(yǎng),堅定政治立場,嚴守政治底線;女性領導干部要加強法律制度學習,按照法律、制度辦事,依法用權、嚴格用權,堅守法律底線;女性領導干部要加強思想道德教育,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遠離腐化墮落的不良思想,堅守思想底線。女性領導干部只有堅定政治、法律、思想底線,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才能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不讓親情變成腐敗的砝碼。
更重要的是,女性領導干部要明白“一個好干部,也應該是一個好子女、好妻子、好母親”。當一個好干部,要督導家庭成員戒掉特權思想,堅決約束家人的越權行為;當一個好子女、好妻子、好母親,要孝敬父母、體諒丈夫、關愛子女。
(二)“齊家”:群策群力,以德治家
“齊家”是關鍵。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代表時多次強調(diào)家庭建設的重要性,“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會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盵3]預防女性領導干部腐敗的家庭因素產(chǎn)生,關鍵要從家庭出發(fā),群策群力,以德治家,發(fā)揮良好家風潛移默化和深遠持久的影響,扎牢拒腐防變的“家庭防線”。
1.各司其職,營造良好家庭氛圍
支撐起一個家庭不能單靠某一個人的努力,需要全家的支持和配合。女性領導干部的成功離不開家人的支持和幫助,女性領導干部的腐化墮落也與家人的縱容和庇護密不可分。為了緩解女性領導干部的“工作-家庭”角色沖突的壓力,家庭成員應當互幫互助,各司其職,幫助女性領導干部分擔“家庭角色”壓力。最關鍵的人物是丈夫,丈夫要主動分擔女性的家庭建設任務,及時調(diào)適“傳統(tǒng)職業(yè)錯位”帶來的心理失衡,理解和支持妻子的工作,為妻子事業(yè)發(fā)展解決后顧之憂;子女要學會理解母親工作壓力,認真完成本職工作,主動幫助父母分擔家務活,讓父母少操心;長輩要起好帶頭作用,支持女性領導干部的事業(yè)發(fā)展,分擔照顧子女的壓力,及時調(diào)節(jié)男女事業(yè)發(fā)展矛盾。
2.推陳出新,涵養(yǎng)新時代好家風
“家風好,就能家道興盛、和順美滿;家風差,難免殃及子孫、貽害社會。”對于女性領導干部而言,新時代好家風的內(nèi)涵廣泛,最重要的是要摒棄“男尊女卑”“男主內(nèi)女主外”“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等傳統(tǒng)評價思維的影響,充分尊重和肯定女性領導干部在社會生活中所做出的貢獻。同時,要學習老一輩革命家的家風建設思想,繼承和發(fā)揚優(yōu)秀的紅色家風文明,把紅色家風中的勤儉持家、淡泊名利、忠于人民、嚴以用權等優(yōu)秀品質(zhì)運用到家風建設中來,讓“廉潔齊家”成為家庭的主風向,營造家庭反腐倡廉的好風氣,扎牢家庭腐敗產(chǎn)生的“第一道防線”。
(三)“治國”:營造氛圍,優(yōu)化機制
“治國”是保障。防止腐敗的家庭因素的產(chǎn)生,靠女性領導干部及其家庭的建設和發(fā)展是不夠的,還要制度約束、法律管理、多方監(jiān)督。除了要完善和落實防治家庭腐敗的相關制度,如重大事項報告制度、家庭財產(chǎn)申報制度、親屬回避制度和領導干部監(jiān)督機制等,消除女性領導干部腐敗的家庭因素還要堅持完善女性領導干部晉升機制,營造女性領導干部從政的良好社會氛圍。
1.完善女性領導干部選拔機制
目前女性領導干部的選拔機制還不夠完善,“三多三少”現(xiàn)象背后反應的是女性領導干部發(fā)展的障礙。第三期中國婦女社會地位調(diào)查數(shù)據(jù)顯示“2.2%的在業(yè)女性為國家機關、黨群組織、企業(yè)、事業(yè) 單位負責人,僅為男性相應比例的一半。”女性領導干部在政治生活中所占比例還相對較低,具有從政能力和熱情的女性領導干部難以進入以男性為主的權力組織中,女性領導干部職業(yè)發(fā)展壓力較大,在一定程度上會應影響其家庭建設的有序發(fā)展,從而影響部分女性領導干部的職業(yè)發(fā)展。為了緩解女性領導干部因職業(yè)發(fā)展壓力產(chǎn)生的家庭情感缺失,我們要根據(jù)女性性別特質(zhì)不斷完善女性領導干部晉升機制,為女性領導干部的發(fā)展提供更加公平的舞臺。同時,按照“適度傾斜、硬性要求、統(tǒng)一調(diào)配、重點保護”的原則,吸引更多的女性參與到政治生活中來,讓女性領導干部通過正規(guī)合法的平臺合理表達自我訴求,帶動社會女性自我意識的覺醒。
2.堅持男女平等的基本國策
傳統(tǒng)觀念的轉變光靠女性領導干部自身的努力是不夠的,政府要努力營造男女平等的社會氛圍,帶頭倡導平等、文明、進步的性別文化,逐步引導民眾轉變傳統(tǒng)性別角色觀念,為女性領導干部的健康發(fā)展營造積極向上的社會氛圍。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寫入“堅持和完善促進男女平等、婦女全面發(fā)展的制度機制”,勾畫出了“中國之治”下男女平等的美好愿景。政府也要在這一美好愿景下,不斷加強男女平等的宣傳配套工作,促進民眾思想觀念的進一步解放,保證女性領導干部政治生活的平穩(wěn)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第三期中國婦女社會地位調(diào)查課題組.第三期中國婦女社會地位調(diào)查主要數(shù)據(jù)報告[R].婦女研究論叢,2011(6).
[2]徐勇.家族政治:亞洲政治的魔咒[J].學術月刊,2010(12).
[3]習近平.在會見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代表時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12-16(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