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培靈
(太原市小店區(qū)人民醫(yī)院婦產(chǎn)科,山西 太原 030032)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妊娠期并發(fā)癥。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高發(fā)人群為妊娠20 周以上的孕婦。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可出現(xiàn)高血壓、蛋白尿、下肢浮腫、昏迷及抽搐等表現(xiàn)[1]。有學(xué)者認為,對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聯(lián)用硝苯地平和硫酸鎂進行治療,可控制其病情的進展。本研究主要是探討對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聯(lián)用硝苯地平和硫酸鎂進行治療的臨床效果。
選取2017 年7 月至2018 年7 月在太原市小店區(qū)人民醫(yī)院進行治療的80 例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甲組(n=40)和乙組(n=40)。甲組患者的年齡為19 ~39 歲,平均年齡為(28.2±1.5)歲;其孕周為34 ~42 周,平均孕周為(36.2±2.1)周;其中初產(chǎn)婦有22 例,經(jīng)產(chǎn)婦有18 例。乙組患者的年齡為20 ~40 歲,平均年齡為(30.1±2.2)歲;其孕周為34 ~42 周,平均孕周為(35.2±2.1)周;其中初產(chǎn)婦有23 例,經(jīng)產(chǎn)婦有17 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P >0.05,具有可比性。
對甲組患者使用硫酸鎂注射液進行治療。硫酸鎂注射液的用法是:將20 ml 濃度為25% 的硫酸鎂注射液與20 ml濃度為10% 的葡萄糖注射液相混合后,使用此混合液對患者進行靜脈注射。靜脈注射結(jié)束后,將50 ml 濃度為25%的硫酸鎂注射液與450 ml 濃度為5% 的葡萄糖注射液相混合后,使用此混合液對患者進行靜脈滴注。對患者進行連續(xù)2 周的治療。對乙組患者聯(lián)用硝苯地平緩釋片和硫酸鎂注射液進行治療。硝苯地平緩釋片的用法是:口服,10 mg/次,3 次/天,共服藥2 周。硫酸鎂注射液的用法與甲組相同。
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的收縮壓、舒張壓、24 小時尿蛋白定量、紅細胞比容、全血黏度、胎兒臍動脈阻力指數(shù)及治療的效果。
治愈:接受治療后,患者的收縮壓、舒張壓及24 小時尿蛋白定量均恢復(fù)正常。顯效:接受治療后,患者的收縮壓和舒張壓均恢復(fù)正常,其24 小時尿蛋白定量基本恢復(fù)。有效:接受治療后,患者的收縮壓為140 ~150 mmHg,其舒張壓為90 ~100 mmHg,其24 小時尿蛋白定量有所減少。無效:接受治療后,患者的收縮壓和舒張壓未下降,其24小時尿蛋白定量未減少。
對本次研究中的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 22.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 <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接受治療后,乙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高于甲組患者,P <0.05。詳見表1。
接受治療后,甲組患者的平均收縮壓、平均舒張壓及平均24 小時尿蛋白定量分別為(127.8±9.1)mmHg、(88.7±6.5)mmHg 及(1.9±0.3)g/24 h ;乙 組 患 者 的 平均收縮壓、平均舒張壓及平均24 小時尿蛋白定量分別為(114.3±8.2)mmHg、(77.1±5.2)mmHg 及(1.1±0.2)g/24 h ;乙組患者的平均24 小時尿蛋白定量少于甲組患者,P <0.05 ;乙組患者的平均收縮壓和平均舒張壓均低于甲組患者,P <0.05。詳見表2。
接受治療后,乙組患者胎兒的臍動脈阻力指數(shù)小于甲組患者的胎兒,P <0.05 ;乙組患者的紅細胞比容和全血黏度均低于甲組患者,P <0.05。詳見表3。
表1 兩組患者治療的效果
表2 兩組患者的平均收縮壓、平均舒張壓及平均24 小時尿蛋白定量(±s)
表2 兩組患者的平均收縮壓、平均舒張壓及平均24 小時尿蛋白定量(±s)
分組 例數(shù) 平均收縮壓(mmHg) 平均舒張壓(mmHg) 平均24 小時尿蛋白定量(g/24 h)接受治療前 接受治療后 接受治療前 接受治療后 接受治療前 接受治療后甲組 40 157.1±13.6 127.8±9.1 92.2±6.5 88.7±6.5 2.3±0.4 1.9±0.3乙組 40 158.2±14.3 114.3±8.2 92.6±7.3 77.1±5.2 2.2±0.4 1.1±0.2 t 值 0.249 4.929 0.183 6.232 0.791 9.923 P 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表3 兩組患者的紅細胞比容、全血黏度及胎兒臍動脈阻力指數(shù)(±s)
表3 兩組患者的紅細胞比容、全血黏度及胎兒臍動脈阻力指數(shù)(±s)
分組 例數(shù) 胎兒臍動脈阻力指數(shù) 全血黏度(mPa·s) 紅細胞比容(%)甲組 40 0.5±0.2 3.4±0.5 40.2±3.1乙組 40 0.3±0.1 2.1±0.3 36.1±2.2 t 值 4.000 9.971 4.824 P 值 <0.05 <0.05 <0.05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妊娠期并發(fā)癥[2]。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可發(fā)生心力衰竭、高血壓腦病等并發(fā)癥[3]。目前,臨床上多使用硫酸鎂、硝苯地平等藥物對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進行治療。使用硫酸鎂對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進行治療,可松弛其血管平滑肌,擴張其外周血管,降低其血壓[4]。但使用硫酸鎂進行治療的此類患者可發(fā)生惡心、嘔吐及心慌等不良反應(yīng)[5]。使用硝苯地平對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進行治療,可阻止其體內(nèi)的鈣離子內(nèi)流,抑制其血管平滑肌的收縮,松弛其血管平滑肌,擴張其外周血管,降低其血壓,改善其臨床癥狀。使用硝苯地平對此類患者進行治療具有起效較快、藥效持久等特點。臨床實踐證實,對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聯(lián)用硝苯地平和硫酸鎂進行治療,可降低其血壓,改善其病情。本次研究的結(jié)果顯示,接受治療后,乙組患者胎兒的臍動脈阻力指數(shù)小于甲組患者的胎兒,P <0.05 ;乙組患者的24 小時尿蛋白定量少于甲組患者,P <0.05 ;乙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高于甲組患者,P <0.05;乙組患者的收縮壓、舒張壓、紅細胞比容及全血黏度均低于甲組患者,P <0.05。這說明,對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聯(lián)用硝苯地平和硫酸鎂進行治療,可降低其血壓,改善其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