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玉靜
(河南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康復中心,河南 鄭州 450000)
為了評價肩袖損傷患者采用體外沖擊波配合針刺治療的價值,選擇我院52例肩袖損傷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療方式進行治療效果分析。
將我院收治的52例肩袖損傷患者納入研究,具體時間在2018年5月~2019年5月,在硬幣法下分為對照組(25例)和觀察組(25例),分別性針刺治療和體外沖擊波配合針刺治療。對照組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1例;患者年齡42歲~56歲,平均年齡(48.48±5.49)歲。觀察組中,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2例;患者年齡43歲至58歲,平均年齡(48.29±5.39)歲。2組肩袖損傷患者資料對比,(P>0.05)統(tǒng)計學意義不存在。
納入標準:患者符合肩袖損傷診斷標準;病程時間>4周。排除標準:頸椎病引發(fā)的肩部癥狀疾??;血液疾病。
對照組行針刺治療,取坐位或側臥位,常規(guī)消毒后,使用毫針刺穴,在肩峰下凹陷處,肩I針的前后方向2寸處、天宗穴、秉風穴和阿是穴。使用一次性毫針(0.3 mm×40 mm)直刺穴位,得氣后,平補平瀉,留針時間是20分鐘,每天一次,治療20次[1]。
觀察組行體外沖擊波配合針刺治療,使用沖擊波疼痛治療機(生產(chǎn)廠家:安陽市翔宇醫(yī)療器械公司),強度為3.0Bar,調(diào)整評率為10 Hz,在患者患處推動尋找疼痛點,在敏感壓痛位置沖擊次數(shù)約為1000次。每五天一次,治療四次[2]。如果患者在沖擊波治療期間出現(xiàn)瘀斑和血腫,為患者使用冰袋外敷治療。
對比兩組肩袖損傷患者的治療效果,觀察兩組的VAS疼痛評分(總分為10分)和UCLA評分(總分為35分)。
兩組肩袖損傷患者的數(shù)據(jù)輸入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20.0處理,VAS疼痛評分和UCLA評分使用(±s)表示,組間差異性使用t檢驗。統(tǒng)計學意義存在,P<0.05。
治療前,兩組的VAS疼痛評分和UCLA評分對比,不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VAS疼痛評分和UCLA評分優(yōu)于對照組,統(tǒng)計學意義存在P<0.05。數(shù)據(jù)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肩袖損傷患者的治療效果[±s,分}
表1 對比兩組肩袖損傷患者的治療效果[±s,分}
組別 VAS疼痛評分 UCLA評分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n=26) 5.63±1.47 2.02±0.83 14.63±2.72 33.84±2.15對照組(n=26) 5.61±1.56 3.64±1.03 14.36±2.41 24.46±0.79 t 0.0475 6.2446 0.3788 20.8809 P 0.9622 0-.0000 0.7064 0.0000
肩袖損傷的常見病因為撞擊綜合征、關節(jié)不穩(wěn)和肩關節(jié)頻繁活動等[3]。該疾病高發(fā)于中老年患者,肩袖損傷占肩關節(jié)疾病的百分之十七至四十一,現(xiàn)代醫(yī)學治療中,認為針刺治療可以更好的抑制患者的疼痛感,降低脊髓細胞的刺激性反應,以此降低疼痛的傳遞。體外沖擊波治療被廣泛使用在骨科疾病的治療中,沖擊波治療可以更好的緩解局部軟組織松懈,以此更好的促進患者肌腱恢復,且沖擊波振動可以刺激鎮(zhèn)痛效果,降低神經(jīng)敏感性,以此更好的緩解疼痛。肩袖損傷患者采用體外沖擊波配合針刺治療,能夠更好的消除患者局部組織水腫黏連,促進無菌性炎癥的吸收情況,改善患者的局部微循環(huán),促進患者的功能恢復。
綜上所述,根據(jù)本文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VAS疼痛評分小于對照組,UCLA評分高于對照組,由此說明:肩袖損傷患者采用體外沖擊波配合針刺治療可以取得顯著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