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輝
【摘要】 目的 探討藥物對臨床醫(yī)學檢驗結果的影響。方法 取選本院100份進行臨床醫(yī)學檢驗并受到藥物影響的醫(yī)學檢驗標本, 采取回顧性分析法分析受到藥物影響醫(yī)學檢驗標本的具體藥物, 并提出有針對性的預防處理對策。結果 100份標本中, 影響臨床醫(yī)學檢驗結果前五位的藥物為:①葡萄糖、利尿劑、避孕藥、甲狀腺激素, 共20份(20.00%);②頭孢菌素類、紅霉素、止痛劑, 共16份(16.00%);③氨芐西林、林可霉素, 共14份(14.00%);④胰島素、降糖藥、利血平、維生素C, 共10份(10.00%);⑤維生素B2、甲硝唑對氨基水楊酸碳酸氫鈉、乙酰唑胺, 共8份(8.00%)。其余32份影響臨床醫(yī)學檢驗結果的其他藥物為:皮質類固醇制劑、吲哚美辛、異煙肼, 共6份(6.00%);呋喃類、青霉素類, 共6份(6.00%);苯妥英鈉、磺胺藥、維生素A, 共5份(5.00%);氫氧化鋁、消炎痛、利福平, 共5份(5.00%);地塞米松、紅霉素、苯乙雙胍, 共4份(4.00%);天門冬酰胺、阿昔洛韋, 共3份(3.00%);鏈霉素、右旋糖酐、腎上腺素, 共3份(3.00%)。結論 較多的藥物會對臨床醫(yī)學檢驗結果造成影響, 導致臨床醫(yī)學檢驗出現誤差, 進而影響受檢者的進一步診療工作準確性, 因此, 對受檢者進行臨床醫(yī)學檢驗前需詢問用藥既往史, 加強相關藥物分析, 選擇合理科學的檢驗方法, 提高檢測技術水平, 有效排除藥物對臨床醫(yī)學檢驗結果產生的影響, 進一步提高臨床醫(yī)學檢驗工作的質量。
【關鍵詞】 藥物;臨床醫(yī)學檢驗結果;影響;誤差;檢驗方法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12.071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influence of drugs on the results of clinical medical examination. Methods? ?A total of 100 medical test specimens from our hospital undergoing clinical medical tests and affected by drugs were selected.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specific drugs that affected the medical test specimens, and targeted preventive measures were proposed. Results? ?Among the 100 specimens, the top five drugs affecting clinical medical test results: ①Glucose, diuretics, contraceptives, thyroid hormone, a total of 20 specimens (20.00%); ②Cephalosporins, erythromycin, analgesics, a total of 16 specimens (16.00%); ③Ampicillin, lincomycin, a total of 14 specimens (14.00%); ④Insulin, hypoglycemic drugs, reserpine, vitamin C, a total of 10 specimens (10.00%); ⑤Vitamin B2, metronidazole p-aminosalicylic acid sodium bicarbonate, acetazolamide, a total 8 specimens (8.00%). The remaining 32 drugs that affect the clinical medical test results were corticosteroid preparation, indomethacin, isoniazid, a total 6 specimens (6.00%); furans, penicillins, a total?6 specimens (6.00%); phenytoin sodium, sulfa drugs, vitamin A, a total 5 specimens (5.00%); aluminum hydroxide, indomethacin, rifampin, a total 5 specimens (5.00%); dexamethasone, erythromycin, phenformin, a total?4 specimens (4.00%); asparagine, acyclovir, a total 3 specimens (3.00%); streptomycin, dextran, epinephrine, a total 3 specimens (3.00%). Conclusion? ?Many drugs will affect the results of clinical medical tests, leading to errors in clinical medical tests, which will affect the accuracy of furthe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atients.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inquire about the past history of drug use, strengthen the analysis of related drugs, select reasonable and scientific testing methods, improve the level of testing technology, effectively eliminate the impact of drugs on the results of clinical medical testing, thus furthe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clinical medical testing.
【Key words】 Drugs; Clinical medical examination; Influence; Error; Test method
臨床醫(yī)學檢驗是指取自人體材料進行血液學、微生物學、免疫學、細胞學、生物化學等方面的檢驗, 進一步起到預防、診斷、治療人體疾病及評估人體健康的一種技術方法。雖然臨床醫(yī)學檢驗能夠為受檢者臨床診療工作提供客觀科學的依據, 但前提條件是確保臨床醫(yī)學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及可靠性[1]。因此, 如果人體材料受到某些因素的影響, 使臨床醫(yī)學檢驗結果的準確性難以得到有效保障, 那么檢驗結果便難以為受檢者的進一步診療提供客觀科學的依據。近年來, 相關學者表示臨床醫(yī)學檢驗結果會受到藥物的影響, 使檢驗結果出現誤差[2, 3]。所以, 有必要了解藥物對臨床醫(yī)學檢驗結果產生的具體影響, 并采取有效預防處理方法, 有效排除相關影響, 進而提高臨床醫(yī)學檢驗結果的質量。鑒于此, 本課題重點探討藥物對臨床醫(yī)學檢驗結果的影響, 具體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1~12月本院100份進行臨床醫(yī)學檢驗并受到藥影響的醫(yī)學檢驗標本, 來源于100例存在既往用藥史的患者, 其中男58例, 女42例;年齡7~78歲, 平均年齡(45.9±15.5)歲。排除受其他因素影響受檢者。
1. 2 方法 采取回顧性分析法, 分析受到藥物影響醫(yī)學檢驗標本的具體藥物, 計算各影響藥物的占比;及時成立分析小組, 由小組成員共同分析藥物對臨床醫(yī)學檢驗的影響, 并由小組成員共同討論, 制定并實施有針對性的預防處理對策, 確保后續(xù)受到藥物影響導致臨床醫(yī)學檢驗結果出現誤差得到有效降低。
2 結果
100份標本中, 影響臨床醫(yī)學檢驗結果前五位的藥物為:①葡萄糖、利尿劑、避孕藥、甲狀腺激素, 共20份(20.00%);②頭孢菌素類、紅霉素、止痛劑, 共16份(16.00%);③氨芐西林、林可霉素, 共14份(14.00%);④胰島素、降糖藥、利血平、維生素C, 共10份(10.00%);⑤維生素B2、甲硝唑對氨基水楊酸碳酸氫鈉、乙酰唑胺, 共8份(8.00%)。見表1。其余32份影響臨床醫(yī)學檢驗結果的其他藥物為:皮質類固醇制劑、吲哚美辛、異煙肼, 共6份(6.00%);呋喃類、青霉素類, 共6份(6.00%);苯妥英鈉、磺胺藥、維生素A, 共5份(5.00%);氫氧化鋁、消炎痛、利福平, 共5份(5.00%);地塞米松、紅霉素、苯乙雙胍, 共4份(4.00%);天門冬酰胺、阿昔洛韋, 共3份(3.00%);鏈霉素、右旋糖酐、腎上腺素, 共3份(3.00%)。
3 討論
臨床醫(yī)學檢驗的項目較多, 包括:細胞學檢驗、血液學檢驗、微生物檢驗、化學檢驗、藥理學檢驗等。對相關患者進行臨床醫(yī)學檢驗, 能夠為患者進一步的診療工作提供有效數據支持, 同時, 對于臨床健康體檢者進行臨床醫(yī)學檢驗可了解體檢者的機體健康程度。當然, 要想保證臨床醫(yī)學檢驗結果的準確性, 還需要避免相關因素的影響, 如臨床醫(yī)學檢驗結果易受到檢驗標本質量影響、受檢者機體因素影響、檢驗技術人員檢驗技術水平影響等;其中, 受檢者機體易受到飲食、藥物等影響, 如果受檢者存在用藥既往史, 或在檢驗前服用某種藥物, 或多種藥物聯合使用, 則可能影響臨床醫(yī)學檢驗指標的純度, 進而使臨床醫(yī)學檢驗的結果準確性受到影響, 當檢驗結果存在誤差的情況, 就難以為受檢者進一步診療工作提供有效憑據。
根據臨床醫(yī)學檢驗工作經驗, 同時結合其他臨床學者的研究結論, 認為藥物對臨床醫(yī)學檢驗結果產生的影響主要體現在:①在受檢者生理病理方面的影響。若受檢者在檢驗前存在長期服用維生素C的情況, 經臨床醫(yī)學檢驗時其尿液中會發(fā)生葡萄糖及膽紅素超標的狀況;若受檢者長時間服用避孕藥物, 易導致受檢者肝酶誘導合成的數量變多, 進一步使血清總膽固醇(TG)含量增高[4];并且, 部分嗎啡類藥物易使受檢者肌肉出現擴張情況, 進一步使膽汁濃度發(fā)生改變;如前所述, 這些藥物對受檢者的生理病理產生的影響明顯, 進而易影響臨床醫(yī)學檢驗結果的準確性。②在特定組織親和力方面的影響。部分藥物易導致特定組織出現親和力, 進而使臨床醫(yī)學檢驗的結果受到影響, 如在抗凝藥物肝素過量的情況下, 會使受檢者的質蛋白酶出現大量合成, 進一步使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含量大幅度降低;并且, 部分治療麻痹癥的藥物易使尿液出現顯色異常情況, 部分經尿液判斷可了解受檢者的病情, 由于受到藥物的影響可能難以診斷??傊恍┧幬镆讓е绿囟ńM織產生親和力, 進而影響檢驗結果的準確性[5]。③在干擾檢驗程序方面的影響。受到部分藥物藥理學特征的影響, 使這些藥物對檢驗程序造成干擾, 進而出現檢驗結果出現誤差情況, 如受檢者采用半胱氨酸, 易對臨床檢驗硝基鹽產生影響, 進一步在藥物受到新陳代謝影響的情況下, 受檢者體內的免疫球蛋白G(IgG)以及白蛋白等指標含量會受到程度不一的影響;此外, 部分受檢者進行臨床醫(yī)學檢驗前服用了酚酞類藥物, 大部分藥物會隨著尿液排出, 少部分藥物被吸收, 而排出的尿液進行檢驗會呈現紅色, 進而影響檢驗結果的準確性。
針對影響檢驗結果的因素需采取有效的預防處理對策, 即:①對受檢者進行臨床醫(yī)學檢驗前, 對其詢問既往用藥史;對主訴不清的受檢者, 則查詢其病歷檔案, 了解其用藥情況, 進一步進行專業(yè)科學的藥物分析, 了解相關藥物可能對相關臨床醫(yī)學檢驗結果產生的影響, 并采取有針對性的預防處理對策。②根據受檢者的檢驗項目, 選擇合理、科學的檢驗方法, 并提升檢驗技術人員的檢測技術水平, 按照檢驗項目的規(guī)范流程進行各項檢驗操作, 使檢驗結果準確性得到有效保證。③避免檢驗過程中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 如檢測儀器問題、送檢不及時問題、儲存不當問題等, 進一步全面提高臨床醫(yī)學檢驗結果的準確性[6]。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 100份標本中, 影響臨床醫(yī)學檢驗結果前五位的藥物為:①葡萄糖、利尿劑、避孕藥、甲狀腺激素, 共20份(20.00%);②頭孢菌素類、紅霉素、止痛劑, 共16份(16.00%);③氨芐西林、林可霉素, 共14份(14.00%);④胰島素、降糖藥、利血平、維生素C, 共10份(10.00%);⑤維生素B2、甲硝唑對氨基水楊酸碳酸氫鈉、乙酰唑胺, 共8份(8.00%)。其余32份影響臨床醫(yī)學檢驗結果的其他藥物為:皮質類固醇制劑、吲哚美辛、異煙肼, 共6份(6.00%);呋喃類、青霉素類, 共6份(6.00%);苯妥英鈉、磺胺藥、維生素A, 共5份(5.00%);氫氧化鋁、消炎痛、利福平, 共5份(5.00%);地塞米松、紅霉素、苯乙雙胍, 共4份(4.00%);天門冬酰胺、阿昔洛韋, 共3份(3.00%);鏈霉素、右旋糖酐、腎上腺素, 共3份(3.00%)。上述結果與相關學者的研究成果較為相似, 相關學者[7, 8]表示在明確相關藥物對臨床醫(yī)學檢驗結果造成影響的基礎上需采取有效的預防干預措施, 提高臨床醫(yī)學檢驗技術水平, 規(guī)范檢驗操作及流程, 有效降低檢驗誤差, 進一步全面提升臨床醫(yī)學檢驗的質量。
綜上所述, 臨床較多的藥物會對醫(yī)學檢驗結果造成影響, 導致臨床醫(yī)學檢驗出現誤差, 進而影響受檢者的進一步診療工作準確性;因此, 對受檢者進行臨床醫(yī)學檢驗前需詢問用藥既往史, 加強相關藥物分析, 選擇合理科學的檢驗方法, 提高檢測技術水平, 有效排除藥物對臨床醫(yī)學檢驗結果產生的影響, 進一步全面提高臨床醫(yī)學檢驗工作的效率及質量。
參考文獻
[1] 劉磊. 藥物對臨床醫(yī)學檢驗結果的影響分析. 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9, 6(70):132.
[2] 王歡. 淺析臨床醫(yī)學檢驗中藥物對檢測結果的干預作用. 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 2019, 19(57):55-58.
[3] 孫麗. 藥物對醫(yī)學檢驗結果的影響. 海峽藥學, 2019, 31(4):255-256.
[4] 李麗. 簡析藥物對醫(yī)學檢驗結果的重要影響. 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19, 7(8):16.
[5] 楊俠, 姚苗苗, 周麗鳳. 藥物對臨床醫(yī)學檢驗結果的影響分析. 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9, 6(13):170.
[6] 袁紅亮, 劉冰, 楊麗華, 等. 藥物對臨床醫(yī)學檢驗結果的影響分析. 名醫(yī), 2019(1):143.
[7] 王祖立. 淺析藥物對臨床醫(yī)學檢驗結果的影響. 名醫(yī), 2019(1):147.
[8] 劉燕, 賈瑋, 黃獻雨, 等. 藥物對臨床醫(yī)學檢驗結果的影響研究. 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18, 6(35):13-14.
[收稿日期:202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