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磊
(浙江省寧波市北侖區(qū)顧國和外國語學校,浙江 寧波 315800)
體育課有別于其他學科的顯著特點是,掌握了一項運動技能不代表就掌握了這項運動,新授內容必須通過大量的反復練習才能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但是在以往的實踐教學中,中小學體育教學基本以學習技術為主,教師為了“教教材”而教,而沒有強調這項教材如何運用。學生為了“學技術”而學,學了之后不知道如何運用,只得到了“魚”而沒有得到“漁”。所有技術的學習其根源都是為了能夠在實戰(zhàn)中得到運用。在《浙江省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指導綱要》中提出“技術、體能、運用”三個維度構建單元教學,明確了“技術、體能、運用”三者的關系。這一觀點的提出為教師的教學設計拓展了思路,為學生技術的學習與運用指明了方向?!斑\用”維度能夠讓課堂教學更全面,提高單元教學的效率,有利于技術的合理化運用。
籃球單手肩上傳接球是初中階段主要的一個教學內容,經(jīng)常在快攻中使用,但是在教學中教師往往只傳授動作方法,通過兩個人由近到遠距離定點傳接球的方法練習動作,學生了解和掌握了定點傳接球的方法,卻不知道在比賽中如何運用。文章以籃球單手肩上傳接球為例,分析如何以“運用”的視覺突出“技術”的實踐,讓技術學習真正落實到實處,也為球類教學提供新的視覺。
《浙江省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指導綱要》中提出以“技術、體能、運用”三個維度構建單元,“技術單元”相當于新授課,主要學習新的技能;“體能單元”相當于練習課,重復練習所學技能;“運用單元”相當于復習課,是更深層次的鞏固與提高,著重比賽實踐中的運用。
“運用”維度是指在“技術”學習的基礎上,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不同的實戰(zhàn)環(huán)境,讓學生在各種情境中運用所學技術動作。這一維度的提出是真正落實技術目標的達成,讓學生明確所學技術在比賽中的作用及重要性,同時發(fā)現(xiàn)自身技術存在的錯誤,以便下一步的糾正?!斑\用”維度不僅是體育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也是形成終身體育的體現(xiàn)。
例如在水平四的籃球單手肩上傳接球教學中,如果學生僅僅是學會了這一傳接球技術動作,而不知道在比賽中的作用,不知道在比賽中如何運用,那學習技術就沒有任何意義。學會單一技術動作而不知道運用,是體育教學的悲哀。會說、會做、會運用,提高學生的運動能力,引導學生學會運動,才是體育教學的精髓。
單手肩上傳接球是單手傳球中最基本的一種形式,這種傳球力量大、速度快、覆蓋面廣,常見于快攻中。傳接球的好壞直接影響球隊的進攻質量及戰(zhàn)術配合的質量。常見的單手肩上傳球快攻形式主要有搶斷得球后、獲搶后場籃板球后、運球過人后、后場擲球入界等。
從“運用”維度出發(fā),本單元主要采用多種形式下的快攻教學,讓學生體驗在不同的情景中,通過單手肩上傳接球的技術銜接,明確單手肩上傳接球在比賽中的運用。
根據(jù)“技術、體能、運用”三個維度的劃分,籃球單手肩上傳接球的第一個教學內容是技術,即單手肩上傳接球的單一的技術動作。第二個教學內容是發(fā)展單手肩上傳接球的體能及練習方法,第三個教學內容是單手肩上傳接球在比賽中的運用。在進行單元設計時,每個維度先設計成一個小單元,最后合成一個大單元。
表1 籃球單手肩上傳接球技術維度
表2 籃球單手肩上傳接球體能維度
表3 籃球單手肩上傳接球運用維度
單手肩上傳接球主要運用于中、長距離的傳球,具有力量大、速度快的特點,通過傳接球形成快攻上籃機會。在籃球比賽中,常見的單手肩上傳接球主要運用在后場擲球入界時、獲搶籃板球后、搶斷得球后、運球及運球過人后等情境中。教學中通過以上幾種情景的運用鞏固技術動作,使運球、持球、傳接球動作連貫嫻熟。
這是最基礎的一個動作之一,傳球者從裁判員手中接過球后向前場傳球給同伴,要求控制好力量和方向。同時傳球的時機是以同伴跑出空擋為準。
初級方法:練習時傳球同學在后場端線或端線外持球,接球同學站在中線位置,后場隊員向前傳球,接球隊員根據(jù)傳球跑動,接球上籃一氣呵成。
進階方法:一組同學在后場端線或邊線外持球,另一組同學在本方罰球線附近,做擺脫防守練習,隨后當跑出空擋時,傳球隊員看準時機傳球,接球隊員接到傳球快速上籃。
初級方法:練習時傳球同學在后場向籃板自拋球,隨后跳起搶籃板球,落地后轉身向前場傳球。另一組同學站在中線位置,根據(jù)傳球路線跑動,接球上籃。要求起跳搶球、獲得球后落地、轉身傳球動作連貫。
進階方法:三人一組,一人向籃板拋球,兩人搶籃板球。搶到籃板球的做單手肩上傳接球動作,沒有搶到球的同學上前防守延誤傳球時機,向籃板拋球的學生向前場跑,準備接球上籃。
初級方法:三人一組,其中兩人在后場,一人持球,另一人撥掉對方手中的球后快速拿球傳球,另一人在前場接球上籃。
進階方法:三人一組,在后場進行二防一,其中一名防守隊員搶斷運球隊員后向前場單手肩上傳球,另一名防守隊員看準隊友斷球時機快速向前跑動,根據(jù)傳球的路線及力量,接球上籃。
初級方法:兩人一組,運球隊員在后場運球過障礙物后向前場單手肩上傳球。接球隊員從中場跑動,根據(jù)傳球的路線及力量,接球上籃。要求過障礙物、拿球、傳球動作連貫。
進階方法:三人一組,兩人在后場一攻一防,一人在中線等待接球。運球隊員過人后向前傳球并且跑至前場改變角色成為下一次練習的防守隊員。接球隊員跑動接球上籃。一組完成后角色互換,防守隊員完成防守后跑至中線附近,等待傳球,上籃隊員進球后拿球變成運球隊員。
“技術、體能、運用”三個維度是相互關聯(lián)的,在實際的教學中不能單獨割裂開來,肯定會出現(xiàn)交叉現(xiàn)象,可能體現(xiàn)出兩個或者三個維度。
“運用”維度是建立在“技術”維度的基礎上,在實踐中,學生的動作沒有定型,可能會出現(xiàn)錯誤,或者為了傳球傳的遠而忽視技術的規(guī)范性,此時教師要及時糾正。讓“技術”與“運用”相互融合,相互穿插。
體育運動是以規(guī)則為前提的,在規(guī)則的約束下以最大強度達成目標。教學中學生會為了達成目標而忽視規(guī)則的約束,這失去了“運用”的效果。良好的規(guī)則意識,能夠有助于“運用”的實現(xiàn)。因此教師要強調規(guī)則的重要性,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習慣,同時也是體育核心素養(yǎng)的滲透。
初中學生個體差異比較明顯,男女生差距較大,對于球類運動尤為明顯。教師在采用“運用”維度時要根據(jù)學生掌握的不同程度,創(chuàng)設不同難度的情景,讓“技術”在更多的運用環(huán)境中得到錘煉,讓學生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達成目標。